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黑锡丹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黑锡丹

来源:阳慈济大师受仙桑君

沉香(镑)、附子.去皮.脐)、葫芦巴(浸.)、阳起石(研细水飞)、茴香(舶上者.)、破故纸(浸.)、肉豆蔻(面裹.)、金铃子(.去皮.核)木香,各一两;肉桂(去皮)只须半两,黑(去滓称)、硫黄(透明者结砂子),各二两。

炮制:上用黑盏,或新,如常法结黑硫黄砂子,地上出火毒,研令极细,馀药并杵罗为细末,都一处和匀入研,自朝至暮,以黑光色为度,梧桐子大。阴干,入布袋,擦令光莹。

功能治:治元久冷,上实下虚,胸中痰饮,或上攻头彻痛,瞪昏眩,及奔豚上冲,胸连两胁,膨胀刺痛不可忍,欲绝者;及阴阳上下不升降,饮食不进,面黄羸瘦,肢体浮肿,五种水气,脚上攻;及牙龈肿痛,满生疮,齿欲落者,兼治痛,冷汗不止;或卒暴中潮上,言语艰涩,神昏乱,响,状似瘫痪,曾用药吊吐不出者,宜用此药百粒,姜、枣汤灌之,压下涎,即时苏省,涎自利。或触冒霍乱吐泻,手足逆冷,青黑;及男子阳事痿法,脚膝酸软,步乏力,脐虚鸣,大便久滑及妇人海久冷,白带自下,岁久无子,攻注头面四肢,并宜服之。兼疗烦壅,痰饮虚喘,百药不愈者。

常服克化饮食,养精神,生阳逐阴,消磨冷滞,除湿破癖,不动真气,使五脏安宁,六腑调畅,百病不侵。

用法用量:每服三、四十粒,空盐汤枣汤下,妇人汤下。

备注:歌曰:阴损阳衰实可伤,纵调荣卫亦难将。生者,试听桑君为发扬。

又歌:夫妻会功成四,铃子沉香一两赊。木附葫芦阳起破,桂茴肉豆等无差。梧桐修炼,返者还童事可嘉。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引桑君方:黑锡丹

:医门(《中药成配本》)。

沉香(镑)附子,去皮、脐)葫芦巴(浸,阳起石(研细,水飞茴香(舶上者,)破故纸(浸,肉豆蔻(面裹,)金铃子(,去皮、核)木香各30克 肉桂(去皮)15克 黑(去滓)硫黄(透明者,结砂子)各60克

制法:上药于黑盏或新,如常法结黑硫黄砂子,地上出火毒,研令极细。余药并杵,罗为细末,都一处和匀入研,自朝至暮,以黑光色为度。糊为,如梧桐子大。阴干入布袋,擦令光莹。

功能治:温壮下元,镇纳浮阳。治真阳不足,不纳,浊阴上泛,上盛下虚,壅胸中,上气喘促,四肢逆,冷汗不止,淡苔白,沉微;奔豚从小上冲胸,胸胁脘腹胀痛,或寒疝腹痛,肠鸣滑泄,或男子阳痿精冷,女子虚寒月经不调,带下清稀,不孕。

用法用量:每服30~40粒,空时用姜、盐汤枣汤送下,妇人用艾、汤送下。

备注:中黑镇摄浮阳,降逆平喘,硫黄温补命门,暖,均为君药;附子肉桂助阳,归原,使虚阳复归中,阳起石、破故纸、葫芦巴温命门,除冷,能接纳下归之虚阳,并为臣药;茴香沉香肉豆蔻,温中调气,降逆除,兼能暖,为药;然而,又恐诸药温燥太过,故用一味苦川楝子,既能监制诸药,又有疏利肝气之用。配,共奏温壮元阳,镇纳浮阳之功。

摘录:《太平惠民和》卷五桑君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黑锡丹

硫黄60克(捶如皂荚子大,候成汁,入硫黄,勿令焰起,候硫黄化,倾出于九重纸上,纳入一地坑,以碗盖去川楝子(不夹者,先熔成汁)各60克 阳起石木香 沉香 青皮)各15克 肉豆蔻30克 茴香)官桂(去皮,不见附子,去皮、脐)葫芦巴()破故纸()各30克 乌药(去木,锉)7.5克

制法:上为细末,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治阴阳不升降,上热下冷,头眩晕,病至危笃;或服暖药,僭上愈甚者。

用法用量:每服30~100,空时,浓人参茯苓、姜、枣汤吞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论》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五四:黑锡丹

