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平胃散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平胃散

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香)、陈皮(去白),各三斤二两。甘草)三十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治:治不和,不思饮食,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五噎八反胃,并宜服。

常服调气,化宿食,消痰饮,辟、冷、湿四时非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以水一盏,入生姜,干枣二枚,同至七分,去姜、枣,带热服,空,食前。

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平胃散

:受拜(《杂类》)、金饮子(《普济》卷一九七)、(《保命歌括》)。

苍术120克(去黑皮,捣为粗末,黄色)厚朴9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令香熟)陈橘皮60克(洗令净,干)甘草30克(黄)

制法:上药四味,捣罗为

功能治:燥湿运脾行气。治湿,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淡无味,呕吐恶心,嗳吞酸,常多泄泻,肢体沉重、怠惰嗜卧,舌苔白腻而厚,缓。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2大枣2枚,同至180毫升,去滓,空温服

备注:中重用苍术燥湿运脾为君;厚朴行气化湿,消胀除满为臣;陈皮行气化滞为炙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用,共成燥湿运脾行气之功。

摘录:《医类聚》卷十《简要济众

《简要济众方》:平胃散

组成:苍术去黑皮,捣为粗末,黄色,四两(120g)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令香熟,三两(90g) 陈橘皮洗令净,干,二两(各60g) 甘草黄,一两(30g)

用法:上为,每服二钱(6g),以水一中盏,加姜二大枣丽枚,同至六分,去渣,食前温服。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每服6g,生姜大枣汤送服,每日2次,食前服。或作汤,水服,用量比例酌定。

功效:燥湿运脾行气

治:湿。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暧吞酸,肢体沉重,倦怠嗜卧,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而厚,缓。

解:本湿气机阻滞,失和降所致。湿阻滞气机,故脘腹胀满;湿困,健运失职,故不思饮食;失和降,则恶心呕吐,嗳吞酸脾阳被困,湿性重浊,故肢体沉重,倦怠嗜卧;不运湿,水走肠间,放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而厚,缓均为湿困之象。治宜燥湿健脾行气中以苍术为君药,苦温燥烈,最善燥湿运脾,使湿和,以复升降;厚朴为臣,行气化湿,消胀除满,君臣配伍,燥湿健脾行气化湿陈皮理气行气化湿,以助苍术、厚朴之力。使以甘草和中调药。生姜大枣,则调和之功益佳。综观全,重在燥湿运脾,兼能行气除满,使湿浊得化,气机调畅,脾气健运,得和降,则诸症自除。

临床应用:1.用要点本燥湿健脾的常用,以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舌苔白厚而腻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消化道功能紊乱、十二指肠溃疡等属湿者。

歌:陈草苍朴,姜枣汤来送服,燥湿运脾除胀满,行气宜。

摘录:《简要济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平胃蒜肚丸

下一篇 平胬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