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加减续命汤

目录

《伤寒六书》卷三:加减续命汤

防风、芍药、白术川芎、防己、桂枝甘草麻黄苍术羌活

功能治:脚伤寒,头疼,身热恶寒,支痛,便秘呕逆,脚软屈弱,不能转动者。

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1大枣2个,灯20,水,捶法,临服入姜汁调服

三阳,所患必热,来数,去附子桂枝麻黄,加黄柏黄芩柴胡三阴,所患必冷,来迟,加附子;起于湿者,来弱,加牛膝木瓜;起于者,来浮,加独活;元气虚,加人参少许;大便实者,加大黄

注意:补剂及淋洗。

摘录:《伤寒六书》卷三

《得效》卷十三:加减续命汤

麻黄(去)2两,人参2两,黄芩2两,白芍药2两,川芎2两,甘草2两,杏仁(去皮,麸)2两,防己2两,桂2两,防风1两半,附子,去皮脐,有热者用白附子)。

制法:上锉散

功能治:中不省人事,渐觉半身不遂,眼斜,手足颤掉,语言涩,肢体痿痹,情昏乱,头眩重,筋拘挛,不能屈伸,烦疼,不得转侧;亦治脚缓弱,久服之愈,有病人常服,以防瘖哑。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大枣2枚,水服,不拘时候,温服取汗。随人虚实与所中轻重也。

筋急拘挛,语迟,弦,加薏苡仁;筋急,加人参黄芩、芍药以避中寒,服后稍轻,再加当归全愈;脚痹弱,不能转侧,恍惚,加茯神远志烦疼,有热者,去附子,倍加秦艽烦躁,大便涩,去附子,倍芍药,加竹沥脏寒大便自利,去黄芩,加白术附子肉冷痛者,加肉桂附子烦躁多惊者,加犀角;呕逆腹胀,加人参半夏自汗,去麻黄;语言涩,手足颤掉,加石菖蒲竹沥;大便秘,胸中不快,加壳、大黄塞不通,加沉香;有,加南星数;发渴,加麦门冬,干葛、瓜蒌;身疼,加秦艽上气浮肿喘急,加防风桑白皮,以上所加各1两;小儿慢惊,取药汁1盏,入生姜汁1-2沸,日3服,夜2服;夏间又有热者,减桂1半,春加麻黄1两,夏加黄芩1两,秋加当归4两,冬加附子半两;虚,加川芍1两。1木香、缩砂、独活各1两,川乌3分亦效。紧,用南星末半钱,龙1,频擦上令热,即自

摘录:《得效》卷十三

《医学纲目》卷十六:加减续命汤

麻黄3两,人参2两,桂枝2两,白术2两,当归1两,防己1两,黄芩1两,甘草1两,白芍药1两,芎藭1两,杏仁1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治:中(讠占)语,或歌哭,或笑语,无所不至。

用法用量:每服4大钱,水1盏半,加大枣2枚,7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卷十六

《玉案》卷五:加减续命汤

杏仁8分,官桂8分,星8分,橘红8分,川芎1钱,防风1钱,人参1钱,黄芩1钱,附子1钱,甘草5分。

功能治:产后中,不省人事,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涩,手足颤摇。

用法用量:加生姜5,水服。

摘录:《案》卷五

《杂病证治新义》:加减续命汤

麻黄防风细辛、桂附子、芍药、防己、党参川芎甘草

功能治:寒痹作痛。

用法用量:水服。

各家论述:本麻黄细辛防风以发表风寒,桂附子以温里除川芎、芍药以活缓痛,防己利湿缓痛,党参甘草以补扶正,故为用于寒痹作痛之温定痛利痹之也。若用于慢性湿之症,有发汗活镇痛之作用。

摘录:《杂病治新义》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加减续命汤

秦艽当归川芎续断皮、钩藤、陈黄耆人参阿胶麻黄(有汗用之)。

功能治:产后中。症如痫状,反上视,斜,齿噤不语,强项直,手足筋挛。

各家论述:,产后下过多,此脏一虚故内风生,而外风易中也。若不大补,则生之何由得减,不加一二治之药,则外感何由可去。是参、耆以补元阳,使卫外以固表,用佛手加续、阿胶以补,使中以生新,钩、秦、防风以祛麻黄以止汗。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