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荆芥丸

目录

《杨氏家藏方》卷二:荆芥丸

荆芥360克 天麻(去苗)附子,去皮、脐)白附子乌药 当归(洗、川芎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每30克作10朱砂为衣。

功能治:治上攻头面,眩晕多,不利,动,偏正头痛;或伤风头痛发热鼻塞声重。

用法用量:每服1,食后细嚼,清或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卷二

《普济方》卷二七二:荆芥丸

荆芥末。

制法:上以地黄自然汁成膏,和荆芥末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身上一切疮。

用法用量:每服30-50任下。

摘录:《普济》卷二七二

《圣济总录》卷十七:荆芥丸

荆芥稳4两,细辛(去苗)1两,芎藭1两,僵蚕)1两,天麻1两半,羌活(去芦头)2两,防风(去叉)2两,蒺藜子(,去角)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扎,如鸡头子大。

功能治:诸头旋,目痛眩,肢体拘急,手足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1,食后细嚼,荆芥送下;温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

《普济方》卷二八○:荆芥丸

荆芥穗不拘多少。

制法:上为细末,烂。入萝卜于木石器,烂捣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疥疮,及风热疮。

用法用量:每服30-40。食后汤、熟水任下。

注意:服荆芥药,忌食无鳞

摘录:《普济》卷二八○

《医方类聚》卷二五八引《保童秘要》:荆芥丸

浮萍荆芥子(净择洗)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用水为,如芥子大。

功能治:小儿急慢惊,出汗者。

用法用量:每服1

摘录:《医类聚》卷二五八《保童秘要》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荆穗四物汤

下一篇 荆芥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