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羚羊角丸

目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羚羊角丸

      羚羊角(七钱半) 防风(去芦.七钱半) 汉防己(去皮.七钱半) 白芍药(七钱半) 白茯苓(去皮.七钱半) 独活(去芦.七钱半) 酸枣仁.七钱半) 麦门冬(去.七钱半)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七钱半) 槟榔(一两) 人参(去芦.一两) 附子.去皮脐.一两) 干熟地黄(一两) 川芎(半两) 桂(半两) 栢子仁(半两) 当归(微.半两) 薏苡仁(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二三百下,梧桐子大。

      功能治:治脾脏面偏斜,语虚烦,手足脚不随。

      用法用量:每服五十,空及晚食前温下。

      注意:忌鸡猪肉粘滑之物。

      摘录:明·贤着《奇效良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羚羊角丸

      羚羊角(镑.一两) 犀角(镑.三分) 羌活(去芦.一两) 防风(去叉.一两) 薏苡仁(.二两) 秦艽(洗.二两)

      炮制: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治中手颤,亸曳语涩。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渐加至三十竹叶汤下。

      摘录:明·贤着《奇效良

      《圣济总录》卷八十二:羚羊角丸

      羚羊角2两(镑),茯神2两(去木),木香2两,防风2两(去叉),升麻2两,茯苓3两(去黑皮),大麻仁(捣如膏)3两,独活(去芦头)2两半,大7枚(连皮子锉),旋复花1两1分。

      制法:上除大麻仁外,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脚妨闷,两肋虚胀,不思食,渐觉满,不通。

      用法用量:每日空送下40,每日1服。

      先冷,加附子裂,去皮脐)2两;大肠秘涩,加大黄(锉,)2两半;兼,加槟榔仁(锉)2两半;胸间热,加麦门冬(去)3两;筋急掣痛,加牛膝(切,)2两半;皮肤痒,下妨闷,加壳(去瓤,黄)1两半;脏气羸弱,加黄耆(锉,)3两。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圣惠》卷二十九:羚羊角丸

      羚羊角屑1两,独活1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威灵仙3分,壳3分(麸微黄,去瓤),槟榔1两,大麻仁1两,郁李仁2两(去皮尖,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虚劳酸,壅滞,大便难,四肢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30,食前温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圣惠》卷十四:羚羊角丸

      羚羊角屑3分,川升麻1两,栀子仁1两,玄参3分,麦门冬1两半(去),龙齿1两半,金箔50银箔50(与马消同研令细),茯神1两半,知母1两,防风1两(去芦头),子芩1两,赤芍药1两,大麻仁1两半(研如膏),马消2两(细研)。

      制法:上为末,入金银箔、马消、麻仁,同研令匀,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伤寒壅热,烦闷,心虚惊悸,眼涩口干

      用法用量:每服30,以竹叶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四

      《圣惠》卷三十:羚羊角丸

      羚羊角屑1两,酸枣仁1两(微),防风1两(去芦头),晚蚕砂1两(微),附子1两(裂,去皮脐),藁本1两,黄耆1两(锉),威灵仙1两,羌活1两,白芍药1两,熟地黄2两,白茯苓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虚劳拘挛,牵颈面,眼动,胸中气逆,不多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温送下,每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三十

      《圣惠》卷三十:羚羊角丸

      羚羊角屑3分,鹿茸1两半(去毛,涂微黄),山茱萸3分,防风3分(去芦头),肉苁蓉1两(浸1宿,刮去皱皮,干),牛膝1两半(去苗),薯蓣3分,蜜蒙3分,菟丝子1两(浸3日,晒干,捣为末),当归3分,白茯苓1两,黄耆3分(锉),车前子3分,人参3分(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3分,细辛半两,地肤子半两,甘菊半两,决明子半两,青葙子半两,熟地黄1两,附子1两(裂,去皮脐),磁石2两(烧,7遍,捣碎,细研,水飞过),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虚劳乏弱,四肢无力头昏暗,身体疼痛,不欲吃食。

      用法用量:每服30,温送下,枣汤亦得,日3次。

      注意:忌煿热面荤辛。

      摘录:《圣惠》卷三十

      《圣惠》卷三十二:羚羊角丸

      羚羊角屑3分,蔓荆子3分,防风1两(去芦头),栀子仁3分,赤芍药1两,威蕤1两,甘菊3分,麻仁1两,麦门冬1两半(去),川朴消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一切风热攻眼赤痛,烦躁,大小便难。

