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六神丸

目录

《医方类聚》卷二五四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六神丸

木香湿纸裹黄连(去须)神曲川楝子芜荑 麦蘖()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豮猪胆热为,如麻豆大。

功能治:治小儿诸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不饥不饱时服。

摘录:《医类聚》卷二五四太平惠民和

《雷允上诵芬堂方》:六神丸

珍珠粉 犀牛黄 麝香各4.5克 雄黄 蟾酥 冰片各3克

制法:各研细末,用蟾酥,与前药末调匀为,如芥子大,百草霜为衣。

功能治: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治咽喉肿痛或溃疡白喉,扁体炎,疮,疔疮

用法用量:每服5~10,每日二至三次。亦可外用。

注意:孕妇慎用。

摘录:《雷允上诵芬堂

《活人方》卷四:六神丸

白术8两,肉果(面)2两,五味子干)1两,粟壳()2两,脂(盐)4两,肉桂1两,吴茱萸(滚水泡浸,晒干,)1两。

制法:糊为

功能治:久服能使土健运,固摄,阳升阴降,水道分利。五泄,昼夜无度,滑泄不力虚惫,枯萎者。

用法用量:每服2-3钱,空姜汤送下。

摘录:《活人》卷四

《喉科心法》卷下引雷允上方:六神丸

西黄1钱5分,上辰砂1钱5分(须镜面劈砂),杜蟾酥1分5厘(烧化),粗珍珠1分5厘,当门子1分5厘,百草霜5分。

制法:上为细末,米浆为,如芥菜子大,以百草霜为衣,瓷瓶收贮,勿使泄

功能治:时疠毒,丹痧喉风喉痈,双单乳蛾疔疮对口发背肠痈乳痈乳岩,一切肿毒;小儿急惊喘,危在顷刻。

用法用量:每服5、7、10不等、视病势轻重服之;汤不能进者,每用10,以水化,徐徐下。重者再进1服。

摘录:《法》卷下雷允上

《药奁启秘》:六神丸

:犀黄钱半,濂珠钱半,麝香钱半,杜蟾酥钱半(化)。

制法:上为末,米浆为,如芥子大,百草霜为衣。

功能治:一切痰毒

用法用量:每服5分。

摘录:《药奁启秘》

《青囊秘传》:六神丸

乳香1钱,没药1钱,熊胆1钱,鲤鱼3个,硇砂1钱,狗宝1钱,元5分,丁香49粒,蜈蚣3钱,黄占3钱,头胎男乳1黄1钱,扫盆1钱,真西黄1钱,粉霜3钱,杜2钱,乌金石1钱。

制法:上药各取净末,以鲤鱼、黄占溶化为

功能治:时温毒丹痧喉风喉痈,双单乳蛾疔疮对口发背肠痈乳痈乳岩,一切肿毒;小儿急慢惊,危在顷刻。

用法用量:每服10水化下。重者再进1服。

摘录:《青囊秘传》

《普济方》卷三九一引《保婴方》:六神丸

芦荟3钱,大槟榔半两,血竭研)半两,使君子(另捣极细)半两,肉豆蔻半两(面裹烧熟,去面不用),京三棱1两。

制法:上除京三棱外,为细末,用乌鸡1个,去肚肠净,将京三棱装在肚,缝熟为度。不用鸡肉,只用京三棱切作子,晒干,同前药一处为细末,枣肉为,如黄米大。

功能治:小儿久患癖,面黄瘦,肚大腹胀;或有瘦虫,服诸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服30-50,空、食前温米饮汤送下,1日2次;或角子汤送下亦可。

注意:忌一切肉、硬冷等物。

摘录:《普济》卷三九一《保婴

《古今名方》引雷允上方:六神丸

珍珠粉4.5g,犀牛黄4.5g,麝香4.5g,雄黄3g,蟾酥3g,冰片3g。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用蟾酥,与前药末调匀为,如芥子大,百草霜为衣。

功能治: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咽喉肿痛或溃疡白喉,扁体炎,疮,疔疮,小儿高热抽搐。现亦试用于喉癌

临床应用:1.龋齿疼痛:取5粒,包于少许脂棉中(棉愈少疗效愈好),填塞龋洞之中,多于1-2分钟止痛。对颈龋和磨牙的颊面龋等不能填塞者,可用一瓶,碾碎成粉,溶于1ml冷水中,等药粉完全溶解后,取脂棉少许,蘸药液使达饱和,然后外贴患处。治疗120余例,收到迅速止痛的效果。

