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硫黄丸

目录

      《肘后方》卷四:硫黄丸

      硫黄 矾石 干姜 茱萸 桂 乌头 附子人参 细辛 皂荚 当归等分

      制法:上十二味,捣为末,蜜梧桐子大。

      功能治:温中逐。治阳不足,夏月怕冷,喜温饮食,不能解衣者。

      用法用量:每服10~20,日三服。

      若冷痢者,加赤石脂龙骨

      摘录:《肘后》卷四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硫黄丸

      硫黄 矾石 干姜 附子 乌头 细辛 白术 桔梗 茯苓各60克

      制法:上十味,研为细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治阳极虚,饮停积胸中,腹满痛,气急不下饮食者。

      用法用量:用送服10,每日三次。渐加之,以知为度。

      摘录:《备急千金要》卷十七

      《千金翼方》卷十七:硫黄丸

      硫黄150克

      制法:上一味,研为细扮,用牛乳1.5升,令为,如梧桐子大,晒干。

      功能治:治脚疥疮

      用法用量:每次30,用送服,一日三次。不知,渐加至100

      摘录:《千金翼》卷十七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硫黄丸

      :如(《普济》卷四十四)。

      硫黄30克 消石30克

      制法:上药同研,人铫子熔化,候冷取出,更入石膏末30克,又同研令细,用软粳米饭和,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治头痛中暑

      用法用量:每次用温水送服5,频服之。

      备注:本在原书中无,现据《普济》卷四十四补。

      摘录:《太平圣惠》卷四十

      《普济方》卷三十六引《卫生家宝》:硫黄丸

      衣半两(干者),陈丁香半两,木香半两,石菖蒲半两,青皮半两(去白),硫黄半两(研)。

      制法:上为末,糊为,如弹子大。

      功能治:,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细嚼,米饮送下。后用鲫鱼蘸食之,次以油饼压之。

      摘录:《普济》卷三十六《卫生家宝》

      《圣惠》卷七:硫黄丸

      硫黄1两(细研,水飞过),木香半两,青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槟榔半两,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茴香子3分。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脏冷,攻脐疼痛,两胁胀闷,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10,以热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

      《圣惠》卷七:硫黄丸

      硫黄1两(细研),硇砂1两(细研),荜澄1两,茴香子1两,脂1两,石斛1两(去),木香1两,何首乌1两半,丁香1两,肉豆蔻1两(去壳),桂1两,当归1两(锉,微),吴茱萸1两(汤浸7遍,干,微),槟榔1两,麝香半两(细研)。

      制法:上为细末,入研了药令匀,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脏虚冷,胁胀满,发歇疼痛,足胫逆冷,酸痛,食少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15,以温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

      《普济方》卷三八二:硫黄丸

      巴豆20枚(去壳,纸裹出尽油),硫黄研)、五灵脂1钱(),丁香半钱。

      制法:上为细末,蒸饼,如黍米大。

      功能治:小儿泻不止,色如米泔者。

      用法用量:每服7,乳食前温米饮送下。

      摘录:《普济》卷三八二

      《圣惠》卷六十六:硫黄丸

      硫黄1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鸡子1枚(熟去白),皂荚仁1分(末),斑蝥27枚(糯米拌抄微黄,去头翅足),牵牛子1分(微,末)。

      制法:上同研,以软饭和,如小豆大。

      功能治:毒结成瘰疬,肿硬如石,疼痛难当。

      用法用量:每服5,食前人参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六

      《圣惠》卷七十一:硫黄丸

      硫黄半两(细研),朱砂半两(细研),青礞石半两(细研),芫花1分(令干,为末),麝香1钱(细研),巴豆半两(去皮,研,纸裹压去油)。

      制法:上都研令匀,面糊和,如绿豆大。

      功能治:妇人食症,久不消者。

      用法用量:每服3,空生姜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圣惠》卷七十二:硫黄丸

      硫黄(细研)1两,白矾灰1两,猬皮(令黄)1两,榼藤子(去壳,微)1两,附子裂,去皮脐)1两,当归(锉,微)1两,木香1两,猪牙皂荚半两(焦),乌贼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和,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妇人疾久不愈,脏腑虚冷,面色萎黄,食少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20,食前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方出《圣惠》卷四十,名见《普济方》卷四十四:硫黄丸

      :如

      硫黄1两,消石1两。

      制法:上药同研,入铫子,熔作汁,候冷取出,更入石膏末1两,同研令细,用软粳米饭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头痛中暑

      用法用量:每服5,以温水送下。频服之愈。

      摘录:出《圣惠》卷四十,见《普济》卷四十四

      《普济方》卷二○一引《仁存方》:硫黄丸

      硫黄(研)、半夏(汤浸7次,为末)各等分

      制法:上研令匀,以姜饭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正相干,清浊不分,发为霍乱

      用法用量:每服30,用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卷二○一《仁存

      方出《圣惠》卷七,名见《普济方》卷三十:硫黄丸

      硫黄1两(细研,水飞过),朱砂3分(细研,水飞过),木香3分,硇砂半两,茴香子3分。

      制法:上为末,都研令匀,用软粟米饭和,如梧桐子子大。

      功能治:脏虚冷,疼痛,状如锥刀所刺。

      用法用量:每服20,以热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出《圣惠》卷七,见《普济》卷三十

