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荜澄茄丸

目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荜澄茄丸

荜澄1两,豆蔻(去皮)1两,肉豆蔻(去壳)1两,木香1两,豆蔻(去皮,)1两,丁香1两,白术1两,缩砂仁1两,红豆蔻1两,桂(去粗皮)1两,益智(去皮)1两,诃黎勒(,去核)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附子裂,去皮脐)1两,茴香子(舶上者,)1两,槟榔(锉)1两,胡椒1两,干姜)1两,阿魏(面裹,去面)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2两,甘草)4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樱桃大。

功能治:痛。腹胀满,吐酸水,饮食无味,及一切疾。

用法用量:每服1,细嚼,温盐汤送下,妇人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荜澄茄丸

荜澄)1两,藿香1两,茴香子()1两,人参1两,槟榔(锉)1两,丁香半两,木香半两,甘草,锉)1两,蓬莪荗()1两。

制法:上为末,入麝香1钱匕,研细,炼蜜为,如鸡头子大。

功能治:气滞不匀,胁痛烦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细嚼,空、食前橘皮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圣惠》卷七:荜澄茄丸

荜澄半两,木香半两,桂1两,茴香子3分,诃黎勒1两(,用皮),沉香半两,干蝎半两(微),槟榔1两,蓬莪荗3分,白术半两,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当归半两(锉,微妙),高良姜3分(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脏虚冷,疼痛,胁肋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20,以热生姜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

《宣明论》卷十二:荜澄茄丸

荜澄半两,良姜2两,神曲)1两,青皮(去白)1两,官桂(去皮)1两,阿魏半两(面裹,熟)。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中焦塞,气逆上攻,(疒丂)痛,吐逆不利,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宣明论》卷十二

《普济方》卷五十六引《御药院方》:荜澄茄丸

:澄

荜澄半两,薄荷3钱,荆芥穗1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糖霜蜜和,如樱桃大。

功能治:鼻塞不通。

用法用量:澄(《医入门》卷七)。

摘录:《普济》卷五十六《御药院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荜澄茄丸

荜澄1两,脂()1两,附子裂,去皮脐)1两,羌活(去芦头)1两,芎藭1两,远志(去)1两,萆薢1两,肉苁蓉(去皴皮,浸1宿,切,)1两,山芋1两,石斛(去)1两,人参1两。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肝虚,冷上攻眼肢体疼痛攻注。

用法用量:每服20-30,空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荜澄茄丸

荜澄1两,干姜)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1两,桂(去粗皮)3分,阿魏半两,肉豆蔻(去皮)3枚,缩砂(去皮)半两,豆蔻(去皮)3枚,甘草)3分,附子裂,去皮脐)1两,荜茇1分,白术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伤寒食毒,闷,泄痢频并。

用法用量:每日空服10-20送下。以知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济生》卷一:荜澄茄丸

荜澄不拘多少。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打神曲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胃虚弱,胸不快,不进饮食,翻吐黑汁。

用法用量:每服70,食后淡姜汤送下。

摘录:《济生》卷一

《魏氏家藏方》卷五:荜澄茄丸

五味子(去)3分,木香(不见)3分,官桂(去粗皮,不见)3分,丁香(不见)3分,阿魏研)3分,全蝎)3分,茴香(淘去沙,)3分,青皮(去瓤)3分,良姜3分(),草果子(取肉)1两,胡芦巴()1两,白术1两(),荜澄2两半,神曲2两(),甘草1分(),沉香半两(不见)。

制法:上为细末,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脾气虚滞,饮食难化,涎壅盛。

用法用量:每服40生姜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魏氏家藏》卷五

《御药院方》卷四:荜澄茄丸

:京三棱(锉碎)2两,陈皮(去白)1两半,蓬莪荗(锉碎)3两,实(生)1两,槟榔1两,黑牵牛(微)5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宽中,消积滞化痰饮。水谷不化,腹满闷,大便涩。

用法用量:本荜澄,但中无荜澄,疑

摘录:《御药院》卷四

《杨氏家藏方》卷六:荜澄茄丸

荜澄1两,藿香(去土)1两,人参(去芦头)1两,蓬莪荗(香,切)1两,甘草)1两,丁香1两,茴香2两(微),木香1两半,肉豆蔻(面裹,熟)1分,麝香1钱(研),安息香1两(,研,滤去沙石)。

制法:上药除安息香外,并为细末,次入炼熟蜜半斤和,每1两作15

功能治:脾虚弱,气滞不匀,疼痛,宿冷不消,胁虚胀,不思饮食,面色痿黄,脏腑滑泄,不升降。

用法用量:每服1,食前细嚼,橘皮汤或木香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卷六

《博济》卷二:荜澄茄丸

沉香半两,丁香半两,木香半两,舶上茴香半两,乌药1两,白芷1两1分,胡芦巴3分,荜澄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弹子大。

功能治:丈夫元阳虚,冷上冲,胸满闷,肠胁雷鸣,或多攻刺,呕逆膨胀。

用法用量:每服1,姜盐汤嚼下。

摘录:《博济》卷二

《圣惠》卷九十八:荜澄茄丸

荜澄1两,豆蔻(去壳)1两,附子裂,去皮脐)1两,沉香1两,缩砂(去壳)1两,当归(锉,微)1两,诃黎勒皮1两,吴茱萸(汤浸7遍,干微妙)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瓤,)1两,白术1两,木香1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令香)1两,桂1两,槟榔1两,芎藭1两,人参(去芦头)1两,实(麸微黄)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脏久积虚冷,宿食不消,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空以温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圣惠》卷七:荜澄茄丸

荜澄1两,安息香1两,木香1两,肉桂1两半(去皴皮),附子1两(裂,去皮脐),当归半两(锉,微),脂1两,茴香子1两,沉香半两,槟榔半两,肉豆蔻半两(去壳),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微),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干,微),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膀胱虚冷胁胀满,脚冷疼,面色多黑,体重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20,食前以温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芭蕉涂方

下一篇 荜澄茄子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