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饮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羚羊角饮
处方:羚羊角屑 栀子仁 冬葵子(炒)各30克 青葙子 红蓝花(炒)麦门冬(去心,焙)大青 大黄(锉,炒)各15克
制法:上八味,粗捣筛。
用法用量:每服9克,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圣济总录》卷六十九:羚羊角饮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羚羊角饮
处方:羚羊角2两(镑),红蓝花2两,牛膝(酒浸,切,焙)2两,桂1两(去粗皮),芍药1两,生干地黄(焙)4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圣济总录》卷一六二:羚羊角饮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羚羊角饮
《圣济总录》卷一一二:羚羊角饮
处方:羚羊角(镑)3两,防风(去叉)2两,车前子1两,细辛1两(去苗叶),人参1两,知母1两(焙),黄芩(去黑心)1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羚羊角饮子(《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一)、圆翳羚羊饮(《金鉴》卷七十七)。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圣济总录》卷一○八:羚羊角饮
处方:羚羊角3分(镑),菊花3分,羌活(去芦头)3分,漏芦半两(去芦头),胡黄连半两,玄参半两,升麻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眼不见物。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每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外台》卷十引《延年秘录》:羚羊角饮
处方:羚羊角屑2两,贝母3两,生姜3两,茯苓3两,橘皮2两,人参2两,芍药2两。
制法:上切。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1升8合,去滓,分3次温服,每服如人行8-9里久更服。
摘录:《外台》卷十引《延年秘录》
《圣济总录》卷十八:羚羊角饮
处方:羚羊角3分(镑),甘草(炙,锉)3分,独活1两半(去芦头),山栀子仁1两半,防风(去叉)1两,枳壳1两1分(去瓤,麸炒),黄耆1两1分(炙,锉),蒺藜子1两1分(炒),丹参1两1分(去苗土,微炙),玄参1两1分,木通(锉)1两1分。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煎取7分,去滓温服,每日早食后及夜卧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
《圣济总录》卷一一二:羚羊角饮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羚羊角饮
处方:羚羊角半两(镑),羌活半两(去芦头),桂半两(去粗皮),牛膝半两(酒浸,切,焙),白茯苓半两(去黑皮),杏仁半两(去皮尖双仁,研),郁李仁半两(汤浸,去皮),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麻黄半两(去根节),大腹皮半两,大黄(煨)半两,葶苈子1分(纸上炒),木香1分,陈橘皮1分(汤浸去白,焙),白术1分,防风1分(去叉),枳壳1分(去瓤,麸炒),甘草(炙,锉)1分,槟榔半两,白附子(炮)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分为八服,若高年或脏腑虚冷即分作十六服。
用法用量:犀角饮子(《鸡峰》卷四)。
脚刺痛,加肉桂、附子、牛膝、羌活各1分;大便涩,加大黄、滑石末各2钱;筋脉拘急,加紫苏、牛膝各1分;脚转筋,加木瓜、牛膝各半两;攻作浮热,加麻黄、石膏各半两,微得开立愈;气攻心,加槟榔半两,木香1分。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圣济总录》卷一○三:羚羊角饮
处方:羚羊角屑1两,细辛(去苗叶)1分,甘菊花3分,葳蕤3分,芎3分,人参3分,赤芍药半两,黄芩半两(去黑心),栀子仁半两,防风半两(去叉),甘草(生)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羚羊角饮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