      《妇人良方》卷四:硫黄丸

      消石1两,硫黄2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滴水为,如指头大。

      功能治:头痛不可忍,或头风年深,暴患。

      用法用量:空清嚼下。

      摘录:《妇人》卷四

      《圣惠》卷二十八:硫黄丸

      硫黄1两(细研),木香1两,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姜汁香熟),陈皮1两(汤浸,去白瓤,),神曲1两(微黄),槟榔1两半,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虚劳症瘕腹胀,食饮不消,面无色,四肢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食后以桃仁汤或温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千金翼》卷十七:硫黄丸

      硫黄5两。

      制法:上为细粉,以牛乳3升,令可,如梧桐子大,晒令干。

      功能治:滞癖,脚中风水

      用法用量:每服30,以送下,1日3次。不知,渐加至100

      摘录:《千金翼》卷十七

      《鸡峰》卷五:硫黄丸

      硫黄2两,焰消2两,滑石2两,白矾2两,半夏3两,白面4两(临时和入)。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中暑,吐逆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30,熟水送下,小儿3-5

      摘录:《鸡峰》卷五

      《圣惠》卷五十九:硫黄丸

      硫黄1两,白矾2两(烧令汁尽)。

      制法:上为细末,以粳米饭和,如绿豆大。

      功能治:水泻不止,脏久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0,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伤寒总病论》卷三:硫黄丸

      硫黄2两,水银1两。

      制法:上药同研,入铫,洒少许,慢,欲似烟出,再出,如此3-4遍,地上放冷研之,蒸饼,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阴毒。

      用法用量:每服20-30,食前艾汤吞下,1日3次。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三

      《圣惠》卷九十八:硫黄丸

      硫黄4两(黑色,细研),雄儿50只(取肉,研),天雄4两(裂,去皮脐),阿魏2两(面裹令面熟为度),硼砂2两(细研),桂2两,远志3两(去),菟丝子2分半(浸3日,晒干,捣为末),晚蚕沙2半(浸1日,晒干)。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和匀,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暖下元,治冷,益,悦色,久服轻身倍力,耐,壮筋

      用法用量:《普济》有硇砂,无硼砂天雄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圣惠》卷六十:硫黄丸

      硫黄1两(细研),猪牙皂荚半两(黑色),川大黄1两(锉碎,微),木香1两,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大肠积冷,不愈,大肠结涩疼痛,胁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20,食前以温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

      《圣惠》卷五十九:硫黄丸

      硫黄1两,砒黄1两,何首乌1两(末),白矾1两。

      制法:上相,研令匀,入瓷瓶中,5月5日,取不食井,和六一泥固济,封头候干,安瓶子向中,烧令通赤,候冷,取药细研,以面和,如绿豆大。

      功能治:休息痢。发歇不定,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近患者黄连汤送下;久患者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普济方》卷一九七:硫黄丸

      砒霜半两,硫黄半两,雄黄半两,雌黄半两。

      制法:上研细,于铫锅,先布盐末于中,筛下诸药于盐上,以瓷碗盖,六一泥封,勿泄,以灰3升养半日,候冷,以甘草半日,出细研,用饭和,如绿豆大。

      功能治:一切疟疾

      用法用量:大人每服3汤送下,青带系3上,男左女右;小儿每服1,系1

      摘录:《普济》卷一九七

      《圣惠》卷四十八:硫黄丸

      硫黄半两(细研),硼砂半两(不夹石者,细研),木香半两(为末),巴豆(去皮)49粒(取萝卜2枚,四破,钻49窍,每窍纳巴豆1枚,依旧之,藏在1深土坑中,49日后取出巴豆细研如膏,纸裹压去油后研入药中)。

      制法:上取萝卜1枚,剜作坑子,纳入硫黄硼砂,以萝卜盖头,用纸一重裹,以好黄泥固济,晒干,用大木令通赤,候冷去泥取药与萝卜一同研细,入木香末及研了巴豆令匀,以面糊和,如绿豆大。

      功能治:积聚,多年不消,变成劳结块疼痛,两胁胀满,常吐清水,食饮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5,空以温送下,晚食前再服。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圣济总录》卷三十六:硫黄丸

      硫黄(研)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巴豆(去皮膜,出油,研)半两,干姜)半两,兰淀(研)1分。

      制法:上5味,捣2味为末,入研3味和匀,面糊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疟。

      用法用量:每次1,于未发前绵裹塞中,男左女右。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六

      《医统》卷六十引《集成》:硫黄丸

      :硫荔

      硫黄(熔化,投水中去毒,研为末)、陈皮荔枝核(为粗末,焦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用饭和,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疝气。上冲,甚者手足冷,欲死者。

