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加味补阴丸

目录

《伤寒全生集》卷四:加味补阴丸

:熟地、生地、麦冬五味当归川芎白术黄耆黄柏知母白芍山药、砂仁、茯神

制法:炼蜜为

功能治:伤寒愈后,心血不足,阴虚发热四肢无力,倦怠,眼昏耳聋不宁,或夜梦遗精,或作盗汗,饮食无味,不生肉,身体羸瘦,面色青黄

用法用量:盐汤送下。

冬月,加干姜;梦遗,加牡蛎、蛤粉、琐阳;无力,加虎胫、败龟版杜仲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四

《摄生众妙方》卷二:加味补阴丸

:甘州枸杞(盐)2两,知母(盐)2两,黄柏(盐褐色)3两,生地黄洗)1两,熟地黄洗过,姜汁)2两,天门冬(去)1两5钱,麦门冬(去)7钱,干山药(微)1两,杜仲(姜汁去丝)2两,牛膝(去芦,洗)1两,当归(去芦,浸)1两,山茱萸(去核)1两,琐阳()1两5钱(大便软者去5钱),菟丝子浸1宿,,取末)1两,人参(去芦)7钱。

制法:上为细末。用好白术与前药末相等为咀,用铜锅,先以水6大碗,至1碗取出听用;再以水5碗,至1碗取出听用;再以水4碗,至1碗,通前共水连渣以净袋滤过,文武成膏,和前药末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补养。

用法用量:每服50-70,空盐汤送下。

注意:忌食白萝卜,诸

摘录:《摄生众妙》卷二

《医学入门》卷七:加味补阴丸

黄柏4两,知母4两,牛膝3两,杜仲3两,巴戟3两,熟地3两,山茱萸3两,苁蓉2两,白茯苓2两,枸杞2两,远志2两,山药2两,鹿茸2两,龟版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扶下弱,补阴虚,泻阴火

用法用量:每服80,空盐汤送下。

摘录:《医入门》卷七

《准绳·伤寒》卷七:加味补阴丸

黄柏(盐)4两,熟地黄2两,知母(盐)2两,败龟版)2两,虎胫1两,锁阳)1两,白芍药()1两,当归浸)1两,牛膝洗)1两,杜仲去丝)1两,砂仁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入猪脊髓5条,共捣和成,石臼杵千余下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病后阴虚,精血不足,四肢少力,不宁,夜梦遗精,或虚热盗汗,饮食进少,不为肉,身体羸弱,面色青黄而无色。

用法用量:每服50,空淡盐盐汤送下。

若冬月大,加干姜)5钱。

摘录:《准·伤寒》卷七

《医钞类编》卷五:加味补阴丸

黄柏知母(俱)、败龟版)、侧柏枸杞五味子杜仲(姜汁断丝)、砂仁各等分草减半。

制法:猪脊髓地黄膏为

功能治:肾阴虚,痛。

用法用量:服。

摘录:《医钞类编》卷五

《便览》卷三:加味补阴丸

黄柏(盐)3两,北五味子1两,知母(去毛,盐水)3两,人参(去芦)1两半,龟版)3两,枸杞(去萼)3两,天冬(去)2两,琐阳()2两,白芍)1两半,当归洗)1两半,牛膝(饭上)2两,杜仲(姜丝尽)2两,故纸()1两,沉香5钱,熟地5两(热浸透,另捣),干姜紫)2钱,山茱萸肉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猪脊髓3条,小枣30枚(去皮核),共捣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100,空盐汤送下;冬月送亦可。

注意:忌白萝卜、牛肉腥。

摘录:《便览》卷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