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气饮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流气饮
处方:大黄(炮)、川芎、菊花(去枝)、牛蒡子(炒)、细辛(去苗)、防风(去苗)、山栀(去皮)、白蒺藜(炒.去刺)、黄芩(去芦)、甘草(炙)、玄参(去芦)、蔓荆子(去白皮)、荆芥(去梗)、木贼(去根.节),各一两;苍术(米泔浸一宿.炒控)二两,草决明一两半。
炮制:上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治肝经不足,内受风热,上攻眼目,昏暗视物不明,常见黑花,当风多泪,怕日羞明,堆眵赤肿,隐涩难开,或生障翳,倒睫拳毛,眼眩赤烂,及妇人血风眼,及时行暴赤肿眼,眼胞紫黑,应有眼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半,临卧用冷酒调下,如婴儿有患,只令乳母服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流气饮
处方:大黄(炮)川芎 菊花(去枝)牛蒡子(炒)细辛(去苗)防风(去苗)山栀(去皮)白蒺藜(炒,去刺)黄芩(去芦)蔓荆子(去白皮)荆芥(去梗)木贼(去根、节)甘草(炙)玄参(去芦)各30克 苍术(米泔浸一宿,炒)60克 草决明4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疏风泻火,退翳明目。治风热上攻,眼目昏暗,视物不明,常见黑花,当风多泪,怕日羞明,眵多赤肿,隐涩难开,或生障翳,倒睫拳毛,眼弦赤烂,及妇人血风眼,时行暴赤肿眼,眼胞紫黑者。
用法用量:每服7.5克,临卧时用冷酒调下。如婴儿有患,只令乳母服之。
《幼科释谜》卷六:流气饮
《异授眼科》:流气饮
《局方》卷七(吴直阁增诸家名方):流气饮
处方:大黄(炮)1两,川芎1两,菊花(去枝)1两,牛蒡子(炒)1两,细辛(去苗)1两,防风(去苗)1两,山栀(去皮)1两,白蒺藜(炒,去刺)1两,黄芩(去芦)1两,甘草(炙)1两,玄参(去芦)1两,蔓荆子(去白皮)1两,荆芥(去梗)1两,木贼(去根节)1两,苍术(米泔浸1宿,炒控)2两,草决明1两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肝经不足,内受风热,上攻眼目,昏暗,视物不明,常见黑花,当风多泪,怕日羞明,堆眵赤肿,隐涩难开,或生障翳,倒睫拳毛,眼弦赤烂;及妇人血风眼,及时行暴赤肿眼,眼胞紫黑。应有眼病,并宜服之。
《疮疡经验全书》卷四:流气饮
《玉案》卷四:流气饮
《玉案》卷六:流气饮
《慈幼新书》卷六:流气饮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