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白花蛇丸

目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白花蛇丸

蛇(浸.去皮.)、干蝎()、仙灵天雄裂.去皮脐)、天麻、桂麻黄(去)、鹿角)、萆薢,各一两。桑螵蛸)、茵芋乌头裂.去皮脐)、南星(),各半两。雄黄(研)、麝香(研),各一分。

炮制:用麻仁三两为末,入无灰成膏,与上药细末和捣五百杵,梧桐子大。

功能治:治中不仁,皮肤厚,搔之如隔衣。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薄荷下,不拘时服。

摘录:明·贤着《奇效良

《圣惠》卷二十二:白花蛇丸

蛇3两(浸,去皮微黄),干蝎2两(微),僵蚕1两(微),白附子1两(裂),川乌头半两(裂,去皮脐),天南星半两(裂),牛黄半两(细研),防风1两(去芦头),桂1两,麻黄1两(去),鹿角1两(捣碎,令黄),桑螵蛸半两(微),半夏1两(汤浸7遍去滑),朱砂3分(细研,水飞过),雄黄半两(细研,水飞过)。

制法:上为末,都研令匀,用天麻3两,捣罗为末,以无灰1大碗,慢成膏,用和药末,更捣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急口噤项强,手足挛急,青面黑。

用法用量:每服10,以薄荷研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圣惠》卷十九:白花蛇丸

蛇1两(浸,微黄,去皮),干蝎1两(微),仙灵1两,茵芋半两,川乌头半两(裂,去皮脐),天南星半两(裂),天雄1两(裂,去皮脐),天麻1两,桂1两,麻黄1两(去),鹿角1两(捣碎,令黄),萆薢1两(锉),桑螵蛸半两(微),雄黄1分(细研),麝香1分(研)。

制法:上为,都研令匀,用天麻3两,捣罗为末,以无灰1大盏,慢成膏,用和药末,更捣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湿痹,肢疼痛,皮肤不仁,搔之如隔衣;寒湿着痹。

用法用量:每服20,用薄荷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九

《圣惠》卷六十:白花蛇丸

蛇2两(浸,微黄,去皮),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黄耆1两(锉),葫荽子1两(微),猬皮1两(黄焦),人参1两(去芦头),鲤鱼皮1两(烧灰),附子1两(裂,去皮脐),壳2两(麸微黄,去瓤),男儿发2两(烧灰),肉桂2两(去皱皮),当归1两(锉,微)皂荚树1两(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肠风,日夜不绝,疼痛至甚。

用法用量:每服30,食前人参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

《圣惠》卷六十五:白花蛇丸

蛇3两(浸,去皮令微黄),黄芩1两,防风1两(去芦头),白鲜皮1两,甘草1两(微赤,锉),壳1两(麸微黄,去瓤),栀子仁1两,赤芍药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苍耳子1两,麦门冬1两半(去),黄耆1两(锉),白蒺藜1两(微去刺),羌活2两,苦参2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癣疮,皮肤疮,痒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30,以薄荷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五

《圣济总录》卷五:白花蛇丸

蛇(浸,去皮)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白附子)1分,麻黄(去,掠去沫,)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芎藭半两,干蝎(去土,)1分,防己半两,附子裂,去皮脐)半两,干姜)1分,蜀椒(去出汗)1分,乌头裂,去皮脐)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骨髓疼痛,转动不得,及一切病。

用法用量:每服10-15,空送下。如要出汗,先后服药,热或葱送下。汗出避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圣济总录》卷八:白花蛇丸

蛇(浸,去取肉,)1两,人参半两,蝉壳(洗泥土)半两,干蝎(去土,)半两,天麻半两,僵蚕(洗,)半两,萆薢半两,当归(切,)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芎藭半两,白芷半两,乌头裂,去皮脐)半两,附子裂,去皮脐)半两,狼毒3分(),生犀(锉末)半两,龙3钱(研),雄黄1两半(细研,水飞),甘草,锉)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皂子大。

功能治:客于机,筋缩急,肢体拘挛。

用法用量:每服1任嚼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

《圣济总录》卷一六九:白花蛇丸

蛇头1枚(自者,生用),干蝎(全者,)半两,牛黄(研)半分,龙(研)半分,砂(研)1分,麝香(研)1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为

