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加减补中益气汤

目录

      《温病条辨》卷二:加减补中益气汤

      人参6克 黄耆6克 广皮3克 炙甘草3克 归身6克 白芍9克 防风1.5克 升麻0.9克

      功能治:补升阳。治气虚下陷,门户不藏,下利不止。

      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方症会要》卷二:加减补中益气汤

      人参黄耆白术当归升麻陈皮青皮乌梅柴胡甘草

      功能治:久疟,间1-3日一发,人虚不可用法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2大枣2枚,水服。

      摘录:《症会要》卷二

      《叶氏女科》:加减补中益气汤

      人参3钱,黄耆(蜜)1钱,白术(蜜)1钱,白芍)1钱,当归身(洗)1钱,川芎1钱,陈皮1钱,柴胡7分,白芷7分,茯苓7分,黄柏)7分,知母)7分,生地黄7分,炙甘草5分。

      功能治:崩漏乱,四物汤十灰地黄汤,崩漏既止,里热已除,宜补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大枣2枚,水2钟,7分,食前服。

      摘录:《氏女科》

      《医便》卷二:加减补中益气汤

      人参1钱半(去芦),黄耆1钱半(蜜),白术1钱,当归1钱(洗),草()7分,陈皮8分,升麻5分,柴胡5分,加半夏1钱2分,黄柏8分,茯神1钱2分,枣仁1钱2分,贝母1钱2分,甘枸杞1钱2分。

      功能治:饮食劳力,读书刻苦,勤政伤,饥饱失时,症类疟状,发热头疼恶寒,身强体痛,苦劳极复感风寒,则头疼如破,全似外感伤寒之症,误表伤正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大枣1枚,水2钟,8分,食远服。或加黄柏5分。如身大热,只1服,和微汗而愈。

      夏月短,加麦门冬、五味子口干,加葛根;身刺痛乃少,加当归头痛,加川芎蔓荆子,头痛,加藁本细辛,诸头痛并用此四味;有半夏生姜咳嗽,春加川芎、佛耳草,夏加黄芩、麦门冬、五味子,秋加黄芩麻黄、金佛草,冬加款冬马兜铃;久嗽,乃中伏,去参、耆;饮食不下,乃中有,或气滞,春加青皮陈皮木香,冬加益智仁、豆蔻仁,夏加芩、连,秋加槟榔、砂仁;,加实、黄连白芍药;腹胀,加实、木香、砂仁、厚朴,天,加姜、桂;腹痛,加白芍药、炙甘草,有,加桂,夏月加黄芩甘草、芍药,冬加半夏益智仁、豆蔻胁痛,加砂仁、柴胡甘草白芍药;如脐下痛,加熟地黄,不止乃是,加官桂;脚软,加黄柏、防己。

      摘录:《医便》卷二

      《万氏女科》卷一:加减补中益气汤

      人参2钱,白术2钱,黄耆)7分,柴胡7分,草5分,归身1钱,白芍1钱,川芎1钱,陈皮1钱,神曲)5分,麦)5分。

      功能治:固损伤,者。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更宜服前参术大补、乌鸡。以为度。

      摘录:《万氏女科》卷一

      《玉案》卷二:加减补中益气汤

      人参黄耆当归、生地、川芎柴胡陈皮甘草细辛羌活防风白术

      功能治:劳力伤寒头痛发热恶寒,但微渴自汗,身腿酸软无力,此内伤外感风寒故也。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葱,水温服

      如元不足,加升麻少许;咳嗽,加杏仁;汗不止,去细辛,加芍药;胸中烦热,加山栀、竹茹干呕,加姜汁半夏;胸中饱闷,去生地、甘草黄耆白术,加壳、桔梗盛,去防风细辛、加瓜蒌仁、贝母;腹痛,去耆、术,加芍药、干姜

      摘录:《案》卷二

      《医门八法》卷三:加减补中益气汤

      :潞党参5钱,耆3钱,炙甘草2钱,升麻1钱,当归身3钱(),熟地黄3钱,白芍2钱,乌梅肉3个(去核)。

      功能治:年老虚弱之人,气虚不能收摄,小便烦数,滴沥不止。

      摘录:《医门八法》卷三

      《医门八法》卷三:加减补中益气汤

      党参3钱,白术1钱,黄耆2钱(蜜),炙甘草1钱,当归身2钱(微),升麻5分(蜜),熟地3钱,乌梅肉3个(去壳),山萸肉2钱()。

      功能治:疝气,小腹胀痛牵连睾丸

      用法用量:生姜3大枣2枚为

      摘录:《医门八法》卷三

      《医门八法》卷四:加减补中益气汤

      党参5钱,耆5钱,草1钱,归身5钱(),升麻1钱(蜜),乌梅5个(去核)。

      功能治:补,敛产后崩,新暴注,血脱陷者。

      摘录:《医门八法》卷四

      《医门八法》卷四:加减补中益气汤

      党参3钱,耆3钱,草1钱,归身3钱(),熟地3钱,白芍3钱(),乌梅3个,升麻1钱。

      功能治:小儿阳虚泻痢,久而者。

      用法用量:生姜3

      摘录:《医门八法》卷四

      《实用正骨学》:加减补中益气汤

      黄耆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当归身、茯苓、熟地、破故纸、牛膝杜仲(分量随症酌用)。

