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连附六一汤

目录

《医学正传》卷四:连附六一汤

黄连18克 附子,去皮、脐)3克

制法:上药细切,作一服。

功能治:泻肝,止痛。治肝火脘剧痛,呕吐酸水,现用于慢性胃炎酸过多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大枣1枚,用水225毫升,至150毫升,去滓,稍热服

摘录:《医正传》卷四

《医学正传》卷四引丹溪方:连附六一汤

黄连6钱,附子,去皮脐)1钱。

制法:上细切,作一服。

功能治:泻肝,止痛。肝火旺盛所起的脘剧痛,呕吐酸水等。现用于慢性胃炎酸过多等症。

用法用量:本改为“连附六一”(见《古今》)。

摘录:《医正传》卷四

明·《医学正传》:连附六一汤

组成:黄连六钱(18克)、附子一钱(3克)、生姜、红枣五枚。

用法:水服。

功效:清里热,祛虚寒

治:里热羁留不去,虚寒生,症见脘疼痛、呕吐泄泻反复发作不愈,或小儿感冒咳嗽气喘久治不效。

临床应用:临床要用于治疗黏膜垂症、脘痛反复发作、慢性泄泻,以及小儿蛔虫病、小儿慢性肠炎小儿哮喘、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症。

1.儿科临床治验(个案):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慢性肠炎、哮喘各1例,以本加味治疗5~6症状痊愈。(《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第5期)

2.孙谨臣老中医验(个案):本加味治疗小儿痛2例、小儿泄泻2例、小儿蛔虫病1例、小儿呕吐1例,均获显效。(《中医杂志》1983年第7期)

解:本用药热并治,中黄连为药清里热,少附子温中止痛,并能反制黄连之性。临床应用以里热不去、虚寒又生之本虚标实为辨证要点,并据病情随加味,如见部胀痛,可加木香川楝子理气止痛;两胁胀痛,加柴胡郁金疏肝理气

歌:缺。

摘录:明·《医正传》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连附四物汤

下一篇 连附甘桔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