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散
《圣惠》卷九十三:黄连散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黄连散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黄连散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黄连散
《圣惠》卷九十一:黄连散
处方:黄连2两(去须),胡粉2两,吴茱萸1两,赤小豆100粒,水银2两(与胡粉点少水同研星尽)。
制法:除胡粉、水银外,为末,入胡粉、水银同研令匀。
功能主治:小儿疥,遍身皆有,痛痒不止;(疒呙)疮。
用法用量:以腊月猪脂和涂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一
《普济方》卷三九六引《护命》:黄连散
处方:防风1分,地榆1分,白蒺藜1分(去刺),川芎1分,使君子半两(蒸4-5回,焙干),木香3铢,甘草3铢,黄连4铢。
制法:上为细末。
《圣惠》卷九十三: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微炒),败豉皮半两(炙令黄焦),犀角屑3分,白襄荷根3分,白头翁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蓝青半两,黄芩3分,茜根3分(锉)。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放温,不拘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儒门事亲》卷十五:黄连散
《普济方》卷一七九:黄连散
《丹溪心法》卷二:黄连散
《卫生宝鉴》卷十九:黄连散
《御药院方》卷十:黄连散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黄连散
《朱氏集验方》卷十一:黄连散
《普济方》卷二九九引《海上方》:黄连散
《医方类聚》卷七十引《神效名方》:黄连散
方出《百一》卷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三○○:黄连散
《普济方》卷二七五引《卫生家宝》:黄连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黄连散
《宣明论》卷十三:黄连散
《普济方》卷二九九引《海上方》:黄连散
《朱氏集验方》卷十二:黄连散
《圣济总录》卷一三二:黄连散
《医方类聚》卷一九二引《施圆端效方》:黄连散
《圣惠》卷三十八: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玄参3分,石膏1两,大青2分,川芒消1两,防风3分(去芦头),栀子仁3分,黄芩3分,甘草3分(生,锉),独活3分,川升麻3分,葛根2分(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热毒上攻,头痛眼赤,心躁多渴,筋脉拘急,骨节烦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竹叶3-7片,黑豆50粒,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圣惠》卷七十四: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栝蒌根(锉)1两,地骨皮1两,葳蕤1两,犀角屑1两,黄芩1两,川升麻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圣惠》卷三十二:黄连散
处方:黄连(去须)1两,木通(锉)1两,黄芩1两,黄柏(锉)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川朴消2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方出《圣惠》卷三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七十三: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捣为末),古字钱2-7文,龙脑半钱,杏仁2-7枚(汤浸,去皮尖双仁,细研),蚌粉1两(细研),蜜1两,不食井花水1大盏。
功能主治:赤眼久患不愈,赤烂,时痒肿痛,视物不得。
用法用量:上浸3-7日,每日搅1遍,日足点之。
《圣惠》卷六十一:黄连散
《圣惠》卷三十八: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麦门冬1两(去心),川升麻1两,大青半两,黄柏1两(锉),射干1两,玄在半两,黄芩半两,甘草半两(生,锉)。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圣惠》卷五十九: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微炒),龙骨2两,地榆1两(锉),阿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当归1两(锉,微炒),栀子仁半两,赤芍药1两,黄芩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毒下痢黑白,脏腑(疒丂)痛,日夜百行,气息欲绝。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五十九:黄连散
处方:黄连3分(去须,微炒),白术半两,黄芩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乌梅肉半两(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七九:黄连散
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七九:黄连散
《圣惠》卷五十三:黄连散
处方:黄连2两(去须),葛根2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枇杷叶1两(拭去毛,炙微黄)。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淡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圣惠》卷五十三: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栝蒌根1两半,麦门冬1两(去心),知母3分,人参半两(去芦头),地骨皮3分,黄芩3分,川升麻3分。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淡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圣惠》卷九十:黄连散
处方:黄连5两(去须),水银2两,乌贼鱼骨2两(烧令赤色,锉)。
制法:除水银外,为散,别用白蔹末1两半,入少水,与水银同研至星尽,与前药末相和,研令匀。
功能主治:小儿头疮生脓水,愈而复发。
摘录:《圣惠》卷九十
《圣惠》卷三十四:黄连散
《圣惠》卷七十九: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微炒),黄柏1两(涂蜜,微炙,锉),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当归1两(锉,微炒),龙骨1两,木香3分。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大盏,入陈粟米半合,煎至5分,去滓温服,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圣惠》卷五十九: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微炒),黄柏1分,栀子仁1分,地榆1分,马蔺子1分,当归(锉,微炒)1分,黄芩1分,茜根1分,柏叶1分。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方出《圣惠》卷三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八:黄连散
