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甘桔汤
《景岳全书》卷六十三:加味甘桔汤
《医学心悟》卷三:加味甘桔汤
《医学心悟》卷四:加味甘桔汤
处方:甘草9克(炙)桔梗 荆芥 牛蒡子(炒)贝母各4.5克 薄荷0.9克
功能主治:治缠喉风,咽喉肿痛胀塞,红丝绕缠,口吐涎沫,食物难入,甚则肿达于外;走马喉风,喉舌之间,暴发暴肿,转肿转大;缠舌喉风,舌硬,根两旁烂;悬痈,生于上腭,形如紫李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若内热甚,或饮食到口即吐,加黄连3克;若口渴,唇焦舌燥,便闭溺赤,更加黄柏、黄芩、山栀、黄连;若有肿处,加金银花15克。
《重订通俗伤寒论》:加味甘桔汤
处方:生甘草1.5克 苦桔梗 嫩苏梗 紫菀 白前 橘红 制香附 旋复花各4.5克
功能主治:润燥化痰,宣肺利咽。治燥痰粘结喉头,咳逆无痰,喉间如食炙脔,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医林绳墨大全》卷八:加味甘桔汤
《外科真诠》卷上:加味甘桔汤
处方:生地1钱,元参1钱,枳壳1钱,桔梗1钱,牛子1钱,丹皮1钱5分,防风1钱,连翘1钱,山甲2片,银花1钱,公英3钱,甘草5分。
功能主治:结喉痈,生于项前结喉之上,肿甚则堵塞咽喉,汤水不下。
摘录:《外科真诠》卷上
《辨证录》卷五:加味甘桔汤
《会约》卷七:加味甘桔汤
处方:甘草1钱半,桔梗1钱半,元参1钱,赤药1钱,生地1钱,防风1钱,荆芥7分,薄荷7分,山豆根1钱,连翘1钱,黄芩1钱,北细辛3分,羌活6分,独活7分,白芷8分。
用法用量:水煎服。
肝胆火,加白芍、栀子、胆草;胃火,加石膏3钱;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消;毒甚而烂者,加牛蒡子,金银花。
摘录:《会约》卷七
《痘麻绀珠》:加味甘桔汤
《金鉴》卷五十八:加味甘桔汤
处方:射干、牛蒡子(炒)、元参、连翘(去心)、麦门冬(去心)、栀子(炒)、苦桔梗、甘草(生)。
功能主治:痘疹热毒壅遏肺窍,痘未灌浆而音已先哑者;或痘毒不能发越于外,火热壅塞膈间,上冲咽喉肿痛,甚而不能呼吸,饮食难入。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八
《片玉痘疹》卷五:加味甘桔汤
《金鉴》卷五十八:加味甘桔汤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加味甘桔汤
《洞天奥旨》卷九:加味甘桔汤
《麻症集成》卷四:加味甘桔汤
《会约》卷二十:加味甘桔汤
《医学集成》卷二:加味甘桔汤
《济阳纲目》卷一○六:加味甘桔汤
处方:桔梗3钱,甘草1钱,防风1钱,荆芥1钱,薄荷1钱,黄芩1钱,元参1钱。
咳逆,加陈皮;咳嗽,加知母、贝母;发渴,加五味子;唾脓血,加紫苑;肺痿,加阿胶;面目肿,加茯苓;呕,加半夏、生姜;少气,加人参、麦门冬;肤痛,加黄耆;目赤,加栀子、黄连;咽痛,加鼠粘子、竹茹;声哑,加半夏、桂枝;疫毒,头痛肿,加鼠粘子、大黄、芒消;胸膈不利,加枳壳;心胸痞,加枳实;不得卧,加栀子;发斑,加荆芥、防风;酒毒,加干葛、陈皮之类。
摘录:《济阳纲目》卷一○六
《万氏女科》卷三:加味甘桔汤
《医方简义》卷四:加味甘桔汤
处方:桔梗1钱,白及片1钱,橘红1钱,甜葶苈(炒)1钱,甘草节1钱5分,川贝母1钱5分,米仁5钱,银花5钱(加丝瓜筋2、3钱亦佳)。
用法用量:水煎服。
如肺痈初起,加荆芥、防风各1钱;如溃后者,加人参、绵黄耆各1钱。
摘录:《医方简义》卷四
《幼科直言》卷五:加味甘桔汤
《保命歌括》卷六:加味甘桔汤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