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加味保和丸

目录

《古今医鉴》卷五:加味保和丸

白术150克 陈皮(洗)90克 半夏)90克 茯苓90克 神曲90克(山楂肉90克 连翘60克 香附)60克 厚朴(姜)60克 萝卜子60克 实()30克 麦)30克 黄连(姜)30克 黄芩)60克

制法:上药为末,米糊为,麻子大。

功能治:治实热反胃

用法用量:每服60人参竹沥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五

《寿世保元》卷三:加味保和丸

白术(去芦,)5两,实(麸)1两,陈皮(去白)3两,半夏,姜)2两,白茯苓(去皮)3两,苍术(米泔浸,)1两,川厚朴(姜)2两,香附)1两,神曲)3两,连翘2两,黄连)1两,黄芩)1两,山楂肉3两,麦)1两,萝卜子2两,木香5钱,三棱)1两,莪术)1两。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消痰,扶胸快,消除胀,清热消食。虚弱之人,积聚癖块,胀满疼痛,面黄瘦,肚大青筋,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0,加至70-80,食后白滚汤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加味保和丸

白术1两5钱(土),神曲1两5钱,萝卜子1两5钱(),广皮1两5钱,连翘1两5钱,半夏1两5钱(),香附1两5钱(),茯苓1两5钱,黄芩1两5钱,黄连5钱,山楂1两(),厚朴1两(),实1两(),麦1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法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和,消补兼施,消多于补。食积、积。痰饮。除胸痞满,嗳吞酸腹痛便溏。

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水送下。

各家论述:本为朱保和实、香附、厚朴、黄芩而成。或谓保和,萝卜子伤,故张以实、香附易之,不伤先后天之真气

摘录:《慈禧光绪医选议》

《古今医鉴》卷五:加味保和丸

保和3钱,加姜汁浸黄连3钱,山楂肉3钱。

制法:上为末,米糊为,如麻子大。

功能治:实热

用法用量:每服60人参竹沥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五

《保命歌括》卷五:加味保和丸

山楂3两,神曲)3两,半夏(洗)3两,茯苓3两,白术5两,香附浸)2两,厚朴(姜汁)2两,萝卜子()2两,陈皮2两,连翘2两,苍术(制)2两,实(麸)2两,净黄连)2两,黄芩)2两。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蒸饼,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消痰,扶,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0,食后白汤送下。

摘录:《保命歌括》卷五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加味保元汤

下一篇 加味修肝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