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五:黄连散
《圣惠》卷三十六:黄连散
《圣惠》卷十三:黄连散
处方:黄连半两(去须),木通半两(锉),犀角屑3分,川升麻2分,黄芩半两,大青半两,茯神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百合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毒气未散,欲变入狐惑证,目赤,面色斑斑如锦纹。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竹叶2-7片,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圣惠》卷九十三:黄连散
处方:黄连半两(去须,微炒),白茯苓半两,阿胶半两(捣碎,炒令黄燥),黄柏半两(微炙,锉),人参半两(去芦头),丁香1分,诃藜勒皮半两(微煨),桃白皮半两(炙微黄,锉),没石子2枚(微煨)。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米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圣惠》卷五十三:黄连散
《圣惠》卷九十:黄连散
《外台》卷五引《集验方》:黄连散
方出《医心方》卷十一引《小品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七:黄连散
制法:上为散。
《普济方》卷二一二引《肘后方》:黄连散
《普济方》卷七十七引《肘后方》:黄连散
方出《外台》卷二十五引《肘后方》,名见《圣惠》卷五十九:黄连散
方出《肘后方》卷五引姚氏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八:黄连散
《圣惠》卷四十七:黄连散
处方:黄连2两(去须,微炒),黄柏2两(锉),酸石榴皮2两,地榆2两(锉),干姜2两(炮裂,锉),阿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圣惠》卷五十九: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微炒),龙骨2两,木香半两,当归1两(锉,微炒),赤芍药2两,诃黎勒1两半(煨,用皮),赤石脂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干姜1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十三:黄连散
处方:黄连(去须,微炒)3分,当归(锉,微炒)3分,阿胶(捣碎,炒令黄燥)3分,黄芩3分,赤芍药3分,地榆(锉)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圣惠》卷四: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石膏2两,人参1两(去芦头),知母1两,麦门冬1两(去心),栀子仁1两,赤芍药1两,犀角屑1两,茯神1两,紫苑1两(去苗土),川芒消2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入竹沥半合,生地黄半合,更煎1-2沸,每于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四
《圣惠》卷四:黄连散
处方:黄连(去须)1两,车前子1两,木通(锉)1两,汉防已3分,瞿麦3分,犀角屑3分,猪苓3分(去皮),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瞿麦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摘录:《圣惠》卷四
《圣惠》卷十:黄连散
《圣惠》卷十:黄连散
处方:黄连2分(去须),黄芩1两,栀子仁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伏龙肝3分,淡竹茹1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入生地黄汁1合,乱发灰1钱,搅令匀,更煎2-3沸,放温频服,不拘时候。以愈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
《圣惠》卷九十:黄连散
方出《圣惠》卷十一,名见《普济方》卷一三八:黄连散
《圣惠》卷九十:黄连散
处方:黄连3分(去须),大青3分,川升麻3分,桑根白皮半两(锉),甘草半两(炒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放温,量儿大小,分减服之。若与奶母服,即加栀子、黄芩各半两,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九十
《圣惠》卷十三: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微炒),牡蛎3分(烧,为粉),龙骨1两,当归3分(锉,微炒),人参3分(去芦头),赤石脂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木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圣惠》卷十五: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川大黄(锉碎,微炒)3分,大青3分,川升麻3分,黄芩3分,甘草(生,锉)3分。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十六:黄连散
《圣惠》卷十八: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大青1两,栀子仁1两,茵陈1两,柴胡1两(去苗),地骨皮1两,黄芩1两,川芒消1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八
《圣惠》卷三十二: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半(去须),赤芍药1两,蕤仁(汤浸,去赤皮)1两,木通(锉)1两,决明子1两,栀子仁1两,黄芩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一八:黄连散
《圣惠》卷七十四:黄连散
《圣济总录》卷一○五:黄连散
《圣惠》卷七十:黄连散
《圣惠》卷七十: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知母2两,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麦门冬3分(去心),龙胆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柴胡1两半(去苗),白术3分,地骨皮3分,木通1两(锉),黄芩3分,犀角屑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骨蒸劳热,四体昏沉,背膊疼痛,面色萎黄,渐渐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淡竹叶3-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各家论述:《济阴纲目》:心火上烁,久则为蒸。此方以黄连、木通、犀角、麦门冬导心热,柴、鳖、地骨皮清骨热,知、芩救肾之母,龙胆泻心,知母、白术、甘草和诸药而保脾。如是则壮火去而少火生,水日旺而骨蒸去矣,又何劳热之有?