      用法用量:每服20,食后温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圣济总录》卷五:羚羊角丸

      茯神

      羚羊角屑1两半,桂1两半(去粗皮),白槟榔1两半(爆锉),五加皮1两半(锉),人参1两半,丹参1两半,柏子仁1两半,壳1两半(去瓤,麸),附子1两半(裂,去皮脐),杏仁(去皮尖双仁,黄)1两半,茯神2两(去木),防风2两(去叉),熟地黄2两(),麦门冬(去)2两,南木香1两,牛膝浸,切)1两,薏苡仁2两半。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中手足(疒帬)痹,履艰难;,手足不随,痛脚弱。

      用法用量:每服30,空送下,每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圣惠》卷二十三:羚羊角丸

      羚羊角屑3分,人参半两(去芦头),诃勒皮半两,槟榔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壳3分(麸微黄,去瓤),独活半两,黄耆半两(锉),乌蛇1两半(浸,去皮令微黄),皮3分,大麻仁1两半,郁李仁1两半(汤浸,去皮尖,微),茯苓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调气,利大肠风热壅滞大肠便秘

      用法用量:每服30,食前温水送下。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圣惠》卷十四:羚羊角丸

      羚羊角屑1两,犀角屑1两,石龙芮1两,桂1两,木香1两,韭子1两半(微),龙骨1两半,朱砂1两半(细研,水飞过),鹿茸1两半(浸,微去毛),泽泻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伤寒后,夜梦泄不,身体枯,瘦瘠立者。

      用法用量:每服30,食前温送下。

      摘录:《圣惠》卷十四

      《圣济总录》卷一○四:羚羊角丸

      羚羊角1两(镑),防风1两(去叉),芍药1两,茯神1两(去木),蕤仁1两(去皮),麦门冬1两(去),大黄1两(锉,),皮1两,决明子1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毒冲虚热赤痛。

      用法用量:每服30,食后温水送下,临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圣惠》卷三十三:羚羊角丸

      羚羊角屑1两,石决明2分(捣,细研,水飞过),决明子3分,独活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蔓荆子半两,甘菊半两,吴蓝子半两,车前子3分,甘草半两(微赤,锉),犀角屑3分,栀子仁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绿内障风热壅滞,见红白黑,头偏疼,渐渐昏暗不见物者。

      用法用量:每服20,食后温浆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圣惠》卷三十二:羚羊角丸

      羚羊角屑1两半,枸杞子1两半,菟丝子1两半(浸3宿,晒干,为末),茯苓1两,细辛1两,地肤子1两,桂1两,独活1两,秦艽1两(去苗),蓝实1两,芎1两,威蕤1两,车前子1两,甘草半两(微赤,锉),防风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上热下冷,眼睑瞳仁痒急,揉之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空以粥饮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圣惠》卷五:羚羊角丸

      羚羊角屑3分,汉防己3分,白芍药2分,槟榔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白茯苓3分,薏苡仁1两,独活3分,芎半两,桂半两,附子1两(裂,去皮脐),防风3分(去芦头),柏子仁半两,酸枣仁3分(微),当归半两(锉,微),熟地黄1两,麦门冬3分(去),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脾脏面偏斜,语涩虚烦,手脚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30,空及晚食前温送下。

      注意:忌猪鸡肉、粘滑物。

      摘录:《圣惠》卷五

      《圣济总录》卷七:羚羊角丸

      羚羊角(镑)1两,犀角(镑)3分,羌活1两半(去芦头),防风(去叉)1两半,薏苡仁2两(),秦艽(洗)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中。手颤亸曳,语涩。

      用法用量:每服20,渐加至30竹叶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

      《圣惠》卷十五:羚羊角丸

      羚羊角屑1两,黄芩1两,栀子仁1两,黄连1两(去须),川升麻1两,壳(麸微黄,去瓤)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时七日,烦热,胸不利,目赤,不得睡卧。

      用法用量:每服30竹叶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八十三:羚羊角丸

      羚羊角屑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羌活半两,牛黄1分(细研),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天麻半两,白附子半两(裂),蝎稍1分(微),麝香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小儿中失音不语,肢拘急强直。

      用法用量:每服2,以薄荷研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圣济总录》卷一二五:羚羊角丸

      羚羊角屑1两,昆布1两(洗去咸),桂1两,木通1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胸壅塞,咽喉渐粗。