功能治:小儿急惊,体热涎壅,四肢拘急,筋牵掣。

用法用量:每服旋,如1绿豆大,薄荷温水化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九

《疮疡经验全书》卷七:白花蛇丸

蛇1条(浸3夕),白附子1两,天麻1两,牛膝1两,当归浸)1两,何首乌2两,僵蚕1两(),威灵仙2两,羌活1两,独活1两,防风1两,萆薢1两,蔓荆子1两,苦参1两,甘草7钱(),石菖蒲2两(浸),蝉壳1两,白芍4两,川芎1两,苍耳草4两,雷丸3两,赤芍1两,子肉3两,壳1两,雄黄5钱,皂角3两,乌药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大麻

用法用量:乌药用量原缺。

摘录:《疮疡全书》卷七

《医学入门》卷八:白花蛇丸

蛇1条(浸),当归2两,川芎1两,白芍1两,生地1两,防风1两,荆芥1两,芩1两,连翘1两,胡麻子1两,何首乌1两,升麻1两,羌活1两,桔梗1两。

制法:上为末,将浸蛇和水打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头面手足白屑疮痒,皮肤皴

用法用量:每服70清送下。

摘录:《医入门》卷八

《圣惠》卷六:白花蛇丸

蛇2两(浸,去皮微黄),人参1两(去芦头),玄参1两,沙参1两(去芦头),丹参1两,苦参1两(锉),壳半两(麸微黄,去瓤),黄芩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白蒺藜1两(麸微,去刺),漏芦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秦艽半两(去苗),白鲜皮半两,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毒,皮肤瘙痒,疮疥瘾疹。

用法用量:每服30,以温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

《准绳。类方》卷五:白花蛇丸

防风(去苗)2两,荆芥穗1两半,金银(去)2两,川芎1两,枸杞子(甘州)2两,黄芩1两,黄连1两,山栀子1两,黄柏1两,全蝎(用浸1日,去盐味)1两,蝉蜕2两(去土),漏芦半斤(洗净,去苗,取4两),乌药1两,何首乌(不犯)1两,牛膝(去芦)1两,牛蒡子1两,连翘1两,天花粉1两,白蒺藜1两,威灵仙1两,细辛1两,金毛狗脊1两,胡麻子()1两,蔓荆子1两,槐花2两,苦参2两,生地黄2两,蛇1条(去头尾,连生用),乌梢蛇1条(去头尾,生用)(一僧加风藤1两)。

制法:上为细末,米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病

用法用量:每服50-60清送下,空、午后、临卧各1次。

上头面者,加香白芷1两;如肉溃烂,加大皂角1两。

摘录:《准。类》卷五

《张氏医通》卷十四:白花蛇丸

防风2两,金银2两,枸杞子2两,蝉蜕2两,苦参2两,荆芥穗(洗)两半,黄连)1两,全蝎(滚黄)1两,牛膝1两,何首乌(不犯器)1两,牛蒡子1两,连翘1两,白蒺藜1两,细辛1两,胡麻(即亚麻)1两,蔓荆子1两,漏芦(去苗)4两,蛇1条(去尾连头,生用。紫云不用),乌梢蛇1条(去头尾,不犯,石臼中捣。白癜不用)。

制法:上19味,除乌梢蛇外,预为粗末,同蛇捣和,干,重为细末,米饮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大恶疾,焮赤腐烂。

用法用量:每服50-70清送下,日3次。

如头面上肿,加白芷1两;肉溃烂,加皂角刺1两。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四

《圣惠》卷二十五:白花蛇丸

蛇肉3两(汤浸,微黄),晚蚕蛾(微)1两,天南星裂)1两,僵蚕(微)1两,当归1两,桂1两,萆薢(锉)1两,藁本1两,附子裂,去皮脐)1两,白附子裂)1两,天麻1两,羌活1两,芎藭1两,防风(去芦头)1两,麻黄(去)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一切

用法用量:每服10,临卧时以热送下。以衣被厚盖,勿令通,要知药力,即须臾汗出。如无汗,即依前再服,以汗出为度,仍须避

摘录:《圣惠》卷二十五

《本草纲目》卷四十三:白花蛇丸

蛇肉()1钱,龟版)1钱,穿山甲)1钱,蜂房()1钱,粉1钱,朱砂1钱。

制法:上为末,红枣肉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杨梅疮。

用法用量:每服7,冷送下,日3次,服尽即愈。

注意:忌、肉。

摘录:《本草纲》卷四十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白花膏

下一篇 白花蛇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