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龙虎丹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龙虎丹

黑牵牛藿香(生)、天麻(去苗)、牛膝(去苗.浸.切..微)、硫黄(结沙)、天竺黄(生研)、细辛(去苗.洗)、半夏(汤洗七次.生姜汁制)、附子.去皮.脐)、何首乌(去粗皮)、羌活(去苗.洗.)、独活(去苗)、柴胡(去苗)、川芎(洗)、桔梗(生),各二两。水石(烧通赤.研.)一斤,茴香(淘.去土.)、甘松(洗去土.)、肉桂(去粗皮)、五灵脂(生)、白芷(生)、菊花(去土)、川乌.去皮.脐)、僵蚕(去丝.嘴.)、缩砂仁(生),各五两。硝(研)、木香(生)、水银(与硫黄用慢结成沙子)、雄黄(研.)、麝香(研),各一两。地龙(去土)、白乾姜(),朱砂(研.)、白蒺藜)、防风(去苗),各三两。乌蛇浸..去皮.)八两,龙(研)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如鸡头大。

功能治:治丈夫、妇人新得、久患急、缓,半身不遂,手脚筋衰;及毒攻注,遍身疮疥,头风多饶白屑,毒面上生疮,刺状如针刺急倒作声,顽不认痛痒,倁颈生斑驳,暗头旋眼黑,卂面生赤点,闷眼俽瞩,偏眼斜,断续,多呕逆,步不前,鼻塞项疼,令人不睡,肉似虫蝉鸣,阴间湿痒。

用法用量:每服一,用薄荷嚼下。日进一服,重即两服。

产后惊,乱道见物,朱砂磨下;产后身多虚肿,频增昏沉,身如针刺,发随梳落,面黄逆,并当归嚼下,日进两服;若治伤寒葱、豉,嚼下一、二服,盖覆出汗立愈;小儿惊薄荷化下少许;大人急口噤失音等,薄荷化灌之,常服任下,不拘时候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龙虎丹

黑牵牛(爁)藿香(生)天麻(去苗)牛膝(去苗,浸,切,,微硫黄(结沙)天竺黄(生,研)细辛(去苗,洗)半夏(汤洗七次,生姜汁制)附子,去皮、脐)何首乌(去粗皮)羌活(去苗,洗,独活(去苗)柴胡(去苗)川芎(洗)桔梗(生)各60克 水石(烧通赤,研,)500克 茴香(淘去土,甘松(洗去土,肉桂(去粗皮)五灵脂(生)白芷(生)菊花(去土)川乌,去皮、脐)僵蚕(去丝、嘴,)缩砂仁(生)各150克 消(研)木香(生)水银(与硫黄用慢结成沙子)雄黄(研,麝香(研)各30克 地龙(去土,爁)白干姜朱砂(研,)白蒺藜(爁)防风(去苗)各90克 乌蛇浸,,去皮、)240克 龙(研)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如芡实大。

功能治:治半身不遂,及毒攻注,遍身疮疥,头风多饶白屑,毒面上生疮,刺状如针刺,痫急倒作声,顽不识痛痒,疠颈生斑驳,暗头旋眼黑,瘗面生赤点,闷眼,偏眼歪斜,断续,多呕逆,步不前,鼻塞项疼,令人不睡,肉似虫蝉鸣,阴间湿痒。

用法用量:每服1,用薄荷嚼下;日进一服,重即二服。产后惊,乱道见物,朱砂磨下。产后身多虚肿,频增昏沉,身如针刺,发随梳落,面黄逆,并当归嚼下,日进二服;若治伤寒豉酒嚼下,盖覆出汗立愈;小儿惊薄荷化下少许;大人急口噤失音等,薄荷化灌之。常服任下,不拘时候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卷一

《圣济总录》卷十:龙虎丹

草乌头(锉)枫香脂(研)五灵脂 木鳖子(去壳,研)地龙)各30克 乳香研)15克

制法:上六味,捣研为末,井华水拌和,捣匀为,如鸡头子大,以砂为衣。

功能治:祛湿,化瘀通。治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临卧以冷磨下,乳香亦得。宜先嚼桃仁半枚服之。药成阴干,勿令见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

