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丸子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黑丸子
处方:白蔹500克(焙)白及120克(焙)南星180克(焙)芍药300克(焙)土当归120克(焙)骨碎补240克(焙)川乌90克(焙)牛膝180克(焙)百草霜300克 赤小豆500克
功能主治:和血定痛。治打扑伤损,骨断筋碎,百节疼痛,瘀血不散,浮肿结毒;风疾四肢疼痛,筋痿乏力,浑身倦怠,手足缓弱,行步不前,妇人诸般血风劳损。
注意:孕妇忌服。
《重订严氏济生方》:黑丸子
处方:乌梅肉7个 百草霜22克 杏仁(去皮、尖,别研)3~7枚 巴豆(去壳并油)2枚 半夏(汤泡七次)9枚 缩砂仁3~7枚
功能主治:消食去积。治中脘有宿食,吞酸恶心,口吐清水,噫宿腐气,成心腹疼痛,中虚积聚,飧泄,赤白痢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世医得效方》卷七:黑丸子
《济生》卷四:黑丸子
处方:乌梅肉7个,百草霜3分,杏仁(去皮尖,别研)3-7枚,巴豆(去壳并油)2枚,半夏(汤泡7次)9枚,缩砂仁3-7枚。
功能主治:中脘有宿食,吞酸恶心,口吐清水,噫宿腐气,或心腹疼痛,及中虚积聚飧泄,赤白痢下;脾胃怯弱,饮食过伤,留滞不化,遂成下痢。
用法用量:每服15丸,加至20丸,用熟水送下,姜汤亦得。更看虚实,增损丸数。或因食生冷鱼脍等,用治中汤送下亦得。
摘录:《济生》卷四
《名家方选》:黑丸子
《朱氏集验方》卷六引黄伯材方:黑丸子
《杨氏家藏方》卷五:黑丸子
《得效》卷七:黑丸子
《幼幼新书》卷二十二引《婴孺方》:黑丸子
处方:当归4分,细辛3分,附子(炮)3分,干姜3分,胡椒(汗)3分,盐豉2合,巴豆10枚(去皮,炒),狼毒(炙)1分,杏仁(去皮,炒)10个。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胡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水癖。
用法用量:每服3丸,1日1次。
《理伤续断方》:黑丸子
处方:白蔹1斤(焙),白及4两(焙),南星6两(焙),芍药10两(焙),土当归4两(焙),骨碎补8两(焙),川乌3两(焙),牛膝6两(焙),百草霜10两,赤小豆1斤。
制法:除星、芍、归、补、膝、豆用土产者,草霜釜上取,共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打扑伤损,驴马跌坠,骨断筋碎,百节疼痛,瘀血不散,浮肿结毒,一切风疾,四肢疼痹,筋痿力乏,浑身倦怠,手足缓弱,行步不前,妇人诸般血风劳损。外感风寒,肢体作痛,流注膝风。
注意:孕妇莫服。
《名家方选》:黑丸子
《普济方》卷三九四引《灵苑方》:黑丸子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