      功能治:伤后,身体虚弱,中气不足,膝疼痛。

      用法用量:水服。

      摘录:《实用正骨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减补中益气汤

      黄耆3钱,党参3钱,白术2钱,陈皮2钱,升麻1钱,柴胡1钱,阿胶(冲化)2钱,焦艾2钱,甘草1钱。

      功能治:补安胎。平素体质不强,妊娠4-5月,忽然腰酸腹胀,或有下坠感,精神疲乏,胎动不安阴道有少许出无力,属气虚下陷者。

      用法用量:水服。

      大便溏薄,纳不佳,加砂仁2钱,扁豆4钱。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

      《程松崖眼科》:加减补中益气汤

      黄芩2钱,柴胡3分,陈皮8分,茯苓2钱,升麻3分,枸杞1钱,川芎8分,炙甘草5分,白术1钱,归身1钱。

      功能治:气虚,眼胞下坠,视物不明,无红肿疼痛者。

      摘录:《程松崖眼科》

      《医林绳墨大全》卷四:加减补中益气汤

      人参2钱,黄耆(蜜)1钱5分,当归身1钱5分,麦冬1钱5分,陈皮(去白)5分,炙甘草5分,柴胡5分,白术(去芦,去皮)6分,北五味子(大颗者,研碎)9粒。

      功能治:内伤外感,发汗后体虚甚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1,好枣1枚,洗净同

      摘录:《医林大全》卷四

      《万氏家抄方》卷六:加减补中益气汤

      黄耆)、人参白术)、陈皮实、青皮木香、麦)、神曲)、黄连)、甘草

      功能治:伤食而热。

      用法用量:水服。

      摘录:《万氏家抄》卷六

      《医门八法》卷三:加减补中益气汤

      党参5钱,白术1钱(),黄耆3钱(),炙甘草1钱,当归身5钱(),升麻1钱(),生地5钱,乌梅肉3个。

      功能治:已成,随肛出,累累然如珠贯穿,不能收复,水常洗,痛如虚热相兼者。

      摘录:《医门八法》卷三

      《医门八法》卷二:加减补中益气汤

      党参3钱,耆3钱(),升麻1钱,炙甘草1钱,归身3钱(),熟地3钱,乌梅3个(去),白芍3钱。

      功能治:痢由于阴亏少,,痢而兼呕,饮食不能入,服汤后,呕止而痢不止者。

      用法用量:生姜3大枣2枚为

      摘录:《医门八法》卷二

      《济阳纲目》卷三十七:加减补中益气汤

      黄耆人参甘草陈皮当归白术升麻柴胡黄连实、芍药。

      制法:上锉1

      功能治:内伤劳疫,浊上泛,清气下陷,虚者。

      用法用量:水服。

      便秘,加大黄呕吐,加黄连生姜陈皮;冬月加黄连丁香

      摘录:《济阳纲》卷三十七

      《胎产心法》卷下:加减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汤去升麻,加葛根、制半夏茯苓、麸壳。

      功能治:产后右胁痛

      用法用量:生姜

      摘录:《胎产法》卷下

      《傅青主女科》卷下:加减补中益气汤

      人参5钱,黄耆3钱(生用),柴胡1钱,甘草1分,当归3钱(洗),白术5钱(土),茯苓1两,升麻3分,陈皮3分。

      功能治:妊娠5月,气虚,肢体倦怠,饮食无味,先两足肿,渐至头面遍身俱肿。

      用法用量:水服。

      各家论述:补中益汤原为升提不生,补即所以生。今湿气之虚而相犯,未便大补其,恐阴太盛而招阴也。只补而助以利湿之品,则升而水尤易亦随之而生矣。重用茯苓一两为君,于补之中,虽曰渗湿,而仍是健脾之意。且凡利水之品,多是耗之药,而茯苓与参术用,实补多于利,所以重用之以分湿,即以补