      用法用量:每服20,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圣惠》卷七十八:羚羊角丸

      羚羊角屑1两,生地黄3分,羌活1两,防风1两(去芦头),附子1两(裂,去皮脐),桂3分,黄耆半两(锉),麻黄1两(去),当归半两(锉,微),酸枣仁半两(微),牛膝半两(去苗),芎半两,萆薢3分(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产后中,四肢筋挛急疼痛,烦闷,项强直。

      用法用量:每服30,温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五:羚羊角丸

      羚羊角屑1两,壳1两(麸微黄,去瓤),川大黄1两(锉,微),木通1两(锉),大麻仁1两,茯苓半两,槟榔1两,桑根白皮1两(锉),前胡半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脾气实,壅滞,四肢痛闷,两胁胀满,大小便不利。甘,中满

      用法用量:每服20,食前温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

      《幼幼新书》卷二十五引《灵苑方》:羚羊角丸

      羚羊角1两(锉屑,日晒干脆,为末),甘草1两(生),白何首乌1两,瓦松(以纱绢洗去土)1两,生地黄2两(洗),郁金过,地上去)2两。

      制法:上锉细,晒干,为细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空热,眼生胬肉、赤,涩痛,及赤眼障,睛疼痒羞明;小儿烁眼。

      用法用量:每服15,食后、临卧用浓淡竹叶黑豆汤冷送下。小儿绿豆大,每服7-10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五《灵苑

      《圣惠》卷八十九:羚羊角丸

      羚羊角屑半两,虎胫半两(涂令黄),生地黄半两,酸枣仁半两(微),白茯苓半两,桂1分,防风1分(去芦头),当归1分(锉,微),黄耆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益小儿气虚,筋弱,5-6岁不能者。

      用法用量:每服5,食前用温研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九

      《圣济总录》卷十五:羚羊角丸

      羚羊角1两半(镑),犀角1两半(镑),远志1两半(去),人参1两半,山芋1两半,茯神(去木)1两半,生地黄干,冷捣)3两,防风(去叉)1两3分,金箔100(研),银箔(研)100,麦门冬3两(去),铁粉3两(研),天门冬(去)3两,水银1分(入金、银箔龙齿铁粉5件同研,水银星子尽为度),龙齿(研)2两。

      制法:上为末,入研者,相拌令匀,炼蜜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癫痫

      用法用量:每服20柳枝汤送下,或人参茯苓汤亦得,日2次,夜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圣惠》卷五十:羚羊角丸

      羚羊角屑1两,人参1两(去芦头),诃黎勒皮2两,桂1两,干姜半两(裂,锉),甘草半两(微赤,锉),茯苓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五,胸妨闷,食少胃虚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以橘皮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幼幼新书》卷十八引《刘氏家传》:羚羊角丸

      羚羊角2钱半(屑),黄芩2钱半,大黄2钱半,芥菜子2钱半,当归半两,元参半两,甘草半两(),木贼半两,蝉壳半两(去足),珍珠末半两,决明子)半两,荆芥穗2两,川白芷2两,苍术(用米泔汁浸1宿,干)2两,羌活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弹子大。

      功能治:小儿眼昏涩,赤侵睛,泪多,或作障。

      用法用量:每服1,食后用荆芥汤嚼下;小儿斑疮眼,用蝉壳汤化下,食后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八《刘氏家传》

      《圣济总录》卷十九:羚羊角丸

      羚羊角(镑)1两,木香半两,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半夏半两(汤洗,同生姜干),羌活半两(去芦头),独活半两(去芦头),芎半两,藿香半两,干蝎半两(去土),蛇半两(,去皮),白附子半两(),天麻浸,切倍)半两,槟榔1两(锉),砂(研)1两,麝香1两(研),牛黄1两(研),龙(研)1两。

      制法:上除研药外,为细末,再和匀,用皂荚、薄荷汁各1碗,同成膏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痹。头面四肢沉重,筋挛急,手足不随,粘,语涩昏浊,眼偏。

      用法用量:每服7,温薄荷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羚羊角丸

      羚羊角1两(镑),人参1两,羌活1两(去芦头),苦参1两(锉),防风1两(去叉),玄参1两,丹参1两,大黄1两(锉),大麻仁1两(研为膏),栀子仁1两,升麻1两,龙齿1两(研),麦门冬(去)1两,茯神3分(去木),壳3分(去瓤,麸),黄连3分(去须),犀角3分(镑),菊花3分,天门冬3分(去),郁李仁3分(去皮双仁,研),生地黄3分。

      制法:上为末,与麻仁、龙齿郁李仁膏同研,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热毒,大便秘涩,及健忘眼暗。

