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济生肾气丸

目录

《中国药典》:济生肾气丸

熟地黄160g 山茱萸(制)80g 牡丹皮60g 山药80g 茯苓120g 泽泻60g 肉桂20g 附子(制)20g 牛膝40g 车前子40g

性状:为棕褐色黑褐色的水蜜、小蜜或大蜜;味酸而微甘、苦。

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干,制成水蜜;或加炼蜜90~110g制成小蜜或大蜜,即得。

功能治:温化气利水消肿。用于肾虚水肿膝酸重,小便不利,痰饮喘咳。

用法用量:服,水蜜一次6g,小蜜一次9g,大蜜一次1,一日2~3次。

规格:大蜜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宋·《济生方》:济生肾气丸

出处:济生,出自宋·《济生》。本加味”。

组成:附子两个(15克),白茯苓泽泻山茱萸山药车前子、牡丹皮各一两(各30克),官桂、牛膝熟地黄各半两(15克)。

用法:蜜,每服9克,每日服1~2次。临床应用可改为汤,水服,每日2次,各药比例酌减至汤常用量。

功效:温补肾阳利水消肿

治:肾阳不足,水湿,尿少身肿,腹胀满,腰酸肢冷,淡苔白,沉迟。

临床应用:临床要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慢性小球肾炎糖尿神经源性膀胱等病症。

1.前列腺增生症:对照组68例,非那雄胺、盐酸特拉唑嗪,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加服加味济生治疗68例,疗程30日。以小便通畅,症状及体征消失,肛诊前列腺正常,残余尿测定阴性,观察3个月后无复发为治愈;排尿基本恢复正常症状及体征好转,肛诊前列腺缩小为显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为91.2%和63.2%。(《买用中医药杂志》2014年第11期)

2.慢性肾炎:对照组31例用卡托普利、保康治疗;治疗组32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济生加减。完全缓解:水肿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尿蛋白检查持续阴性或24小时尿蛋白测定<0.2克,肾功能恢复正常;基本缓解:水肿等症状基本消失,尿蛋白24小时测定<1克,高倍镜下尿检红细胞不超过3个,尿检接近正常,肾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好转:水肿等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1个"+”,尿蛋白24小时<1.5克,高倍镜下尿红细胞不超过5个,肾功能基本正常或有改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70.97%。(《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年第2期)

3.糖尿神经源性膀胱:治疗32例,与维生素B1、维生素B6服,甲基-B12注治疗32例对照,疗程3个月。以治疗后恢复自排尿,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残余尿量较治疗前减少量> 2/3为显效;自觉症状较治疗前有明好转,但仍时有尿淋沥,残余尿量较治疗前减少量> 1/3为有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75%;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56%。(《山东中医杂志》2006年第8期)

解:中重用附子助阳而消阴为君药;官桂温,助膀胱气化泽泻车前子利水渗湿桂、附温阳利水,标本兼治,共为臣药;茯苓山药健脾,补土制水,熟地黄,可奏“阴中求阳”之功,又制桂附之温燥牛膝而滑利下牡丹凉清泄,俱为药,共奏温助阳,利水消肿之效。

临床常用于肾阳不足,水湿停之,以膝酸软、浮肿,小便不利,畏寒肢冷为辨证要点。水肿腹水腹胀喘满者,加皮、厚朴以行气除满;不纳,加五味子沉香以助纳

现代研究:早期文献报道本可治疗糖尿病、糖尿肾病糖尿网膜病变、硬化、醛囿酮增多症、慢性前列腺炎、尿滞留、痛风输尿管结石积水、压病、慢性力衰竭、质疏松症、青光眼液异常症等肾阳不足,水湿停的病症。实验研究表明,济生具有利尿消肿、抗衰老、改善代谢、促进生殖发育、修复神经系统损伤、调免疫、调分泌等作用。

歌:肾阳虚,地山药及茱萸,苓泽桂附,水中生在温煦。济生加入车牛膝利水消肿需。

摘录:宋·《济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济生莲蕊散

下一篇 济生饮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