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蔓荆子散

目录

《仁斋直指》卷二十一:蔓荆子散

蔓荆子 赤芍药 生地黄 桑白皮 甘菊 茯苓升麻 麦门冬(去木通 前胡 炙甘草等分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治:治热,出脓汁,或耳鸣而聋。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红枣2枚,至150毫升,食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一

《幼幼集成》卷四:蔓荆子散

蔓荆子1钱,粉干葛1钱,赤芍药1钱,信前胡1钱,桑白皮1钱,淮木通1钱,怀生地1钱,杭麦冬1钱,茯苓1钱,绿升麻5分,小甘草5分。

功能治:小儿上冲,灌为聤耳

用法用量:加灯10,水服。

摘录:《幼幼集成》卷四

《医方类聚》卷六十七引《神巧万全方》:蔓荆子散

蔓荆子1两,防风1两,独活1两,黑参1两,栀子仁1两,车前子1两,黄芩1两,甘菊1两,甘草)1两,秦皮1两,地肤子1两,细辛1两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肝脏壅热,毒所攻,眼赤肿痛,生胬肉侵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中盏,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医类聚》卷六十七巧万全

《圣惠》卷三十:蔓荆子散

蔓荆子1两,酸枣仁1两(微),防风1两(去芦头),百合2两,实1两(麸微黄),桂1两,薏苡仁2两半,木通1两半(锉),牵牛子3两(微)。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虚劳伤筋,,拘挛疼痛,或时肢浮肿,手指不可拳。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

《圣惠》卷二十二:蔓荆子散

蔓荆子3分,赤箭半两,细辛半两,麦门冬1两(去),皮半两,石膏1两,黄芩3分,防风3分(去芦头),羚羊角屑3分,壳3分(麸微黄,去瓤),芎3分,茯神3分,甘菊3分,甘草半两(微赤,锉),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头旋,晕闷,起则欲倒。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热面、饴糖羊肉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圣惠》卷三十四:蔓荆子散

蔓荆子1两,生地黄1两,皮1两,角蒿1两,郁李根皮2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牙齿挺出,皆是积热毒所为者。

用法用量:每用半两,以水2大盏,至1盏,去滓,热含冷吐。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直指》卷二十一:蔓荆子散

蔓荆子

:川升麻木通赤芍药、桑白皮)、麦门冬(去)、生地黄前胡甘菊茯苓蔓荆子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治:热,出脓汁。

用法用量:蔓荆子汤(《准·幼科》卷三)。

摘录:《直指》卷二十一

《圣惠》卷六十九:蔓荆子散

蔓荆子3分,防风3分(去芦头),羌治3分,芎2分,羚羊角屑3分,细辛半两,壳2分(麸微黄,去瓤),甘菊半两,前胡3分(去芦头),白芷半两,藁本半两,石膏2两,茯苓3分,旋覆花3两,麻黄3分(去),荆芥3分,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妇人眩,头昏闷烦疼,言语謇涩,逆,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蔓荆丸

下一篇 蔓荆子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