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白芍药散

目录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白芍药散

白芍药30克 牡蛎30克(烧为粉)熟地黄30克 桂30克 干姜30克(裂,锉)鹿角30克(捣碎,令黄)乌贼30克 黄耆30克(锉)龙骨30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

功能治:产后崩中,下不止,淋沥不绝,黄瘦虚损。

用法用量:每于空时以温调下3克。

摘录:《太平圣惠》卷七十九

《鸡峰》卷十二:白芍药散

白芍药半两,白茯苓半两,当归半两,白术半两,陈皮半两,香附子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癃疾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同至8分,去滓,食前温下

摘录:《鸡峰》卷十二

《普济方》卷一八九引《肘后方》:白芍药散

白芍药1两,犀角末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咯血,衄

用法用量:每服1钱,新汲水下。以止为度。

摘录:《普济》卷一八九《肘后

《圣惠》卷二十七:白芍药散

白芍药1两,当归1两(锉,微),附子1两(裂,去皮脐),黄芩1两,白术1两,阿胶1两(捣碎,令黄),生地黄4两,甘草1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虚损劳极,面色枯悴,或时唾吐血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糯米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圣惠》卷十四:白芍药散

白芍药1两,桂1两,白术1两,人参(去芦头)1两,白茯苓1两,五加皮1两,干姜3分(裂,锉),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伤寒虚损,小拘急强疼。夜梦失,四肢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四

《圣惠》卷七十三:白芍药散

白芍药1两,牡蛎1两(烧为粉),熟地黄1两半,白芷3分,干姜3分(裂,锉),桂1两,乌贼1两(黄),黄耆3分(锉),五色龙骨1两半。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妇人漏下五色不止,淋沥连年,黄瘦萎悴。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方出《圣惠》卷七十三,名见《卫生宝鉴》卷十八:白芍药散

白芍药2两,干姜半两。

制法:上锉细,黄色,为细

功能治:妇人带下赤白,年月深久不愈,脐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粥饮下。

摘录:出《圣惠》卷七十三,见《卫生宝鉴》卷十八

《圣惠》卷七十九:白芍药散

白芍药1两,牡蛎1两(烧为粉),熟地黄1两,桂1两,干姜1两(裂,锉),鹿角1两(捣碎,令黄),乌贼1两,黄耆1两(锉),龙骨1两。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产后崩中,下不止,淋沥不绝,黄瘦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温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圣惠》卷七十三:白芍药散

白芍药1两,牡蛎粉1两,熟地黄1两,白术2两,麒麟竭3两,柏子仁2分,乌贼1两(黄),桂1两,附子1两(裂,去皮脐),黄耆1两(锉),龙骨1两。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妇人崩中下不断,淋沥连年不绝,黄瘦,虚劳盗汗,便浊走失,筋痿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白芍药丸

下一篇 白芍药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