      摘录:《傅青女科》卷下

      《易氏医案》:加减补中益气汤

      人参1钱,黄耆8分,归身8分,陈皮6分,白术8分,甘草5分,泽泻6分,黄柏5分,牡丹皮6分。

      功能治:潮热病。每日申西2时身发热,初以微,即作大热而躁,躁甚如狂,过此2时,平复无恙,惟小便赤黄而涩。往时一有事,夜即梦遗,左浮中沉取之皆洪数有力,余部皆平。

      用法用量:水服。

      摘录:《易氏医案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加减补中益气汤

      人参1钱半,黄耆3钱(蜜),白术3钱(制),升麻5分,当归3钱,柴胡5分,白芍1钱半(),龙骨3钱(),牡蛎3钱(),熟地5钱。

      功能治:阴中挺出,软者。

      用法用量:水,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大虚,元不能收摄于下,故阴中挺出。熟地滋阴人参扶元,黄耆补中益白术培土当归血脉以荣白芍肝阴以和升麻升阳明清气柴胡少阳清气龙骨,牡蛎涩固阴。水温服,使充,则清阳不复下陷,而阴挺自收也。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寿世保元》卷四:加减补中益气汤

      黄耆(蜜)1钱,人参1钱,白术去油芦,)1钱5分,当归洗)1钱,白茯苓(去皮)1钱,陈皮6分,白芍)1钱,莲肉1钱,怀山药1钱,甘草)3分半。

      制法:上锉。

      功能治:虚劳发热口干咳嗽,吐喘急自汗,四肢困倦无力,不思饮食,大便泄泻,肚膨胀而肿,六浮数无力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服。

      盛,加姜制半夏;嗽甚,加五味子渴,加麦门冬,腹胀,加厚朴(姜);胸,加实(麸);泄泻,加干姜呕吐,加姜半夏;肿满,加猪苓泽泻木通憎寒发热,加柴胡;元下陷,加升麻;元气虚惫,加熟附子肉桂

      摘录:《寿世保元》卷四

      《寿世保元》卷三:加减补中益气汤

      黄耆(蜜水)1钱半,人参1钱,白术(去芦,)1钱半,白茯苓(去皮)1钱,陈皮7分,柴胡5分,当归)1钱,半夏,姜汁)7分,山楂肉5分,实(麸)5分,厚朴(姜汁)7分,甘草)4分。

      制法:上锉1

      功能治:症瘕积聚,诸医攻击太过,以致面黄瘦,四肢困倦,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加生姜3大枣1枚,水温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寿世保元》卷三:加减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汤去柴胡,加白芍)、泽泻木香、砂仁、豆蔻地榆、御米壳()3分。

      功能治:下痢赤白,脓相杂,腹痛里急后重,昼夜无度,日久不愈,不能起床,不思饮食,疲劳之甚,或服凉峻利太过者。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寿世保元》卷二:加减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汤加柴胡8分,升麻1钱(蜜),白芍2钱(),桂枝8分,酸枣仁2钱(),熟附8分,麻黄8分,小麦3钱,倍加黄耆

      功能治:伤寒误投攻击发表之药过多,发得表虚上气喘急口干不食,肢体昏沉,冷汗大出,以致亡阳

      摘录:《寿世保元》卷二

      《鲁府禁方》卷二:加减补中益气汤

      黄耆2钱(),人参4钱,白术3钱(土),当归1钱,白芍1钱(),陈皮7分,柴胡5分,升麻3分,黄芩)3分,黄连(姜)5分,木香3分,砂仁4分,茯苓5分,甘草5分。

      制法:上锉1

      功能治:补元健脾、养心血,平肝火,清湿热,消膨胀。

      用法用量:加生姜3大枣1枚,水2钟,至1钟,温服人参4钱,服3后,每只用3钱,又服5后,只用2钱;黄耆服至30后,浑身不痒去之;升麻服至20后去之。

      摘录:《鲁府》卷二

      《古今医鉴》卷七:加减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汤加木香、大附子、麦门冬、防风羌活乌药

      功能治:气虚手足麻木。

      摘录:《古今医鉴》卷七

      《保命歌括》卷二十二:加减补中益气汤

      白术1钱,白芍1钱,黄耆5分,人参5分,当归7分,粟壳()3分,甘草)3分,木香3分,豆蔻3分,升麻3分,陈皮1钱,地榆5分,缩砂5分,泽泻5分。

      功能治:下痢已久,不能起床,不食,瘦弱之甚者。

      用法用量:上(父)咀。水1盏半,1盏,去滓温服

      摘录:《保命歌括》卷二十二

      《济阳纲目》卷三:加减补中益气汤

      黄耆人参白术甘草)、陈皮当归、芍药、黄柏、麦门冬(去)、五味子

      制法:上锉。

      功能治:注夏属阴虚,元不足,夏初春末头痛脚软,饮食少,体热者。

      用法用量:水,空温服

      ,加半夏、姜汁。

      摘录:《济阳纲》卷三

      《保命歌括》卷五:加减补中益气汤

      白术1钱,黄耆5分,人参5分,甘草2分,白芍2分,黄连2分,桑白皮2分。

      功能治:四肢发热烦躁口苦干,喘嗽有

      用法用量:喘,去参,加半夏生姜

      摘录:《保命歌括》卷五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