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箔镇心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金箔镇心丸
处方:紫河车(用黑豆煮软,切片,焙干)750克 山药4.5千克 牙消(枯)45克 甘草(烂)人参(去芦)茯苓(去皮)各1.5千克 朱砂(研,飞)3千克 龙脑(研)300克 麝香(研)150克 金箔1200箔(为衣)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45克作50丸,以金箔为衣。
《万病回春》卷四:金箔镇心丸
处方:朱砂 琥珀 天竺黄各15克 胆星30克牛黄 雄黄 珍珠各6克 麝香
功能主治:治惊悸。
心经有热,加炒黄连、当归、生地黄各60克、炙甘草15克、人参30克,去雄黄、胆星、麝香。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回春》卷四:金箔镇心丸
处方:朱砂5钱,琥珀5钱,天竺黄5钱,胆星1两,牛黄2钱,雄黄2钱,珍珠2钱,麝香。
用法用量:金箔镇心丹(《血证论》卷八)。方中麝香用量原缺,《东医宝鉴·内景篇》引本方麝香作半钱,并有牛胆一两。
心经有热,加炒黄连、当归、生地黄各1两,炙甘草5钱,人参1两,去雄黄、胆星、麝香。
摘录:《回春》卷四
《周慎斋遗书》卷十:金箔镇心丸
《鲁府禁方》卷三:金箔镇心丸
《痘疹金镜录》卷一:金箔镇心丸
处方:雄黄5钱,朱砂3钱,天竺黄5钱,胆星1两,茯神5钱,防风3钱,全蝎14个(去尖),僵蚕20条(炒去丝),白附3钱,牛黄1钱(另研),真麝香1钱(另研),山药3钱,蝉蜕14个,片脑2钱,金箔50片。
功能主治:截风定搐,化痰,镇心安神。主急慢惊风,慢脾胎惊,天吊。
摘录:《痘疹金镜录》卷一
《景岳全书》卷六十二:金箔镇心丸
处方:金箔12贴(为衣),朱砂1两(飞),人参半两,白茯苓半两,甘草半两,山药1两半,牙消1钱半,麝香5分,片脑1分。
功能主治:益虚镇心,宣郁豁痰。主风壅痰热,心神不宁,惊悸烦渴,唇焦颊赤,夜卧不安,谵语狂妄。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二
《幼科金针》卷上:金箔镇心丸
处方:雄黄3钱5分,全蝎14枚(炙),胆星1两,茯神5钱,麝香3分,蝉蜕14枚,天竺黄5钱,明天麻4钱,白附子(炮,去皮)3钱,牛黄3分,僵蚕11条,防风1两。
功能主治:小儿夜啼。客忤邪触,面青紫黑,郁怒叫喊,若有恐惧,睡中惊惕,两手抱母,大哭不休。
用法用量:薄荷汤送下。
摘录:《幼科金针》卷上
《重订通俗伤寒论》:金箔镇心丸
处方:金箔5片,人参1钱,茯神1钱,犀角1钱,西牛黄7分,天竺黄7分,青龙齿7分,龙胆草7分,生地7分,远志7分,朱砂7分,铁粉7分。
功能主治:镇心宣窍,安神定惊。主伤寒心风如狂,牙关紧急,痰涎上塞,口吐白沫,迷闷恍惚,醒则狂言多惊,喜怒不常,舌色纯绛鲜泽,略有垢浊薄苔,此阴阳错杂,虚实皆有。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万氏家抄方》卷五:金箔镇心丸
《局方》卷十:金箔镇心丸
处方:紫河车(用黑豆煮软,切作片,焙干)25两,山药150两,牙消(枯)15两,甘草(爁)50两,人参(去芦)50两,茯苓(去皮)50两,朱砂(研,飞)100两,龙脑(研)10两,麝香(研)5两,金箔1200箔(为衣)。
功能主治:安镇心神,散败邪热,凉咽膈,止惊啼。主小儿风壅痰热,心神不宁,惊悸烦渴,唇焦颊赤,夜卧不安,谵语狂妄。
摘录:《局方》卷十
《幼幼新书》卷十引《刘氏家传》:金箔镇心丸
处方:白附子1分,白僵蚕半两(直者,用麸炒赤色,去麸),朱砂1钱(研),脑、麝各少许。金箔10片,银箔10片,牛黄半钱。
功能主治:镇心醒脾。主小儿一切惊气,夜睡不稳,喉中涎声,梦中狂叫,精神躁闷。
用法用量:每服1丸或半丸,煎薄荷汤化下,临卧服。过100日,后4-5日间服半丸甚妙。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引《刘氏家传》
《补要袖珍小儿》卷二:金箔镇心丸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