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白芷膏

目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白芷膏

白芷3两,白蔹3两,白术3两半,白附子)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白及3两,细辛(去苗)3两。

制法:上为末,用鸡子白搜和匀,为如弹子大,瓷中盛。

功能治:面皯疱。

用法用量:本,据剂型当作“白芷”。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圣惠》卷六十八:白芷膏

白芷1两半,生地黄1两半,甘草半两,当归3分,白蔹3分,附子3分(去皮脐),川椒2

制法:上锉细。以绵裹,用猪脂3斤,白芷焦黄,膏成,滤去滓,收盒器中。

功能治:生金疮

用法用量:每取涂于疮上。

摘录:《圣惠》卷六十八

《圣惠》卷三十七:白芷膏

白芷半两,芎藭半两,木通半两,当归半两,辛夷半两,细辛3分,莽草3分。

制法:上锉细。以不中水猪脂1升,5-7沸,候白芷色焦黄,滤去滓,瓷盒中盛。

功能治:痛。

用法用量:每以枣核大,绵裹纳中,日3次。

摘录:《圣惠》卷三十七

《圣惠》卷二十五:白芷膏

白芷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附子半两(去皮脐),白芍药半两,当归半两,川椒半两(去),羌活半两,独活半两,藁本半两,川乌头半两(去皮脐),细辛半两,生姜5两,僵蚕半两,黄蜡5两,猪脂2斤半(水浸2宿,逐日1换)。

制法:上锉细。先煎猪脂,去滓,入诸药,白芷色焦赤,以绵滤去滓,澄清,拭铛令净,慢,入蜡消为度,用瓷盒盛。

功能治:流注疼痛,筋挛急。

用法用量:每取少许于畔熁手摩之。

摘录:《圣惠》卷二十五

《圣惠》卷十四:白芷膏

白芷1两,当归1两,鸡屎白5两。

制法:上药用猪脂7两,麻油3两,以慢白芷色黄,去滓,纳鸡屎白,搅和,如膏。入瓷器盛。

功能治:灭瘢。伤寒豌豆疮愈后。

用法用量:每日涂摩疮瘢上。

摘录:《圣惠》卷十四

《鬼遗》卷五:白芷膏

白芷1分,通草1分,蕤核1分,熏草2铢,羊髓8铢,当归1分。

制法:上(父)咀。以清羊髓三过,,膏成绞去滓。

功能治:利中塞。

用法用量:用小豆大纳中,日3次。

摘录:《鬼遗》卷五

《圣济总录》卷一○一:白芷膏

白芷(留两小块子验所膏)3分,白芜荑3分,木兰皮3分,细辛(去苗)3分,藁本(去苗土)3分,白附子)3分,芎藭半两,防风(去叉)半两,丁香1分,零陵香1分,松花1分,麝香(研)1分,熊脂3斤(如无,以代)。

制法:上13味,除麝香熊脂外,并锉碎,入净器中,以2升浸1宿,先将熊脂入铜铛中化令销,次下中诸药,以文之,三上三下,候白芷黄色膏成,用新绵滤去滓,入麝香搅匀,稀稠得所,瓷盒盛。

功能治:面隳疱。

用法用量:每临卧时,先以澡豆浆水洗面,后涂膏。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圣济总录》卷一三九:白芷膏

白芷1两半,熟地黄)1两半,当归(切,)1两半,白蔹1两,芎藭1两1分,蜀椒(去出汗)3附子裂,去皮脐)3分,甘草)半两。

制法:上锉细,以猪脂5斤和,三上三下,药成膏去滓,软硬得所。

功能治:止金疮

用法用量:每日涂疮上,频涂即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九

《圣惠》卷八十九:白芷膏

白芷半两,细辛半两,木通半两,当归半两。

制法:上锉细,以羊髓4两,与药同入铫子,慢,候白芷黄色,膏成,绞去滓,贮于瓷器

功能治:小儿气虚肿,鼻塞不通。

用法用量:上及中,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九

《鬼遗》卷五:白芷膏

白芷1两,蔓荆子1两,附子1两,防风1两,芎藭1两,菵草1两,细辛1两,黄芩1两,当归1两,蜀椒1两(去汗、),大黄1两半,马鬐膏5(此所用无多)。

制法:上切。

功能治:生发。头秃。

用法用量:以腊月猪脂3升诸药,微3上下,白芷色黄膏成。洗头泽发,勿近面。

摘录:《鬼遗》卷五

方出《外科全生集》卷一,名见《仙拈集》卷二:白芷膏

:新鲜白芷

制法:用至成膏,收贮瓷瓶。

功能治:鹤膝

用法用量:每服2钱,陈送下。再取2-3钱涂患处,至消乃止。

摘录:出《外科全生集》卷一,见《仙拈集》卷二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白芷胃风汤

下一篇 白芷螵蛸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