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芦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漏芦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漏芦散
处方:漏芦75克 蛇蜕(炙)10条 瓜蒌10个(急火烧令焦,存性)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行气散结,消壅通乳。治妇人肥盛,气脉壅塞,乳汁不行;经络壅滞,乳内胀痛;或留蓄邪毒,将作痈肿。(下乳)
用法用量:每服6克,温酒调下。
《圣惠》卷六十四:漏芦散
处方:漏芦1两,白蔹1两,黄芩1两,麻黄1两(去根节),知母1两,枳实1两(麸炒微黄),川升麻1两,犀角屑1两,赤芍药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川芒消2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四
《圣惠》卷十八:漏芦散
处方:漏芦1两半,木通1两,蓝叶1两,犀角屑1两,栀子仁1两,玄参1两,川升麻1两,川朴消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入生地黄汁半合,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八
《圣惠》卷六十五:漏芦散
《圣惠》卷六十二:漏芦散
处方:漏芦1两,白蔹1两,黄芩1两,白薇1两,赤芍药1两,甘草(生锉)1两,枳实(麸炒微黄)1两,麻黄(去根节)1两,川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局方》卷九:漏芦散
处方:漏芦2两半,蛇蜕10条(炙),瓜蒌10个(急火烧令焦存性)。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乳妇气脉壅塞,乳汁不行;及经络凝滞,乳内胀痛,留蓄邪毒,或作痈肿。
用法用量:漏芦汤(《景岳全书》卷六十一)。方中瓜蒌,《景岳全书》作土瓜根。
摘录:《局方》卷九
《圣济总录》卷一六六:漏芦散
处方:漏芦(去芦头)1两,地锦1两,蔓荆实(去白皮)1两,黄耆(锉)1两,当归(切,焙)1两,威灵仙(去土)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乳汁不通,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六
《圣惠》卷六十二:漏芦散
《圣惠》卷六十二:漏芦散
处方:漏芦1两,白蔹1两,黄芩1两,麻黄1两(去根节),知母1两,枳实2两(麸炒微黄),川升麻1两,犀角屑1两,赤芍药1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甘草3分(生,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除烦热,解毒。主发背及一切疮毒,攻冲寒热,大肠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普济方》卷三八三:漏芦散
《圣惠》卷十:漏芦散
处方:漏芦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前胡(去芦头)1两,麻黄(去根节)1两,黄芩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1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圣惠》卷八十六:漏芦散
《普济方》卷三四六引《博济》:漏芦散
《圣惠》卷六十九:漏芦散
处方:漏芦3分,当归3分(锉,微炒),地龙半两(微炒),防风半两(去芦头),羌活半两,白芷半两,没药半两,甜瓜子半两,败龟1两(涂酥,炙令黄),虎胫骨1两(涂酥,炙黄),桂心半两,牛膝3分(去苗)。
制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热酒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圣惠》卷八十一:漏芦散
《圣惠》卷六十一:漏芦散
处方:漏芦1两,木通3分(锉),川升麻1两半,赤芍药1两,桑根白皮3分(锉),黄芩1两半,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圣惠》卷八十一:漏芦散
《千金》卷二:漏芦散
《圣济总录》卷一三二:漏芦散
《圣济总录》卷九:漏芦散
处方:漏芦(去芦头)1两半,地龙(去土,炒)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附子(生用,去皮脐)1两半,天麻2两,白花蛇(酒浸经宿,去皮骨,炙)1两,乌蛇(酒浸经宿,去皮骨,炙)1两,干蝎(去土,炒)1两,黄耆(细锉)1两,桑根白皮(锉,炒)1两,没药(研)1两,丹砂(研)半两,栗楔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麻黄(去根节)1两,羌活(去芦头)1两,天南星(生用)1两,独活(去芦头)1两,虎骨(酥炙黄)1两,白僵蚕(炒)1两,麝香(研)2钱。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研胡桃酒调下,豆淋酒亦得;如急中风,手足挛拳,言语謇涩,服1钱匕。服了就所患痛处卧,立应,或有汗出。
注意:慎外风。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
《圣惠》卷九十:漏芦散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