摘录:《圣惠》卷七十
《圣惠》卷六十五:黄连散
《圣惠》卷六十五:黄连散
《圣惠》卷六十五:黄连散
《圣惠》卷六十五: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藜芦半两(去芦头),川大黄1两,干姜半两(生锉),(艹闾)茹1两,莽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干癣,搔之白屑起。疥。
用法用量:入猪脂1斤,以慢火煎成膏,滤去滓,收于瓷器中。先以新布揩拭疮上令伤,然后涂药,无不愈者。
摘录:《圣惠》卷六十五
《圣惠》卷六十四:黄连散
《圣惠》卷十八:黄连散
《圣惠》卷六十一: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川大黄1两(生用),白蔹1两,马牙消1两,黄柏1两(锉),青盐半两,麒麟竭半两,赤小豆半合(炒熟),杏仁49枚(汤浸,去皮尖,研)。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消肿化毒止痛。主石痈。结硬发热紫赤色,毒气攻冲未定,日夜疼痛。
用法用量:用蜜水调涂痈上,干即易之。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医心方》卷十一引《令李方》:黄连散
《圣惠》卷五十九:黄连散
《圣惠》卷五十九: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微炒),黄柏1两(炙微赤,锉),艾叶1两(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甘草1两(炙微赤,锉),乌梅肉1两(微炒),干姜1两(炮裂,锉),赤石脂2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十三:黄连散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黄连散
处方:黄连(去须,炒)1两,干姜(炮)1两,诃黎勒(面裹煨,去核)1两,地榆(炙,锉)1两,甘草(炙,锉)半两,乌梅肉(炒)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冷痢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前以陈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杏苑》卷八:黄连散
处方:黄连、阿胶、神曲、杏仁、桃仁、海藻、黄柏、连翘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原有痔漏,又于肛门边,别生一块,皮厚肿痛作脓,就在痔孔流出。
用法用量:以少许置掌中,时时舐之,津液咽下。如消3分之2,止后服。
摘录:《杏苑》卷八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黄连散
处方:黄连(去须)2两,龙骨2两,赤石脂1两半,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人参3分,干姜(炮)1两,地榆1两,黄芩(去黑心)1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以粥饮调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二八:黄连散
《圣济总录》卷一一五:黄连散
《圣济总录》卷一一五:黄连散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黄连散
《圣济总录》卷一三九:黄连散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黄连散
《圣惠》卷九十三:黄连散
处方:黄连1分(微炒,去须),胡黄连1分,朱砂1分(细研),麝香半分(细研),蜗牛1分(微炒),牛黄1钱(细研),铅霜1钱(细研),诃藜勒1分(煨,用皮),没石子1分(微炒),使君子1分,肉豆蔻1分(去壳),淀粉1分(炒微黄),黄丹1分(微炒),龙骨1分。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1日3-4次,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疡科选粹》:黄连散
《普济方》卷三五五:黄连散
《准绳·类方》卷七:黄连散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当归(切,焙)1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疟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放温,临发时服,如茶点,或热水调服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五二:黄连散
处方:黄连(去须)3分,黄芩(去黑心)1分,生干地黄(焙)1分,(庶虫)虫(炙,焙)1分,桂(去粗皮)半两,大黄(锉,炒)半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以温酒或米饮调下,1日2-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黄连散
处方:黄连3分(去须,微炒),白术半两,黄芩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乌梅肉半两(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疠疡机要》卷下:黄连散
《圣济总录》卷一○三: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蕤仁1两(去皮),甘草1两半,细辛1两,栀子仁1两,苦竹叶2握,生干地黄1两,青盐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眼赤肿痛。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煎取1升,去滓稍热,细细洗眼,不拘时度数,冷即暖用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圣济总录》卷一○一:黄连散
处方:黄连(去须)15两,木兰皮10两,大猪肚1个(去筋膜)。
制法:上2味为末,纳猪肚中,缝合口,入5斗米甑内,蒸令熟,取出细切,晒干,捣罗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临卧温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普济方》卷三八二:黄连散
处方:胡黄连1分,葛根(锉)1分,玄参1分,枇杷叶(拭去毛,炙黄)1分,甘草(炙)1分,麦门冬(去心,焙)半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加生姜少许,煎至5分,去滓,入蜜少许,再煎1-2沸,放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二
