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黑散

目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黑散

麻黄15克 大黄7.5克 杏仁15克

制法:上三味,先捣麻黄大黄杏仁如脂,纳上药末,又捣,令调和,纳密器中。

功能治:治小儿变蒸中挟时行温病,或非变蒸时而得时行者。

用法用量:一月儿服小豆大1枚,以乳汁和服。抱令得汗,汗出温粉粉之,勿使见,百日儿服如枣核;以儿大小量之。

摘录:《备急千金要》卷五

《证治准绳·幼科》卷二:黑散

黄连黄芩 大黄 黄柏各6克

功能治:治小儿狐疝,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者。

用法用量:上药同烧存性,为极细末,加雄猪胆汁及蜜同调,患处。

摘录:《治准·幼科》卷二

《准绳·幼科》卷二:黑散

黄连2钱,黄芩2钱,大黄2钱,黄柏2钱(同烧存性)。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治:小儿偏坠,狐疝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者。

用法用量:雄猪胆汁、蜜同调

摘录:《准·幼科》卷二

《千金》卷五:黑散

黑膏

麻黄半两,大黄6铢,杏仁半两。

制法:先捣麻黄大黄杏仁如脂,乃细细纳,又捣令调和,纳密器中。

功能治:小儿变蒸,中挟时行温病;或非变蒸时而得时行者。小儿伤寒发热

用法用量:黑膏子(《普济》卷三六一)。

各家论述:《千金衍义》:于变蒸之中复挟时行邪气,非急为开提中外,何以保全万一?大黄荡涤结,用麻黄表邪杏仁疏利逆。盖大黄原有安和五脏之功,麻黄兼有破除症坚之力,杏仁交通中外,乃麻黄汤之变,守真通圣、双解从此悟出。

摘录:《千金》卷五

《幼幼新书》卷十引《庄氏家传》:黑散

干姜半两,甘草1分。

制法:上入瓷盒,用存性,为末,须恰好,过则力太缓,不及则性太烈。

功能治:垂面白。

用法用量:本,原书同卷(人卫本)作“黑散子”。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庄氏家传》

《圣济总录》卷十五:黑散

天南星1枚重1两(锉),皂荚2挺(不蚛者,,2味同烧,令通赤,放冷,细研,称2两),芎末1分,荆芥穗末半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首头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腊调服,蜜水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千金》卷三:黑散

麻黄1两,贯众1两,桂1两,甘草3两,干漆3两,细辛2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治:产后下痢。结于腹胀喘逆。

用法用量:每服5撮,送下,日再服,麦粥下尤佳。

各家论述:《千金衍义》:用于漆治绝伤而破结积而温理贯众热毒细辛空窍而温甘草胃气而兼和药性,麻黄腠理而宣,此虽发汗重剂,然入于破导滞中,亦必助干漆贯众之势,以《本》原有破坚症之治也。

摘录:《千金》卷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黑成散

下一篇 黑散子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