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建脾丸

目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建脾丸

:钟乳粉 赤石脂)各45克 枯矾 干姜)苁蓉(浸)石斛(浸)五味子 泽泻 桑寄生 远志(去人参 柏子仁 当归 酸石榴龙骨天雄,去皮、脐)牡蛎粉 白头翁(去苗)甘草)各30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治虚劳羸瘦,身重,冷,饮食不消,泄泻不止,或作滞下,久变五色秽臭。

用法用量:每次30,空时用米汤送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论》卷十

《三因》卷十一:建脾丸

:钟乳粉1两半,赤石脂)1两半,枯矾1两,干姜)1两,苁蓉(浸)1两,石斛(浸)1两,五味子1两,桂1两,泽泻1两,桑寄生1两,远志(去)1两,人参1两,柏子仁1两,当归1两,酸石榴皮1两,龙骨)1两,天雄,去皮脐)1两,牡蛎粉1两,白头翁(去苗)1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虚劳羸瘦,身重,冷,饮食不消,泄泻不止,或作滞下,久变五色秽臭。

用法用量:每服30,空米汤送下。

摘录:《三因》卷十一

《千金》卷十五:建脾丸

:钟乳粉3两,赤石脂2两,好2两,大麦糵2两,当归2两,黄连2两,人参2两,细辛2两,龙骨2两,干姜2两,茯苓2两,石斛2两,桂2两,附子1两,蜀椒6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虚劳羸瘦,身体重,冷,饮食不消,雷鸣腹胀,泄痢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0,加至30送下,1日3次,弱者饮服。

各家论述:《千金衍义》:建中州之以祛冷积之滞,即于汤中除去大黄,加钟乳、石脂、龙骨、椒、辛助参、附、姜、桂以固下、糵、黄连以除陈当归以和营血,石斛以清胃气茯苓通气化,并黄连、石斛以化石药之悍也。

摘录:《千金》卷十五

《普济方》卷二一一:建脾丸

附子)1两,蜀椒(汗)1两,桂2两,赤石脂2两,黄连2两,人参2两,干姜2两,茯芩2两,大麦糵2两,陈皮2两,石斛2两,当归2两,钟乳3两(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胃虚弱,泄下不,饮食不消,雷鸣绞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以送下,1日3次,稍稍加之。

注意:忌猪肉、冷水、生葱、

摘录:《普济》卷二一一

《魏氏家藏方》卷五:建脾丸

:厚朴(去粗皮,锉,姜制)1两,半夏(姜制)1两,白术)1两,肉桂(去皮,不见)半两,橘红半两,胡椒半两,姜黄半两,神曲)半两,白茯苓(去皮)半两,丁皮半两,荜澄半两,木香半两,益智仁3分,人参(去芦)3分,硫黄金液代之)7钱半,温姜()7钱半,附子1只(9钱重,,去皮脐),丁香2钱(不见),肉豆蔻3钱(面裹)。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打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丈夫、妇人胃虚冷,呕逆恶心,脐撮痛,冷痃反胃,恶闻食,停积饮,饮食不化,脏寒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50-60,空生姜汤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卷五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建胃散

下一篇 建脾人参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