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白石英丸

目录

《千金》卷十七:白石英丸

白石英(一作白石脂)2两半,磁石2两半,阳起石2两半,苁蓉2两半,菟丝子2两半,地黄2两半,石斛1两,白术1两,五味子1两,栝楼1两,巴戟天5分,桂1两,人参1两,蛇床子半两,防风5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补养,补益元,咳而鼻塞,唾浊涕,语声嘶破,洒浙恶寒

用法用量:每服15,加至30送下,日2次。

各家论述:《千金衍义》:磁石专解石英,阳起石之慓悍,地黄专助菟丝、苁蓉之滋防风专鼓人参白术之益;石斛专巴戟之强阴栝楼专化桂之辛热,五味子专收蛇床之烈。用药之奥,全在配得宜,不可拘于药性,或随使,或相反激,或用和解,或用,热因热用,或补中寓泻,泻中寓补,或热交错,补泻杂陈种种,各具至理,非熟擅《金匮》、《千金》之法者,难以语此。

摘录:《千金》卷十七

《圣惠》卷二十六:白石英丸

阳起石

白石英2两(细研,水飞过),磁石2两(烧,7遍,捣碎细研,水飞过),阳起石3两(细研,水飞过),熟地黄3两,石斛2两(去,锉),五味子1两,肉苁蓉2两(浸1宿,去皱皮,干),石南1两,菟丝子1两(浸3宿,晒干,捣为末),五加皮1两,胡麻1两,巴戟1两,桂1两,人参1两(去芦头),蛇床子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助阳,补不足。虚损乏力。

用法用量:阳起石(《圣济总当》卷一八七)。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圣惠》卷三十八:白石英丸

白石英5两(炼成粉者),生地黄2两,白茯苓2两,人参3两(去芦头),天门冬5两(去),皮2两。

制法:上为末,入石英粉研令匀,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五劳七伤,羸瘦,体热心烦,小便不利,夜多恍惚。

用法用量:每服30黄耆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圣惠》卷九十八:白石英丸

白石英5两(打碎如小豆大,以牛乳3升、水5升相和于银器中,慢石英,以乳水尽为度。取出用井淘挑,晒干,细研如粉),黄耆3两(锉),人参3两(去芦头),巴戟2两,附子2两(裂,去皮脐),肉苁蓉3两(浸1宿,刮去皱皮,干),牛膝1两(去苗),菟丝子2两(浸3日,晒干,捣为末),吴茱萸1两(浸7遍,干,微),甘草1两(微赤,锉),石斛1两(去,锉),五味子1两,桂1两,白茯苓1两。

制法:上为末,与石英相和,研令匀,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补五脏,利四肢,益色。虚损,下元冷,上焦虚热

用法用量:每服20,空以石英浸酒送下。

注意:忌生冷、牛肉、豆豉。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白石英丸

白石英研)2两,芒消研)2两,凝水石(研)2两,茯苓(去黑皮)3两,人参3两,皮3两,泽泻3两,苦参3两,甘草,锉)3两,麦门冬(去)3两。

制法:上10味,除研外,捣罗为末,研匀,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消渴年,饮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白石脂汤

下一篇 白石英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