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地黄丸
《中国药典》:明目地黄丸
处方:熟地黄160g 山茱萸(制)80g 牡丹皮60g 山药80g 茯苓60g 泽泻60g 枸杞子60g 菊花60g 当归60g 白芍60g 蒺藜60g 石决明(煅)80g
性状:为黑褐色至黑色的水蜜丸、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香,味先甜而后苦、涩。
炮制: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9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滋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万病回春》卷五:明目地黄丸
处方:怀生地(酒洗)熟地各120克 知母(盐水炒)黄柏(酒炒)各60克 菟丝子(酒制)独活各30克 甘枸杞60克 川牛膝(酒洗)90克 沙苑蒺藜(炒)90克
功能主治:生精养血,补肾益肝,祛风明目,治翳膜遮睛,羞涩多泪,及暴赤热眼。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审视瑶函》卷五:明目地黄丸
处方:熟地黄(焙干)120克 生地黄(酒洗)山药 泽泻 山茱萸(去核,酒洗)牡丹皮(酒洗)柴胡 茯神(乳蒸,晒干)当归身(酒洗)五味子(烘干)各60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萝卜。
摘录:《审视瑶函》卷五
《医学心悟》卷四:明目地黄丸
《医略六书》卷二十一:明目地黄丸
处方:熟地黄150克 萸肉60克 泽泻30克 丹皮45克 茯苓60克(去木)山药90克(炒)当归60克 川芎30克 麦冬90克(去心)石斛90克
制法:上药为末,蜜丸。
功能主治:补肾滋阴,养肝明目。治肝肾不足,两目昏暗,脉虚者。
用法用量:每次9克,用开水送下。
备注:方中熟地、萸肉补肾养肝;山药补脾益真阴;丹皮凉血退阴火,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茯苓、泽泻渗利湿热;麦冬、石斛滋阴润燥。配合成方,共奏补肾滋阴,养肝明目之功。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一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方):明目地黄丸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