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黄耆酒

目录

《千金》卷七:黄耆酒

黄耆3两,乌头3两,附子3两,生姜3两,秦艽3两,蜀椒3两,芎3两,独活3两,白术3两,牛膝3两,苁蓉3两,细辛3两,甘草3两,葛根1两半,当归1两半,菖蒲1两半,山茱萸2两,桂2两,钟乳2两,柏子仁2两,天雄2两,石斛2两,防风2两,大黄1两,石南1两。

制法:上(父)咀,无所炼,清3斗之。

功能治:虚脚疼痿弱,闷不自收摄。

用法用量:先食服1,不知,可至5,日3次。

大虚,加苁蓉3两;下痢,加女萎3两;多忘,加菖蒲3两。

各家论述:《千金衍义》:黄耆虚,而所见诸病靡不由虚所致。故用乌、附,用姜、桂,用防、独,用葛根,用芎、归,用大黄,靡不由虚变。然醴之制,非专一人,虽五脏,靡不由贼,所以汇次诸药之以,随宜而用,非比汤液之随施治也。

摘录:《千金》卷七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三:黄耆酒

黄耆1两半,防风1两半,细辛1两半,独活1两半,川芎1两半,牛膝1两半,附子1两,川椒1两,草1两,川乌7钱,山萸7钱,秦艽7钱,葛根7钱。

功能治:痹病甚而麻木不知者。

用法用量:浸酒,日、午、夜服3次。

虚,加肉苁蓉;下利,加女萎;多忘,加石斛、菖蒲。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三

《济生》卷三:黄耆酒

黄耆1两(去芦),防风1两(去芦),官桂1两(不见),石斛1两(去),虎骨1两(),当归1两(去芦),白芍药1两,木香1两(不见),云母粉1两,茵陈1两,仙灵1两,天麻1两,萆薢1两,甘草1两,川续断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以生绢袋盛,以好1斗浸之,春5日,夏3日,秋7日,冬10日。

功能治:湿痹。身体顽麻,皮肤痒,筋挛急,言语謇涩,手足不遂,时觉不仁。

用法用量:《医类聚》有白术

摘录:《济生》卷三

《圣济总录》卷十九:黄耆酒

黄耆3两,桂3两(去粗皮),巴戟天3两(去),石斛3两(去),泽泻3两,白茯苓3两(去黑皮),柏子仁3两,干姜3两(),蜀椒(去出汗)3两,防风2两(去叉),独活2两(去芦头),人参2两,天雄1两(裂,去皮脐),芍药1两,附子1两(裂,去皮脐),乌头1两(裂,去皮脐),茵芋1两,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细辛1两(去苗),白术1两,黄芩1两(去黑),栝楼1两,山茱萸1两。

制法:上(父)咀,绢袋盛,以清3斗之,秋、冬7日,春、夏3日。

功能治:脾痹。肉极虚寒,体重怠惰,四肢不欲动,关节疼痛,不嗜饮食。

用法用量:初服3,日2次。渐加之,以微麻木为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圣济总录》卷一六二:黄耆酒

黄耆3两,蜀椒3两(去者,出汗),白术3两,牛膝3两(去苗,锉),葛根3两,防风(去叉)4两,芎2两,甘草2两(,锉),细辛2两(去苗),山茱萸2两,附子2两(裂,去皮脐),秦艽2两(去苗土),干姜2两(),当归2两(切,),乌头2两(裂,去皮脐),人参2两,独活(去芦头),桂(去粗皮)3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用生绢袋盛,于4斗醇浸3日。

功能治:产后中偏枯,半身不随,言语不利,疼痛无力

用法用量:每温服1盏,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黄耆赤风汤

下一篇 黄耆防风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