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金锁正元丹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金锁正元丹

五倍子茯苓(去皮),各八两;紫巴戟(去)十六两,脂(浸.)十两,肉苁蓉(净洗.干)、葫芦巴(),各一斤;龙骨朱砂研),各三两。

炮制:上为细末,入研药令匀,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治真气不足,元脏虚弱,四肢倦怠,百节酸疼,头昏眩痛,耳鸣,面色黄黑,鬓发落,头皮肿痒,精神昏困,手足多冷,闷,绕脐切痛,膝胫酸疼,不能久立,或脚弱隐痛,步履艰难,拘急,不能俯仰,腹痛刺,两胁虚胀,水谷不消,大便不调,呕逆恶心,饮食减少,恍惚多忘,促喘乏,夜多异梦,盗汗,小便滑数,遗精白浊,一切元脏虚冷之病,并能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十五至二十,空,食前温吞下,或盐汤亦得。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金锁正元丹

五倍子 茯苓(去皮)各250克 紫巴戟(去)500克 脂(浸,)500克 肉苁蓉(净洗,干)葫芦巴()各500克 龙骨 朱砂研)各9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入研药令匀,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治真气不足,元脏虚弱,四肢倦怠,百节酸疼,头昏眩痛,耳鸣,面色黄黑,鬓发落,头皮肿痒,精神昏困,手足多冷,闷,绕脐切痛,膝胫酸疼,不能久立;或脚弱隐痛,步履艰难,拘急,不能俯仰,腹痛刺,两胁虚胀,水谷不消,大便不调,呕逆恶心,饮食减少,恍惚多忘;促喘乏,夜多异梦,盗汗,小便滑数,遗精白浊

用法用量:每服15~20,空时用温盐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卷五

《局方》卷五(续添诸局经验秘方):金锁正元丹

五倍子8两,茯苓(去皮)8两,紫巴戟(去)16两,脂(浸,)10两,肉苁蓉(净洗,干)1斤,胡芦巴()1斤,龙骨3两,朱砂研)3两。

制法:上为细末,入研药令匀,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真气不足,元脏虚弱,四肢倦怠,百节酸痛,头昏眩痛,耳鸣,面色黄黑,鬓发落,头皮肿痒,精神昏困,手足多冷,闷,绕脐切痛,膝胫酸疼,不能久立,或脚弱隐痛,步履艰难,拘急,不能俯仰,腹痛刺,两胁虚胀,水谷不消,大便不调,呕逆恶心,饮食减少,恍惚多言,促喘乏,夜多异梦,盗汗,小便滑数,遗精白浊,一切元脏虚冷之病。

用法用量:每服15-20,空食前温吞下;或盐汤亦得。

各家论述:《济阴纲》:肉苁蓉男得之而助阳,女得之而孕育;巴戟补;胡芦巴治虚冷,脂起阳衰;五倍子湿茯苓阳中之阴朱砂,寓降水升之妙;龙骨。故为天下真气不足者所服也。

摘录:《局》卷五(续添诸局验秘

《魏氏家藏方》卷五:金锁正元丹

:大附子,去皮脐)1两,白芷)1两,川楝子)1两,干姜洗)1两,茴香(淘去沙,)1两,青皮(去瓤)1两,肉桂(去粗皮,不见)1两,硫黄2两,牡蛎粉2两,石菖蒲2两,阿魏(面搜作饼子)半两,木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将阿魏饼作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暖养

用法用量:每服30,食前温盐汤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卷五

《瑞竹堂方》卷一:金锁正元丹

僵蚕)半两,破故纸()半两,白龙骨半两,山茱萸(汤浸,去核)半两,桑螵蛸)半两,黑附子)半两,肉苁蓉浸)半两,牛膝浸)半两,菟丝子浸)半两,韭子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涩,强健驻男子五劳七伤,沉痼冷,四肢逆,阴盛,脐久痛,脏腑软弱,困倦少力,饮食迟化。

用法用量:每服20-30,空送下,1日2次。常服有益,妇人亦可服。

摘录:《瑞竹堂》卷一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金锁散

下一篇 金锁正阳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