2.缠:张某,女,80岁。左疱疹糜烂连,两腿自至膝水肿之没指,形体瘦削,语声低微,翻身不得,阵阵剧痛,舌质暗红,苔薄微黄,脉象沉细无力。素有喘宿疾,衰弱,高年正虚,治无权。拟于少进饮食后每服5,一日三次,如能受药则渐加至10。另将以适量水融化后涂抹患处。服药当夜疼痛减轻,三日后疮面渐渐收水。外共用6支(每支30粒)后,疱疹收没愈

用法用量:每服5-10,1日2-3次。亦可外用。

注意:孕妇慎用。

摘录:《古今雷允上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六神丸

菖蒲

石菖蒲(洗,锉,)、皮(洗,)、远志(去)、牛膝(去苗,浸,)、生地黄菟丝子浸7日,捣,罗为末)各等分

制法:上6味,除菟丝子外,为末,再与菟丝子一处和匀,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平补诸虚,大益男子、妇人虚惫,健忘精神恍惚,四肢不能动。

用法用量:菖蒲(《普济》卷二二四)。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医方类聚》卷二五四引《局方》:六神丸

木香湿纸裹)、黄连(去须)、神曲)、川楝子肉、芜荑、麦蘖()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獖猪胆熟为,如麻豆大。

功能治:小儿诸

用法用量:每服30-40,量儿大小加减,不饥不饱时服。

摘录:《医类聚》卷二五四《局

《扶寿精方》:六神丸

:破故纸()4两,肉豆蔻(生用)2两,神曲5钱,麦5钱,小茴香(俱)5钱,广木香(不见)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脾虚肾虚,不时作泻。

用法用量:加生姜2两切红枣肉为,如梧桐子大。每服30盐汤送下。

摘录:《扶寿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六神丸

:鲮鲤甲(烧灰)、皂荚刺(烧灰)、猬皮(烧灰)、雄黄(研)、硫黄(研)、鹤虱(为末)各等分

制法:上药在一处研匀,用麝香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瘘,脓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5,空或汤送下。加至20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幼幼新书》卷二十五引《庄氏家传》:六神丸

丁香1两,肉豆蔻(面)1两,南木香1两,芦荟半两,使君子半两,诃子皮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如黄米大。

功能治:瘦;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30,空米饮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五《庄氏家传》

《杨氏家藏方》卷十四:六神丸

当归(洗,)1两,川乌头(,去皮脐)1两,水蛭(灰黑焦)1两,附子,去皮脐)1两,没药研)1两,草乌头2枚(,去皮尖)。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打扑闪肭,坠车落马,伤折筋瘀血不出,腹胀满,不得安卧。

用法用量:每服30,温盐汤任下。加至50,如伤折筋膏子,调此药摊故帛上贴之。

摘录:《杨氏家藏》卷十四

《妇人良方》卷八:六神丸

神曲为末,留作糊)、麦茯苓壳、木香白痢倍之)、黄连赤痢倍之)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用神曲末作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食积兼热,赤白痢疾,或腹痛不食,或久而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0赤痢甘草汤送下;白痢干姜汤送下;赤白痢干姜甘草汤送下。

各家论述:此黄连可以解毒,清脏腑、厚肠;有木香能温、逐邪气、止下痢;有壳能宽肠;有茯苓能利水道;有神曲、麦可以消滞。

摘录:《妇人》卷八

《中药成方配本》:六神丸

:西牛黄1钱5分,珠粉1钱5分,麝香1钱5分,蟾酥2钱,黄2钱,朱砂1钱5分。

制法:各取净末,用高粱1两化蟾酥,如芥子大,百草霜3分为衣,每100约干重1分。

功能治:消肿解毒。咽喉肿痛,疮疖。

用法用量:每服7-10,食后水吞服,1日2次。小儿酌减。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中药成配本》

《普济方》卷三九七:六神丸

黄连2两,木香1两,麦)1两,实(麸)1两,茯苓1两,麝香白矾巴豆附子珍珠雄黄等分

功能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上制,取桑条如箭干长3,以绵缠头2,唾濡绵,沾取药,着绵上,纳谷道中,半日复易之,1日2次。

摘录:《普济》卷三九七

《圣济总录》卷一四一:六神丸

鹤虱1两,金星石(3遍)1两,芫青50个(去翅足,生用),皂荚仁100个,磁石10遍)2两,铅丹(研)2两。

制法:上为末,都用荷叶4-5重裹,于饭甑上一饙久,取出研匀。白矾1分,水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五种痛。

用法用量:每服10麝香送下,临卧时连3服;未效,再1-2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六磨饮子

下一篇 六神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