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济阴丸

目录

《丹溪心法》卷三:济阴丸

黄柏81克(盐龟版)40克 陈皮21克 当归30克(浸)知母30克(虎骨21克(锁阳30克 牛膝40克 山药 白芍 砂仁 杜仲黄耆各21克(盐水拌熟地黄21克 枸杞15克 破故纸10克(菟丝子浸)4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以地黄膏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益阴补虚。治虚损属于真阴不足者。

用法用量:每服70,一日二次,温水送下。

摘录:《法》卷三

《仙拈集》卷三:济阴丸

当归2钱,白术2钱,生地2钱,茯苓2钱,陈皮2钱,益母2钱,香附1钱,川芎1钱,黄芩1钱,麦冬1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妇人无子。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白汤送下。

摘录:《仙拈集》卷三

《普济方》卷三三二引《德生堂方》:济阴丸

香附子1斤,乌药1斤(微烧透,去烟,研为末),川芎半两,生地黄半两,熟地黄半两,白芍药半两,当归半两,甘草4两,香白芷4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如弹子大。

功能治:调,温子宫,济阴助孕。

用法用量:每服50-70,用送下。

摘录:《普济》卷三三二《德生堂

《医统》卷八十四:济阴丸

当归1两,熟地黄1两,生地黄1两,川芎1两,芍药1两,香附米8两,人参8钱,肉桂7钱,黄芩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滋阴妇人血虚子宫干涩,不能摄,久不受孕。

用法用量:每服50,食前米汤或温送下。

摘录:《医统》卷八十四

《古今医鉴》卷十一:济阴丸

种子济阴种子济阴

香附米4两(1分浸,1分米泔浸,1分浸,1分童便浸,各浸3日,干为末),益母草2两(忌器),艾1两(),阿胶2两(蛤粉),熟地黄2两(洗过,姜汁),川芎1两,当归1两5钱(洗),白芍药1两3钱(盐),陈皮1两(去皮),白术1两5钱(土),半夏(汤,姜汁浸,香油)1两,白茯1两(去皮),甘草)3钱,条芩1两(焦),皮1两(洗),吴萸5钱(汤),玄胡索4钱,小茴香(盐)5钱,没药5钱,续断1两(洗),麦冬1两(去)。

制法:上为末,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顺,调经脉,除白带,益子宫,育胎孕。

用法用量:种子济阴(《回春》卷六)、种子济阴(《医正印》卷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一

《证治汇补》卷六:济阴丸

香附1斤(浸,),莪术4两,当归4两(俱浸)。

制法:上为末,糊为

功能治:候不调,痃癖积块,刺痛。

用法用量:汤送下。

摘录:《治汇补》卷六

《仙拈集》卷三:济阴丸

益母草8分,香附米8分(童便浸7次,3次),熟地4两,当归4两,白术4两,阿胶3两,生地3两,陈皮3两,白茯苓3两,川芎2两,半夏2两,白芍2两,麦冬2两,黄芩2两,杜仲2两,皮2两,续断2两,延胡2两,没药1两,甘草1两,吴萸7钱,小茴7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加,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顺,调除带,益子宫,善胎育。

用法用量:每服70,黄送下。

摘录:《仙拈集》卷三

《会约》卷二:济阴丸

:熟地8两,枣皮4-5两,山药4两,茯苓3两,龟版3两(),肉桂3两,附子3-4两,杜仲(淡盐水)3两,菟丝子(淘净泥沙,)4两,五味2两。

制法:先将地黄、枣皮捣成膏,余药研末,加龟胶,炼蜜为

功能治:阴阳两亏,两空虚无,将成劳瘵。

用法用量:每服7-8钱,空盐汤送下。

摘录:《会约》卷二

《玉案》卷五:济阴丸

香附1斤(分作4分,1分童便制,1分制,1分艾汤制,1分盐水制),川芎4两,当归4两,白芍4两,熟地4两,阿胶2两(蛤粉)。

制法:上为末,以香附留末一半打糊为

功能治:月经不调,屡次过期。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滚汤送下。

摘录:《案》卷五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济阳逐火汤

下一篇 济阴保元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