铅丹(《成切用》卷六)、二味(《饲鹤亭集》)。

:黑 硫黄各60克

制法:上药将熔化,渐人硫黄,候结成,倾地上出火毒,研至无声为度。

功能治:镇纳浮阳,降逆平喘。治虚阳上越,头晕头痛耳鸣,或阴火逆冲,真阳暴气喘升,虚火上炎,生疮。

摘录:《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五四

《杨氏家藏方》卷九:黑锡丹

乌金

:黑(4两,新铫中以,用香匙撇去滓,入硫黄半两同过,取出研为细末)2两,硫黄末2两(上2味加入铫中炼成汁,取下铫,候冷再见,如此3次,候冷,研为细末),舶上茴香(略)1两,附子,去皮脐)1两,木香(略)1两,川楝子肉()1两,破故纸()1两,肉豆蔻(面裹)1两。

制法:上为细末,却将黑末一处和匀,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上实下虚,真元衰败,阳耗损,阴气独盛,上喘促,泄泻呕逆,自汗忡,小便频数,一切虚寒

用法用量:(《普济》卷一二○)、乌金(《普济》卷一二○)。

摘录:《杨氏家藏》卷九

《镐京直指》:黑锡丹

:熟地6钱,青盐4分,附子1钱5分,萸肉3钱,磁石4钱(),桂8分(冲),沉香8分(冲),硫黄1钱(制),怀牛膝3钱,小茴香1钱,胡肉4枚(盐水),黑1两。

功能治:摄纳倦,喘促脉弱,肾阳不纳,防见头汗,乃孤阳上之虞。

摘录:《镐京直指》

《朱氏集验方》卷八:黑锡丹

:黑(洗,熔了去渣)2两,硫黄(透明者,结沙子)2两,附子2两,破故纸(浸,)1两半,肉豆蔻(面裹)1两半,茴香)1两半,金铃子(熟,去皮核)1两半,木香1两,沉香1两。

制法:上用新,如常法结黑硫黄沙子,地上出火毒,自朝至暮,研令极细,余药并柠罗为细末,一处和停入研,糊为,如梧桐子大,阴干,入布袋擦令光莹。

功能治:调治荣卫,升降阴阳,补损益虚,回阳返阴。丈夫元脏虚冷,真阳不固,三焦不和,上热下冷,虚鸣,疼痛,心气虚乏,饮食无味,膀胱久冷,夜多小便;妇人月事愆期,海久冷,恶不止,赤白带下;及阴毒伤寒,四肢冷,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每服50-70,空盐汤枣汤送下;妇人汤下;如一切冷疾,盐盐汤下30-40;急用,枣汤吞100-200粒,即便回阳。

摘录:《朱氏集验》卷八

《医部全录》卷一五四:黑锡丹

:二味铅丹

:黑2两,硫黄2两。

制法:上将熔化,渐入硫黄,候结成,倾地上出火毒,研至无声为度。

功能治:疮。阴阳不升降,上盛下虚,头眩晕。

用法用量:二味(《饲鹤亭集》)、铅丹(《成切用》)。

摘录:《医部全录》卷一五四

《辨证录》卷下:黑锡丹

:黑(1两,舶硫黄末1两和入熔化,结成沙,研细)5钱,熟附子5钱,肉桂3钱,沉香3钱,小茴香3钱,檀香3钱,肉果()3钱,阳起石)5钱,葫芦巴3钱,广木香)3钱,干姜1钱,白蔻3钱,川楝肉5钱,紫丁香2钱。

制法:上为细末,米糊为,如梧桐子大,阴干,用青布袋盛,擦光如银亮收住。

功能治:中痉症,气喘

用法用量:每服49或32,淡姜汤送下。

摘录:《辨证录》卷下

《普济方》卷三七七:黑锡丹

:黑2两(同水银半两,慢结沙子),粉霜(细研)半两,铁粉(细研)半两,麝香1分(细研),天南星1两(,取末)。

制法:上同研匀,滴水为,如黍米大。

功能治:癫痫及诸痫,胞涎盛。

用法用量:每服10竹叶汤送下。

摘录:《普济》卷三七

《局方》卷五(吴直阁增诸家名方)引桑君方:黑锡丹

:医门

沉香(镑)1两,附子,去皮脐)1两,葫芦巴(浸,)1两,阳起石(研细,水飞)1两,茴香(舶上者,)1两,破故纸(浸,)1两,肉豆蔻(面裹,)1两,金铃子(,去皮核)1两,木香1两,肉桂(去皮)半两,黑(去滓称)2两,硫黄(透明者,结沙子)2两。

制法:上用黑盏,或新,如常法结黑硫黄沙子,地上出火毒,研令极细,余药并传杵罗为细末,都一处和匀入研,自朝至暮,以黑光色为度,糊为,如梧桐子大,阴干,入布袋,擦令光莹。

