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汤
《外台》卷十五引《深师方》:龙骨汤
《圣济总录》卷九十六:龙骨汤
处方:龙骨1两,阿胶(炙令燥)1两,干姜(炮)1两,黄连(去须,炒)1两,粳米3合(炒熟),石榴1枚(大者,切,别捣入),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甘草(炙,锉)3分,芍药3分,黄芩(去黑心)3分。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空心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准绳·幼科》卷七引张涣方:龙骨汤
《圣济总录》卷一七三:龙骨汤
处方:龙骨1两,黄连(去须)3分,黄柏(去粗皮,炙)3分,地榆(炙)3分,白头翁半两,干姜(炮)半两,当归(切,焙)半两,酸石榴皮,白术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1-2岁儿每半钱匕,水半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3分,去滓,分2次温服,早、晚食前服。口疮,取芦荟、赤地利末敷之;下部生疮,取蚺蛇胆、黄连、麝香等分为末,涂敷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龙骨汤
处方:龙骨1两,黄耆(锉)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白薇3分,牡蛎(煅)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擘破),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圣济总录》卷十四:龙骨汤
《圣济总录》卷十四:龙骨汤
处方:龙骨2两半,白茯苓(去黑皮)2两,远志(去心)2两,当归(切,焙干)2两,甘草(炙令微紫,锉)2两,防风(去叉)2两,人参2两,桂(去粗皮)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同煎至1盏,去滓,空心、午时、夜卧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四
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二引《深师方》:龙骨汤
功能主治:除热毒,止痢。主热病不解,下痢困笃欲死者;伤寒已8-10日,大烦渴热盛,而三焦有疮??者多下痢。或张口吐舌呵吁,咽烂口鼻生疮,吟语不识人。
用法用量:捣碎。以水1斗,煮取5升,使极冷,稍稍饮。其间或得汗即愈。
《外台》卷二十五引《古今录验》:龙骨汤
处方:龙骨3两,牡蛎3两(煅),乌梅肉1两,熟艾1两,白头翁1两,干姜1两,女萎2两,黄连2两,当归2两,甘草6两(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白滞下,昼夜无复数。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古今录验》
《圣济总录》卷四十:龙骨汤
处方:龙骨1两,当归(切,焙)1两,干姜(炮裂)1两,甘草(微炙)1两,人参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热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龙骨汤
《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婴孺方》:龙骨汤
《千金翼》卷十八:龙骨汤
《千金》卷十五:龙骨汤
处方:龙骨2两,甘草2两,大黄2两,赤石脂2两,石膏2两,桂心2两,寒水石2两,栝楼根2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方专为痢下津伤烦渴,故以龙骨、石脂收敛津气;石膏、寒水石、栝楼根化热止渴;桂心、大黄散结下积;甘草调和诸药之性。寒热固涤萃于一方,亦惟婴儿可以胜任是法。
摘录:《千金》卷十五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龙骨汤
处方:龙骨(研)1两,人参1两,茯神(去木)1两,紫石英(研)1两,赤石脂1两,当归(切,焙)1两,干姜(炮)1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1两,白术1两,芍药1两,紫菀(去苗土)1两,防风(去叉)1两,远志(去心,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大枣3枚(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婴孺方》:龙骨汤
《圣济总录》卷二十六:龙骨汤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龙骨汤
处方:龙骨1两半,当归(切,焙)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1两,赤石脂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日3次。
热,加白头翁3分(水洗晒干);牡蛎1两(烧令赤)。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龙骨汤
处方:龙骨(研)5两,人参2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甘草(炙)2两,牡蛎(煅)2两,桂(去粗皮)2两,熟干地黄(焙)2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空心、食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七十七:龙骨汤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