      用法用量:每服20,加至30,空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准绳·幼科》卷六:羚羊角丸

      :羚虎

      羚羊角半两(取末),酸枣仁(去皮)半两,肉桂(不见)5分,虎胫黄)5钱,防风1钱,当归1钱,黄耆1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皂子大。

      功能治:益小儿痘疮入眼,肾虚者。

      用法用量:羚虎(《痘疹仁端录》卷六)。

      摘录:《准·幼科》卷六

      《普济方》卷三七八:羚羊角丸

      钩藤8分,防葵8分,人参8分,羚羊角屑8分,茯苓8分,远志8分(去),汉防己8分,麦门冬11分(去),龙齿(研)11分,铁精6分,杏仁10分(去皮尖,,研入)。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大豆大。

      功能治:小儿风热惊痫,每发吐沫。

      用法用量:白饮送下30,渐加至50-60。常服大佳。

      注意:忌猪肉

      摘录:《普济》卷三七

      《得效》卷六:羚羊角丸

      羚羊角1两半,宣黄连2两,白茯苓1两,黄柏1两半(去黑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蛊疰痢。下黑如鸡肝色,时发渴者。

      用法用量:每服50-60,腊送下。

      注意:若鲜滑泄不固,欲作状,此药不可服。当灸脐下气海、元二,更服白丹

      摘录:《得效》卷六

      《圣济总录》卷五:羚羊角丸

      羚羊角屑1两半,防风1两半(去叉),麻黄1两半(去),人参1两半,柏子仁1两半,诃黎勒皮1两半,白槟榔2两(,锉),熟地黄2两(),大麻仁(研)2两,羌活2两(去芦头),茯神2两(去木),桂2两(去粗皮),芎2两,壳2两(麸,去瓤),杏仁(去皮尖双仁,)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脾脏,言语謇涩,思昏沉,口干食少,肢体虚汗,大便秘塞。

      用法用量:每服30,空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圣济总录》卷一五○:羚羊角丸

      羚羊角(镑)3分,茯神1两(去木),肉苁蓉1两(浸,切倍),防风1两(去叉),赤芍药1两,人参1两,柴胡1两(去苗),旋覆花1两,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独活1两(去芦头),郁李仁1两(汤去皮,),熟地黄)1两,生地黄)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妇人头痛,胸拘急,筋痛,心烦悸,无力肉瘦悴。

      用法用量:每服30黄耆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圣济总录》卷一一○:羚羊角丸

      羚羊角1两半(镑),柏皮1两半(去粗皮,),防风(去叉)1两半,玄参1两,芎1两,荆芥穗1两,黄连1两(去须),槐子1两,甘菊1两,防己1两,石决明1两,蕤仁1两(去皮),蔓荆子1两,车前子1两,秦艽(去苗土)1两,大黄1两半(锉,),升麻1两半,麦门冬1两半(去),前胡1两半(去芦头),人参1两半,白槟榔1两半(),栀子仁1两,生地黄1两(),阳起石1两(研),珍珠末1两(研),龙1两(捣研),蔷薇根(锉)1两,枸杞子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毒上攻轮,眼烂肉疮生,眼睛肉臭。

      用法用量:每服30,晚食后熟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圣济总录》卷五:羚羊角丸

      羚羊角(镑)2两,白藓皮1两半,升麻1两,蔓荆实1两,升麻2两(白者),秦艽(去苗土)2两,恶实()1两,壳(去瓤,麸)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气急项强硬,语声嘶败。

      用法用量:每服15,食后桑根白皮汤送下,每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圣惠》卷六十九:羚羊角丸

      羚羊角屑1两,汉防己半两,薏苡仁1两,牛膝1两(去苗),芎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独活半两,大麻仁1两,木香半两,郁仁1两(汤浸,去皮,微),实1两(麸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妇人上冲,喘息稍促,两脚不仁,连小顽痹,头面浮肿,时复闷,便利常涩。

      用法用量:每服20,食前温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圣惠》卷三十七:羚羊角丸

      羚羊角屑1两,连翘2分,汉防己2分,麦门冬2分(去),薯蓣2分,槟榔2分,茯神2分,白藓皮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羌活半两,细辛半两,白芷半两,当归半两,黄耆半两(锉),防风半两(去芦头),旋覆花半两,壳(麸微黄,去瓤)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窒塞不通气息。

      用法用量:每服30,食后温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七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羚羊角升麻汤

      下一篇 羚羊角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