《丹溪心法》卷四:龙虎丹

草乌 苍术 白芷各30克(碾粗末,拌,发酵,过入后药)乳香 没药各6克(另研)当归 牛膝各15克

制法:上为末,糊为,如弹子大。

功能治:治走注疼痛,或麻木不遂,或半身痛

用法用量:每服1,温化下。

摘录:《法》卷四

《青囊秘传》:龙虎丹

蝙蝠)少许,冰片少许。

功能治:消肿敛疮。瘰疬已溃,或未成脓者。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外

摘录:《青囊秘传》

《鲁府禁方》卷一:龙虎丹

龙骨虎骨等分

制法:上为末,水为,如弹子大,朱砂为衣,端午时制。

功能治:疟疾

用法用量:临发日,预握男左女右手。即止。

摘录:《鲁府》卷一

《串雅补》卷一:龙虎丹

草乌8两,苍术8两,穿山甲2两(成珠),脂1两,白芷1两,葱白8两,老姜8两(洗净,捣烂,拌乌、术2味入坛,于三伏天盦出白毛,有香味,取出晒干)。

制法:上为末,米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左瘫右痪,半身不遂,惊,手足顽麻、痒,头风,跌打损伤,元虚畏冷,筋疼痛,肠风漏下,遍身痒疥,寒湿,脚伤食积,皮黄水肿,赤白痢,下部疝气,小儿肚膨胀,五淋疟疾肿毒疮,腿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5,加至30止,临卧服,间1日再服,不可多用。左瘫右痪,半身不遂,防风汤送下;惊薄荷汤送下;手足顽麻、痒,葱白汤送下;头风川芎汤送下;跌打损伤,乳香汤送下;元虚畏冷,筋疼痛,葱汤送下;肠风漏下槐花汤送下;遍身痒疥,荆芥汤送下;寒湿、脚木瓜汤送下;伤食积,生姜汤送下;皮黄水肿姜皮汤送下;赤白痢疾,米汤送下;下部疝气,小茴汤送下;小儿肚膨胀,史君子汤送下;五淋汤送下;疟疾桃枝汤送下;肿毒疮,送下;腿疼痛,送下。

摘录:《雅补》卷一

《局方》卷一:龙虎丹

黑牵牛(爁)2两,藿香(生)2两,天麻(去苗)2两,牛膝(去苗,浸,切,,微)2两,硫黄(结沙)2两,天竺黄(生研)2两,细辛(去苗,洗)2两,半夏(汤洗7次,生姜汁制)2两,附子,去皮脐)2两,何首乌(去粗皮)2两,羌活(去苗,洗)2两,独活(去苗)2两,柴胡(去苗)2两,川芎(洗)2两,桔梗(生)2两,水石(烧通赤,研)1斤,茴香(淘去土,)5两,甘松(洗去土,)5两,肉桂(去粗皮)5两,五灵脂(生)5两,白芷(生)5两,菊花(去土)5两,川乌,去皮脐)5两,僵蚕(去丝嘴,)5两,缩砂仁(生)5两,消(研)1两,木香(生)1两,水银(与硫黄用慢结成沙子)1两,雄黄(研)1两,麝香(研)1两,地龙(去土,爁)3两,白干姜)3两,朱砂(研)3两,白蒺藜(爁)3两,防风(去苗)3两,乌蛇浸,,去皮)8两,龙(研)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如鸡头子大。

功能治:丈夫妇人新得、久患急、缓,半身不遂,手脚筋衰,及毒攻注,遍身疮疥,头风多饶白屑,毒面上生疮,刺状如针刺,痫急倒作声,顽不认痛痒,疬颈生斑驳,暗头旋眼黑,隳面生赤点,闷眼,偏眼斜,断续,多呕逆,步不前,鼻塞项疼,令人不睡,肉似虫蝉鸣,阴间湿痒。