《圣惠》卷九十三:黄连散
《普济方》卷二一一:黄连散
《圣惠》卷九十三: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微炒),犀角屑1两,白襄荷根1两,黄苓1两,白头翁3分,蔓菁根1两,吴蓝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圣惠》卷九十三: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微炒),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干姜半两(炮裂,锉),木香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黄牛角腮3分(烧灰),艾叶半两(微炒),乌梅1分(微炒),龙骨半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圣济总录》卷一○三:黄连散
《仙拈集》卷一:黄连散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黄连散
《圣惠》卷九十: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黄柏1两(锉),胡粉1两,苦参2两(锉),水银1两(与胡粉相和,点水少许,研令星尽)。
制法:上为散,入水银、胡粉研匀。
用法用量:如疮在面上,以猪脂和涂之;如头及身上,以生油和涂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
《医统》卷六十六:黄连散
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圣惠》卷六十二:黄连散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黄连散
《普济方》卷二九九:黄连散
《圣惠》卷三十六:黄连散
《圣惠》卷八十九:黄连散
《圣惠》卷八十四:黄连散
处方:黄连1分(去须),大青2分,川升麻1分,赤茯苓1分,人参1分(去芦头),甘草1分(炙微赤,锉),麦门冬半两(去心,焙),黄芩1分,地骨皮1分,犀角屑半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得汗利后,余热不除,心神烦躁,夜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七十四:黄连散
《圣惠》卷八十三:黄连散
处方:黄连(去须)半两,川升麻半两,黄芩半两,犀角屑半两,川大黄(锉碎,微炒)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茯神3分。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竹沥调下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圣惠》卷九十:黄连散
《袖珍》卷三引《经验方》:黄连散
《普济方》卷二一一:黄连散
《圣惠》卷十一:黄连散
处方:黄连3分(去须),黄柏半两(锉),甘草半两(生,锉),蔷薇根3分,栀子仁半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大盏,入淡竹叶20片,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黄连散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炒),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干姜3分(炮),木香3分(1半生,1半炒),甘草3分(炙,锉),阿胶3分(炙燥),陈曲(炒)3分,诃藜勒皮(1半生,1半煨)1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普济方》卷三九六:黄连散
《圣济总录》卷六十:黄连散
处方:黄连2两(去须),大黄(细锉,醋炒)2两,黄芩1两(去黑心),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攻除实热。主黄疸。身体面目皆黄,大小便秘涩,脏腑壅热。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以温水调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黄连散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黄连散
《圣济总录》卷一八二:黄连散
处方:黄连(去须)1两,黄柏(去粗皮,炙)1两,秫米(炒)1两,赤小豆1分,腻粉(研)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疮疥体热。
用法用量:油调涂旧帛上,先洗去疮痂,封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六:黄连散
《圣济总录》卷一八一:黄连散
《普济方》卷三六一:黄连散
《普济方》卷四○五:黄连散
《普济方》卷四○四:黄连散
《普济方》卷三九七:黄连散
处方:黄连(去须)3分,黄柏(去粗皮,锉)3分,桃白皮(炙锉)半两,胡粉(炒微黄色)半两,丁香2分,沉香2分,川椒3分,木香2分。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空心、午后米饮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七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黄连散
《普济方》卷三九七: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犀角屑1两,白蘘荷1两,黄芩1两,白头翁3分,蔓菁菜1两,吴蓝1两,甘草半两(炙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七
《圣惠》卷八十三:黄连散
处方:黄连(去须)半两,射干半两,川升麻半两,赤茯苓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玄参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桑根白皮(锉)半两,黄芩半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青竹叶7片,煎至5分,去滓,入蜜半合,更煎1-2沸,放温,时时与儿呷之。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黄连散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