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加味六味地黄丸

目录

《医宗金鉴》卷五十五:加味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30克 山萸肉30克 怀山药茯苓各24克 泽泻 牡丹皮各15克 鹿茸)9克 五加皮15克 麝香1.5克

制法:共为细末,炼蜜,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补,益精血。治小儿素禀血虚弱,先天不足,以致生下筋软弱,步艰难,齿不速长,头发疏薄,身坐不稳,语言迟者。

用法用量:大儿每服6克,小儿4.5克,盐汤送下。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五

《广笔记》:加味六味地黄丸

:怀生地(如法制)8两,怀山药4两,白茯苓(坚白者)4两(人乳拌,晒干又拌,多多更妙),山茱萸(去核)4两,牡丹皮3两,麦门冬(去)6两,泽泻3两(病减半),甘菊(苦者不用)6两,真甘枸杞(去蒂)6两,北五味(去枯者)6两,又加白蒺藜去刺)5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如梧子大。

功能治:滋阴,久服延年。身体虚弱,患疾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空盐汤送下。

摘录:《广笔记》

《广笔记》:加味六味地黄丸

地黄半斤,天门冬4两,麦门冬4两,牛膝4两,鳖甲4两,黄柏4两,青蒿4两,五味子4两,橘红4两,枇杷叶4两,怀山药4两,山茱萸肉4两,泽泻2两,牡丹皮2两,白茯苓2两。

功能治:吐血

摘录:《广笔记》

《金鉴》卷五十五:加味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1两,山萸肉1两,怀山药)8钱,茯苓8钱,泽泻5钱,牡丹皮5钱,鹿茸)3钱,五加皮5钱,麝香5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小儿五迟,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软弱,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皆不足之故。

用法用量:大儿每服2钱,小儿1钱5分,盐汤送下。

摘录:《金鉴》卷五十五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