用法用量:每服1,用薄荷嚼下,日1次,重即2次。产后惊,乱道见物,朱砂磨下;产后身多虚肿,频增昏沉,身如针刺,发随梳落,面黄逆,并当归嚼下,日2次;若治伤寒葱、豉,嚼下1-2服,盖覆出汗立愈;小儿惊薄荷化下少许;大人急口噤失音等,薄荷化灌之。常服任下,不拘时候。

摘录:《局》卷一

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二○○:龙虎丹

狗头半两,半两,蛇头1枚,牛头半两,虎头半两,兔头骨半两,狸头半两,龙角半两,猢狲头半两,马头半两,天灵盖半两,鳖甲半两,龟甲半两,雄黄1两(细研),朱砂1两(细研),阿魏半两(细研),麝香半两(细研)。

制法:上药并生用力末,入研了药,更研令匀,以软饭为,如鸡头子大。

功能治:疟久不愈,或止或发,继月连年。

用法用量:以青绢裹手中指上,男左女右,系1。如未定,即以下1

摘录:出《圣惠》卷五十二,见《普济》卷二○○

《普济方》卷三九二引《幼幼新书》:龙虎丹

朱砂(称)1钱,腻粉()1钱,粉霜)1钱,礞石(称)1钱,丁香(称)1钱,枯矾)1钱,定粉()2钱,黄半钱(),消石半钱(),硇砂)半钱。

制法:上为末,蒸饼水浸为,如樱桃大。

功能治:虚中积,泄痢腹痛后重。

用法用量:大人每服2,小儿1,米饮送下。

摘录:《普济》卷三九二《幼幼新书》

《医学纲目》卷十七:龙虎丹

:败龟版),虎骨),黄柏),干姜2钱半,锁阳7钱半,金箔10神曲

制法:上为末,糯粉糊为

功能治:痿

用法用量:中败龟版虎骨黄柏神曲用量原缺。

如懒言语,加山药末7钱。

摘录:《医》卷十七

《瑞竹堂方》:龙虎丹

龙骨(研)1两,虎骨)1两,人参1两,箭头朱砂(研)1两,远志甘草,去)1两,酸枣仁,去壳)1两,大天南星3-4枚(泔水洗浸,去皮滑涎,控干,竹刀剜成罐,装朱砂末,以南星末盖之),猪心1个(取新杀獖猪带,纳置南星,以灯革裹猪心,外用麦门冬草洗净,不拘多少,包之,甑上99晒,取出南星,于金银器盛之,取日月华之10昼夜,捣罗为末,后加余药同和匀)。

制法:上为细末,用无灰打面糊,冷定和搜成,为梧桐子大。

功能治:男子妇人恍惚,阳明大盛,时复惊惧哭泣,狂言,不避亲疏,一切病等。

用法用量:每服50-70,空送下;小儿如黄米大,每服30-50人参汤送下。病甚者,不过20服即愈,除不发。

摘录:《瑞竹堂

《百一》卷三:龙虎丹

地龙4两(去土),玄胡索4两(生),松节2两,核肉15个,乳香3钱,蝼蛄14个,蜈蚣2条,没药3钱,草乌头4两(生,不去尖),蝎14个(蝼蛄蜈蚣、蝎3味用好1升,同10数沸,取出干)。

制法:上为细末,用肉药打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左瘫右痪,眼斜,五种脚疼。

用法用量:每服10,左瘫右痪,麝香送下。

摘录:《百一》卷三

《医学入门》卷七:龙虎丹

苍术半斤(用生姜12两捣汁,或人童便,同拌成饼),草乌4两或半斤(用生葱4两,捣汁拌成饼)。

制法:俱摊壁上阴干,为末,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一切痰火瘫痪痛风,咳喘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50,用送下,即吐;如欲下,用生姜汤送下。吐下后俱宜姜汤和

脚疾,加黄柏半斤。

摘录:《医入门》卷七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龙虎丸

下一篇 龙虎二仙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