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宽中散

目录

《奇效良方》卷十六:宽中散

豆蔻(去皮)1两,青皮(去白)2两,缩砂(去皮)2两,丁香2两,木香1两半,甘草)2两半,陈皮(去白)4两,香附子(去毛)8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8两,沉香1两,槟榔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治:忧恚郁结,或作热,遂成,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生姜盐汤调服,不拘时候。

摘录:《奇效良》卷十六

《活幼口议》卷二十:宽中散

:四圣汤(白术人参、白茯苓炙甘草)加知母、贝母、乌梅干姜

功能治:胸烦闷,冷热不调,咳嗽,不美饮食,日夜壮热

摘录:《活幼议》卷二十

《异授眼科》:宽中散

宽中

青皮4两,陈皮4两,丁香4两,甘草4两,朴消4两,细辛5钱,厚朴2两(姜汁),豆蔻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午后二昏暗。

用法用量:宽中汤(《眼科撮要》)。原书治上症,并宜外点珍珠膏,灸

摘录:《异授眼科》

《医林纂要》卷九:宽中散

壳1钱,赤芍8分,甘草)8分,当归1钱6分。

制法:上为

功能治:痘疮药太过,津液,大便秘结者。

用法用量:水服。

各家论述:便秘似实而由虚变实,则未敢以实而破之。且痘尤不敢轻下也。壳为宽其中,赤芍为清其热,而当归以润之,甘草以和之。秘者可通矣。

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活人方》卷五:宽中散

:宣姜2-3斤。

制法:每块姜均切2,粗线穿好,晒极干,浸于极陈无秽真金汁7昼夜,取出,烈日晒7昼夜,挂当处,1浸1晒,各足49日,在地上筑一土堆,于中挖1大孔,放数斤炭,入姜透,去净炭,以砖盖,勿令透,1周时看,候姜成炭取出,星月下7日,然后研为极细末,收贮瓷罐,勿使透湿

功能治:豁,温中结。多忧多郁之人,中气虚寒之体,寒湿痰饮停滞三脘,自呕恶而成反胃,由噎塞而致关格,两沉滑,或濡软无力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汤调服

摘录:《活人》卷五

《便览》卷二:宽中散

壳、桔梗甘草茯苓半夏、芍药。

功能治:胃气滞,腹满,胸胁不利,脘疼痛,吞酸嘈杂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钟半,加生姜3服。

腹满,加紫苏叶青皮皮、厚朴、香附盛少食,加麦、砂仁、山楂结胸胁不利,或咳嗽,加瓜蒌仁、桑白皮;郁气胸痛,加香附、抚芎;冷脘作痛,加青皮陈皮、元胡、木香豆蔻气郁胸中,下满闷,加川连、神曲、贝母;盛久郁,间上下游走,吞酸嘈杂,加细辛栀子黄连实,病感作喘,加苏子、麻黄杏仁荆芥穗;病后肿,加皮、五加皮、苏子。

摘录:《便览》卷二

《张氏医通》卷十六:宽中散

四物汤川芎、熟地,加生地、壳、茯苓甘草

制法:上为

功能治:痘疹,误用辛热而致便秘者。

用法用量:每服1匕,水,去滓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宽中愈胀汤

下一篇 宽中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