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百效丸

目录

《医方类聚》卷一一二引《居家必用》:百效丸

大黄(生用)3两,黑牵牛(取头末)3两,橘红2两,青皮(汤浸,去白)2两。

制法:上为细末,萝卜膏子和为梧桐子大。

功能治:远年近日一切积聚食所伤。

用法用量:每服30,或加至50-60,空、临卧温汤送下。

摘录:《医类聚》卷一一二《居家必用》

《经验奇效良方》:百效丸

:贝母2钱,川厚朴2钱,血竭1钱5分,柴胡2钱,上肉桂1钱5分,巴豆去油)2钱,玄参2钱,肉豆蔻1钱5分,知母2钱,真麝香1分,冰片1分,金10张,辰砂2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以辰砂为衣,宜盛瓷瓶,不可泄

功能治:消积理滞,镇惊化痰小儿急慢惊促,结胸,大小便塞,一切食积痰疟腹胀,红白痢疾,及发斑出疹,热毒内陷

用法用量:未满周岁每服3,周岁以上每服5,用葱白1,灯7汤将溶化,加白糖少许,温服

摘录:《验奇效良

《病医大全》卷三十五:百效丸

黄柏苦参连翘牛膝何首乌当归尾、生地、牡丹皮、防风、防己、荆芥紫苏叶

制法:上为末,神曲打糊为

功能治:不拘遍身上下手足脓窠,疥癣。

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汤送下。1斤服完,除不发。加蛇蜕1两研更妙。

各家论述:黄柏为君,苦参为臣,连翘牛膝何首乌当归尾、生地、牡丹皮为防风,疮在上为使,防己、荆芥紫苏叶,疮在下,此三味为使。

摘录:《病医大全》卷三十五

《医统》卷八十七:百效丸

:生地黄(取汁)150枚,乌头150枚,大豆3升半。

制法:乌头1升半,和地黄汁浸乌头至烂,绞去滓,纳豆子于二汁中,至除日晒之,有余汁更浸至汁尽为度。

功能治:令人能食,益,强盛有子,发白反黑,齿落更生。痼冷眩,中手足冷,胃寒脐冷,百病五劳

用法用量:初服2豆(走??),渐服至20豆,有病空服,无病食后服,四时亦得,2月制尤美。

注意:先病热之人不可服。

摘录:《医统》卷八十七

《疡医大全》卷七:百效丸

草乌头(浸半日,刮去皮,切)1两,马钱子(切薄黄色,筛去毛,净)1两,全当归(切拌,晒干,)1两,麻黄(去,不见,晒脆)1两,真僵蚕洗,去丝)1两,穿山甲,去沙)1两,大甘草(不见,晒干,研)5钱。

制法:上为细末,葱汁汤,水为,如芥子大,晒干,瓷瓶密贮。

功能治:一切大毒恶疮,无论已溃未溃。

用法用量:高年者5-6分,中年者7-8分,少年者3分,凡服俱用葱汁白汤送下。务须避取汗,如汗出后,必须次日辰已时方可起床见,如不遵戒守,汗出见,则手足坚硬。凡犯此者,即用甘草末,调服即解。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疡医大全》卷七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百损丸

下一篇 百效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