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白术除湿汤

目录

白术除湿汤

白术1两,生地黄)7钱,皮7钱,泽泻7钱,知母7钱,茯苓5钱,人参5钱,炙甘草5钱,柴胡5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午后发热,四肢沉重,小便或多或少、黄色;又治汗后发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至1盏,去滓,食远温服

如小便快利,减茯苓泽泻1半;如有刺痛,1料药中加当归身(洗)7钱。

各家论述:1.《医集解》:此足太阴少阴少阳药也。阳陷阴中,热在分,故以生地滋其少阴,而以知母、地中之伏也。柴胡升阳以解其;苓、泽利湿兼清其热,参、术、甘草足阳升,虚热自退,运而湿亦除矣。湿,而治在退热,欲热从湿中而下降也。

2.《医林纂要》:午后发热,热在阳明也;四肢沉困,太阴湿也,小便黄,湿兼热也;然而,则阳不足,汗后而仍发热,亦阳之不足;阳不足者,其湿热在阴,湿热在阴者,太阴分,其人热而湿凑之。湿盛而阴之郁热转盛,阳不能拔,则反虚也。其过在湿湿责之,热以湿深,故君白术;生地黄滋阴,且以胜热而能化湿皮甘淡补清金,而下生水;知母辛苦,泻逆即以生水,坚水亦转生肝血,此三味皆以泻中之伏热也。泽泻水,使由膀胱而出之;茯苓泻心下之水,使由小肠而出,此二味去湿而兼以清热。人参甘草补脾土,土厚则能胜湿,而亦日滋,不生热矣。柴胡升阳至阴之下而达之膻中,布经络以解沉阴郁热,东垣最长于用柴胡,此妙亦在柴胡也。此以治湿热之在分者。在分则。凡治三焦湿湿而热自消。此湿,而治在去热,热平而湿自除。要尤在补脾而升阳,土厚阳升,则湿热皆息也。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白术陈皮汤

下一篇 白术除眩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