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耆饮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黄耆饮
处方:黄耆(锉)地榆 桑寄生各45克 艾叶15克 白龙骨(研)60克 生地黄60克 生姜15克
制法:上七味,锉如麻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1 5克,用水230毫升,煎取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约隔半小时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普济方》卷二三一:黄耆饮
用法用量:黄耆汤(《医方类聚》卷八十六引《御医撮要》)。《医方类聚》引《御医撮要》本方用法: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盏,加生姜一块子(分拍碎),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注意:凡夏月不得隔宿浸药;忌菘菜。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一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黄耆饮
处方:黄耆(锉,炒)半两,小蓟3两,桑耳3两,附子(炮裂,去皮脐)3两,延胡索1两半,白芷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肉豆蔻2枚(去壳),赤石脂1两(研),当归1两(炙,锉),生干地黄1两,芎1两,白术1两,地榆1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1分(拍碎),同煎取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圣济总录》卷十三:黄耆饮
处方:黄耆1两(锉,焙),赤茯苓1两(去黑皮),羌活1两(去芦头),白僵蚕1两(炒),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当归1两(切,焙),桂1两(去粗皮),五味子1两,生干地黄1两(焙),甘草1两(炙,锉),陈橘皮1两(汤浸,去瓤,焙),玄参1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人参1两。
制法:上为粗末。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三
《眼科全书》卷五:黄耆饮
《准绳·女科》卷二:黄耆饮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黄耆饮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黄耆饮
处方:黄耆3分(锉,炒),白茯苓3分(去黑皮),麦门冬3分(去心,焙),黄芩(去黑心)3分,高良姜(炮)1分,乌梅肉(焙)2枚(去核),白术(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渴痢。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8分1盏,煎去滓,取3分,空腹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黄耆饮
处方:黄耆1两(细锉),人参1两,白茯苓1两(去黑皮),旱莲子1两,滑石(研)1两,桑根白皮(锉)3分,黄芩半两(去黑心),枳壳半两(去瓤,麸炒),芒消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黄耆饮
处方:黄耆2两(锉),杜仲2两(去粗皮,炙,锉),山茱萸2两,人参2两,知母(切,焙)2两,龙骨(碎)3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半,加大枣1枚(擘),煎至1盏,去滓温服,日3夜2。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黄耆饮
处方:黄耆1两半,白术1两半,白茯苓1两半(去黑皮),五味子1两半,熟干地黄2两(焙),牡蛎(煅)2两,大枣7枚(去核)。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万氏家抄方》卷六:黄耆饮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