功能治:克化饮食,养精神,生阳逐阴,消磨冷滞,除湿破痛,安宁五脏,调畅六腑。升降阴阳,补虚益元,坠元久冷,上实下虚,胸中痰饮,或上攻头彻痛,瞪昏眩;及奔豚上冲,胸连两胁,膨胀刺痛不可忍,欲绝者;及阴阳上下不升降,饮食不进,面黄羸瘦,肢体浮肿,五种水气,脚上冲;及牙龈肿痛,满生疮,齿欲落者;兼治痛,冷汗不止;或卒暴中潮上,言语艰涩,神昏乱,响,状似瘫痪,曾用药吊吐不出者;或触冒霍乱吐泻,手足逆冷,青黑;及男子阳事痿怯,脚膝酸软,步乏力,脐虚鸣,大便久滑;及妇人海久冷,白带自下,岁久无子,攻注头面四肢;兼疗烦壅,痰饮虚喘,百药不愈者。真元虚惫,阳不固,阴气逆冲,三焦不和,冷刺痛,饮食无味,沉重,膀胱久冷,夜多小便;及阴证阴毒,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医门(《中药成配本》)。《普济《海上》无阳起石,有巴戟天;《普济《如宜》无木香

各家论述:《成便读》:欲补真阳之,必先回护真阴,故硫黄、黑二味,皆能入,一补而一补水,以之同,使之水交恋,阴阳之意;而后一派补壮阳之药,暖下焦逐寒湿,真阳返本,阴液无伤;气滞,故以木香理之;虚则泄,故以肉果固之;用川楝者,以同居下焦,相寄,虽盛于下,恐郁之不净。故此寒疝,亦甚得宜。

摘录:《局》卷五(吴直阁增诸家桑君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黑锡丹

组成:黑、硫磺各二两(各60克),金铃子、葫芦巴、木香附子肉豆蔻、破故纸(脂)、沉香茴香阳起石各一两(各30克),肉桂半两(15克)。

用法:梧桐子大,每服3~9克,温水送下。

功效:温潜真阳,降逆。

治:命门衰,阴火逆冲,不纳,浊阴上泛之气喘鸣之急症;亦治真阳不足,阴盛,三阴气化不和之奔豚寒疝腹痛、滑泄,或男子阳痿,女子月经不调,带下清稀,不孕等症,淡,沉细无力微。

临床应用:临床要用于治疗喘症小儿泄泻等病症。

1.喘证:用治疗顽固性虚寒喘症(病种包括喘息气管炎、气管哮喘、肿、源性哮喘)患者32例,在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在一般中西医基础治疗上,均配服用。用法:18岁以上每日服10克,15~18岁每日服8克,7~14岁儿童每曰服6克。急性发作期服用时间为待症状缓解后继续服3~5日。源性哮喘以人参汤送服,其余患者以淡盐汤送下。慢性期每6日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停药5日。通常服药1~2个疗程。以半年病情是否复发及症状缓解情况为判断标准。结果:临床控制11例,显效6例。好转6例,确有一定疗效。(《新中医》1988年第12期)

2小儿泄泻(个案):治徐姓2岁幼儿,反复泄泻2月余,每日大便2~3次,夹不消化食物,疲纳欠,时而低烧,日渐消瘦。先予白术补中益健脾止泻,效果不著,虑两虚,不能温煦,投10粒研碎每晚服1次,连服3日,诸症消退,后用参苓白术敞善后而愈。(《福建医科大报》1977年第1期)

解:黑性味,质重下沉入,有坠解毒、镇的作用,与大辛热的硫黄配伍,阴敛阳降,使游离之阴火归位;更用附子肉桂阳起石、破故纸、葫芦温补肾阳茴香沉香肉豆蔻理气,又以金铃子一味监制诸药之温燥太过,诸药用,可使真阳充,逆平,阖司,阴火降,浊阴。用治元阳欲之危重病人,用人参汤送服疗效更佳。本药适宜于救急,不宜长时间服用。孕妇服。

现代研究:临床也见报道用于治疗力衰竭、腹泻耳鸣耳聋癫狂阴缩等病症。中黑,服用过量可致人中毒,出现神经液、消化等多系统损害,严重者危及生命。严格控制服用量、疗程、适应,是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的要环。服用药药同时也可监测血尿含量、细胞化验等以降低药物毒副反应的发生。

歌:温下镇上,硫磺桂附茴沉楝,芦故起石肉蔻香,虚喘殿逆服之验。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黑锡丸

下一篇 黑锡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