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蠲痹汤

目录

《杨氏家藏方》卷四:蠲痹汤

当归(去土,浸一宿)羌活(去芦头)姜黄 白芍黄耆(蜜防风(去芦头)各45克 甘草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治:治风温相搏,身体烦疼,项痛重,动艰难,及手足冷痹,腿沉重,筋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5,同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卷四

《重订严氏济生方》:蠲痹汤

当归(去芦,浸)茯苓 黄耆(去芦)姜黄 羌活各45克 甘草)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治:治身体烦疼,项拘急,或痛或重,动艰难,及手足冷痹,腿沉重,筋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枣子1枚,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

《魏氏家藏方》卷八:蠲痹汤

当归(去芦,浸)半两,羌活半两,甘草半两(),白术)1两,芍药1两,附子(生,去皮脐)1两,黄耆(蜜)3钱,防风(去芦)3钱,姜黄3钱,薏苡仁3钱。

功能治:弱当饮吸,容于外,饮湿停于湿外相搏,体倦麻,甚则恶多汗,头昏眩,遍身不仁。

用法用量:上(父)咀。每服3钱,水2盏,加生姜5,枣子1个,漫至1盏,取清汁服,不拘时候。

摘录:《魏氏家藏》卷八

《医学心悟》卷三:蠲痹汤

羌活1钱,独活1钱,桂5分,秦艽1钱,当归3钱,川芎7分,甘草)5分,风藤2钱,桑枝3钱,乳香(透明)8分,木香8分。

功能治:风寒湿而成痹。

用法用量:水服。

胜,更加秦艽防风胜者,加附子湿气胜者,加防己、萆薢、苡仁;痛在上者,去独活,加荆芥;痛在下者加牛膝;间有湿热者,其人干喜冷、渴溺赤、肿处热辣,此久变热也,去桂,加黄柏3分。

摘录:《医悟》卷三

《嵩崖尊生》卷七:蠲痹汤

当归1钱5分,赤芍1钱5分,黄耆1钱5分,姜黄1钱5分,羌活1钱5分,甘草5分,薄荷5分,桂枝5分。

功能治:手。手肿痛,或指掌连痛。

摘录:《嵩崖尊生》卷七

《金鉴》卷三十九:蠲痹汤

附子当归黄耆草、官桂、羌活防风

功能治:冷痹。痹病而身无热,四肢冷。

摘录:《金鉴》卷三十九

宋·《杨氏家藏方》:蠲痹汤

组成:当归羌活姜黄黄芪白芍防风各一两(各9克),甘草半两(3克)。

用法:水服。

功效:祛湿

治:风寒湿所致的痹,肢体重着,关节酸痛,活动不利,得热则减,遇阴雨冷则加剧,舌苔白腻,弦紧等。

临床应用:临床要用于治疗湿关节炎、膝关节炎、强直性柱炎、颈椎病等病症。

1.湿关节炎: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4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蠲痹汤中药熏洗治疗。治疗3月后观察关节压痛、肿胀晨僵症状,以及沉、C反应蛋白、类湿因子等实验室指标,欧洲抗湿联盟标准中的DAS28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ESR、CRP、RF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对照组下降幅度不及治疗组。(《新中医》2011年第9期)

2.膝关节炎:将152例膝关节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加减蠲痹汤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服加减蠲痹汤治疗基础上配以自拟中药熏洗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3%。(《吉林医》2010年第31卷第10期)

3.强直性柱炎:选择80例AS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蠲痹汤)40例,西药对照组20例,中成药(正清痛宁)对照组20例。3个月为1个疗程,于第1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及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中成药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3例;西药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4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年第3期)

4.颈椎病:将20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推拿组(对照组)和针灸蠲痹汤组(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蠲痹汤治疗。两组均以10日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69%。(《新中医》2012年第5期)

5.颈源性头痛:将98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加味蠲痹汤针灸治疗,对照组46例仅采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痊愈率为4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5%,痊愈率为26.1%。

6.卒中后肩手综征:纳入确诊为肩手综征的26例患者予服益蠲痹汤治疗,同时进良肢位摆放,2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6例中,治愈3例,好转20例,未愈3例,有效率为88.5%。(《河南中医》2012年第5期)

解:本羌活独活秦艽风藤桑枝湿当归川芎乳香止痛,风寒湿。临床应用以肢体酸痛、得热减轻、遇冷加重、苔白腻、弦紧为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胜者、痛处游走不定,加荆芥防风胜者,疼痛剧烈、关节不可屈伸,加附子细辛川乌草乌湿胜者,关节肢体重着、肤麻木,加防己、苍术、薏苡仁;从热化、关节红肿,去桂,加知母石膏、防己、桂枝;痛在上肢,加姜黄威灵仙;痛在下肢,加牛膝、川断。

歌:蠲痹汤中羌独秦,桑枝风藤,归芎甘草木香,祛止痛此良。

摘录:宋·《杨氏家藏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蠲痹散

下一篇 蠲痹汤加味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