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菊花茶调散

目录

《银海精微》卷下:菊花茶调散

菊花 川芎 荆芥 细辛 甘草 防风 白芷 薄荷 羌活 僵蚕 蝉蜕

制法:上研为末。

功能治:疏风止痛,清利头。治外感,偏正头痛,或痛,恶寒发热头晕眩,淡苔薄白微黄,浮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调服

摘录:《银海微》卷下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二:菊花茶调散

菊花2两,川芎2两,荆芥穗2两,羌活2两,甘草2两,白芷2两,细辛1两(洗净),防风(去芦)1两半,蝉蜕5钱,僵蚕5钱,薄荷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诸,头昏重,偏正头痛鼻塞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清调下。

摘录:《法附余》卷十二

《不居集》下集卷二:菊花茶调散

菊花1钱,僵蚕3分。

功能治:风热上攻。

用法用量:加入川芎调饮服。

摘录:《不居集》下集卷二

明·《丹溪心法附余》:菊花茶调散

组成:菊花川芎荆芥穗、羌活甘草白芷各二两(各60克),细辛一两(30克 ),防风一两半(45克),僵蚕蝉蜕薄荷各五钱(各15克)。

用法:上为末,每服6克,水调下。也可以用饮服,各药用量常规量。

功效:疏风止痛、清利头

治:风热上扰头,症见偏正痛或痛,头晕眩,舌红,苔干,浮数。

临床应用:临床要用于治疗神经头痛头痛、眩晕等病症。

1.神经头痛:以本加元胡治疗儿童神经头痛30例。发作期日1,疼痛缓解期2~3日1。疗效评定以疼痛完全消失,停药后随访1年无复发为治愈。结果:治愈25例,好转5例。治疗时间在1周以者5例,1个月者9例,3个月者12例,3个月以上者4例。 (《四川中医》2006年第2期)

2_头痛:以本治疗头痛50例:1个疗程为7日。1~3个疗程治疗。疗效评定以疼痛症状消失,停药后1年以上无复发为治愈:结果:临床治愈3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四川中医》2000年第5期)

3.眩晕(个案):熊继柏教授以本治疗外风眩晕。患者初诊症见头晕头痛、恶胀、心烦口苦等症,用本天麻羚羊角等:7后2诊,症状稍减,守原藁本夏枯草。7而病告痊愈。(《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年第10期)

解:本川芎基础上加菊花蝉蜕僵蚕而成,较川芎增疏风热清利头之力,治疗风热头痛颇为适。

临床以偏正头痛目赤流泪恶寒发热辨证要点。本改作汤,热偏盛、上攻头,去细辛,加蔓荆子柴胡忍冬藤.重用菊花偏盛、热象轻者,去羌活细辛白芷,加木贼、石决明、钩藤内伤头痛,去芥、防风薄荷白芷肝阳偏亢,加天麻、石决明、珍珠母肝郁化火,加栀子黄芩;浊阴不降" class="baikelink" title="清阳不升者,加党参黄芪

现代研究: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痉挛、带状疱疹等病症。

歌:川芎调羌防荆,白芷薄荷细辛菊花调加僵蚕疏风清。

摘录:明·《法附余》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菊花芍药汤

下一篇 菊花补肝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