      用法用量:硫荔(《医入门》卷七)。

      摘录:《医统》卷六十《集成》

      《普济方》卷一九八:硫黄丸

      阿魏(研)3钱,安息香(入胡瓤研)3钱,莱菔子()3钱,芜荑仁(,研末)3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疟,无问远近。

      用法用量:每服20,未发前温水送下,得吐为度。愈后少蒜齑下馎饦食之,仍以白芥子用纱囊盛,系于上,男左女右。

      摘录:《普济》卷一九八

      《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硫黄丸

      硫黄7分,干姜7分,吴茱萸7分,人参7分,当归7分,防风7分,礜石(泥裹,烧半日)8分,乌头8分(),桂6分,天雄)6分,甘草)6分,蜀椒(汗)5分,皂荚(,去皮子)5分,实()5分,细辛4分,甘菊4分。

      制法:上为末,白蜜和,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虚寒,眩晕健忘,咳唾涎,忧恚内伤,面离色,青盲

      用法用量:初服20,加至30,温清送服,1日2次。

      注意:忌猪肉、冷水、生葱、生菜、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卷十六《删繁

      《杨氏家藏方》卷十八:硫黄丸

      巴豆肉20粒(去壳,出油尽),硫黄研)1钱,青黛1钱,白芜荑仁1钱。

      制法:上为细末,蒸饼,如黍米大。

      功能治:小儿泻不止。色如米泔者。

      用法用量:每服7,乳食前温米饮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卷十八

      《圣惠》卷六十:硫黄丸

      硫黄1两(细研,水飞过),白矾1两(烧灰),附子1两(裂,去皮脐),皂荚针1两(烧灰),麝香1分(细研),猬皮1两(烧灰),皂荚2两(去黑皮,涂黄焦,去子)。

      制法:上为末,入麝香研令匀,以面糊和,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瘘肿痛,脓水不绝。

      用法用量:每服15,食前以温粥饮送服。

      摘录:《圣惠》卷六十

      《圣惠》卷七:硫黄丸

      硫黄1两(研细,水飞过),槟榔1两,木香1两,附子1两(裂,去皮脐),干姜半两(裂,锉),桂1两,胡葫巴1两,茴香子2两,吴茱萸1两(汤浸7遍,晒干,令熟)。

      制法:上为末,软饭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脏积冷,疼痛,面色青黄,四肢逆冷。

      用法用量:每服20,以热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

      《圣惠》卷四十八:硫黄丸

      木香硫黄

      硫黄1两(细研),木香1两,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桂1两,肉豆蔻1两,茴香子1两,附子1两(裂,去皮脐),干姜1两(裂,锉),铜青1两(细研),槟榔1两。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奔豚,攻筑,膨胀疼痛,面色青黑,四肢不和。

      用法用量:木香硫黄(《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方出《圣惠》卷五十,名见《普济方》卷二○五:硫黄丸

      硫黄1分(细研),阿魏2分(面裹令面熟为度),密佗僧1分(细研),安息香1分,砒霜1钱(细研),朱砂1分(细研),乳香1分(研入),麝香1钱(细研)。

      制法:上为细末,熔乳香安息香及炼蜜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五噎。咽喉迫塞,痰毒壅滞,涕唾稠粘,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以冷送下,不拘时候,服后当吐,如人10里未吐,再服。

      摘录:出《圣惠》卷五十,见《普济》卷二○五

      方出《圣惠》卷五十九,名见《普济方》卷二一一:硫黄丸

      附子1两(裂,去皮脐),莨菪子1两(以水淘去浮者,令黑),干姜半两(裂,锉),硫黄1两(细研)。

      制法:上为末,面糊和,如小豆大。

      功能治:久虚冷,下痢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0,食前粥饮送下。

      摘录:出《圣惠》卷五十九,见《普济》卷二一一

      《圣惠》卷二十八:硫黄丸

      硫黄2两,蛤粉5两。

      制法:上用瓶子1个,以泥固济,先将蛤粉一半铺底,当作一坑子,后入硫黄末,以余蛤粉盖头,慢烧,莫令焰起,直待硫黄溶后,取出,放净地上出火毒1夜,一处研细,以粟米饭和,如绿豆大。

      功能治:虚劳久积冷大肠泄痢,呕逆,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每服7-10,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圣惠》卷二十八:硫黄丸

      硫黄1两(细研,水飞过),木香(末)1两,川大黄(末)1两,桃仁49枚(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

      制法:先将大黄未用湿,纳新竹筒子,入炊饭甑中,令饭熟为度,取出与桃仁膏同研极烂,后入硫黄木香末研匀,入少许面糊和,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冷劳痃癖结固不冷疼,食少体瘦。

      用法用量:每服20,空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千金》卷十七:硫黄丸

      硫黄2两,礜石2两,干姜2两,附子2两,乌头2两,桂2两,细辛2两,白术2两,桔梗2两,茯苓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虚寒,癖饮气急,胸中满,疼痛,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0,以送服,1日3次。渐加之,以知为度。

      摘录:《千金》卷十七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硫黄兜

      下一篇 硫黄半夏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