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黄耆桂枝五物汤

目录

《金匮要略》卷上:黄耆桂枝五物汤

黄耆五物汤(《三因极一病论》卷三)、桂枝五物汤(《赤水玄珠》卷十二)。

黄耆9克 芍药9克 桂枝9克 生姜18克 大枣12枚(一人参

功能治:补通阳,养除痹。治血痹寸口上微、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1.2升,取400毫升,分三次温服

备注:中黄耆补桂枝通阳为君;,芍药养除痹为臣;大枣生姜调和卫为、使。用以奏补通阳,养除痹之效。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黄耆桂枝五物汤

黄耆汤、黄耆五物汤桂枝五物汤五物汤

黄耆3两,芍药3两,桂枝3两,生姜6两,大枣12枚(一人参)。

功能治:调养荣卫,祛血痹阴阳俱微,寸口上微,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

临床应用:1.痹:张,,手足痛肉渐肿,劳力走,阳受伤,客侵,卫失和。仿《局》“痹在四肢,汗出阳虚者,与黄耆五物汤”。黄耆桂枝茯苓草、当归煨姜、南枣。

2.真中:诊得两手厚而长,惟左手略兼弦象,两稍紧,厚者,得土之敦,厚道足以载福,为长寿之征。但弦为,紧为痛,今紧在两上半身有痹痛之患,据称手腕及上痛,时愈时作,已阅五年之久,且指尖时苦麻木,昔年尤甚,近年略减,细察此症,系关节而作痛,至其所以痛者,乃相抗拒,非同偏枯者之全不觉痛,其妙在于痛处,不难扶正以屏,书称中指麻木,三年防患中,以中指属手故也。今幸麻木之处以食指、拇指为甚,系大肠之不调,尚无大害,然而变数,必须及早治之,然斯时若肥药以预防中,是适招取中,无异借寇兵而齐盗粮,宜出诸郑重,切勿孟浪以图一逞,宜用黄耆五物汤黄耆2钱,桂枝尖2钱,生白芍2钱,生姜4钱,大枣2枚,同服。

3.管意外后遗症:一老妪,见右半身瘫痪眼斜,手足麻木,肉不仁,右半身自汗出。压:150/100毫米柱。此乃卫气虚亏,阳经脉失于养之。予黄耆桂枝五物汤治之。共服15压:140/90毫米柱,正常。诸症蠲除,一如常人。四年后追访,终未再作。

4.血痹:刘某,患四肢麻木一年余,夜晚尤甚。用维生素B12与维生素B1;肉注射60余日,疗效不明显。后改为针灸治疗,初针有小效,继之无效。气虚懒言,疲乏无力四肢麻木以上肢较甚,部发凉。双沉细,舌质淡嫩,苔薄白。取黄耆桂枝五物汤治之。服15,诸俱蠲。

5.自汗:患者,女,31岁。工人。痢后继见汗出,已两年余。动则大汗淋漓,乍冷乍热,时时恶,并出现肠鸣,进食不慎即泻,头晕无力淡苔薄白,无力浮大。某医院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屡治罔效。遂用黄耆桂枝五物汤白术五味子,水4,服后自汗明显改善,将桂枝减量,白术增制,使之外助黄耆以固表,健脾以收功。继进6,肠鸣消失。再进3,诸症悉除。

6.胸痹:患者,女,51岁,干部。病初自觉胸闷气短,继则胸前区时感隐痛,并向左肩放射,遇痛甚,已2年余。电图诊为“冠状动脉不足”。予黄耆桂枝五物汤薤白炙甘草,共服30余胸痛得以控制,电图近于正常。

7.脘痛:患者,女,42岁,工人。脘时感隐痛,逢劳遇尤甚,已5年许,钡餐透视诊为“窦炎”。曾屡服大辛热理气之品,渐致腹胀纳呆,大便时溏,周身乏力,淡润,沉弦迟。黄耆桂枝五物汤炙甘草干姜,服药后,痛顿解。酌去干姜,加皮与茯苓交替使用,予以健脾,因病陈久,宜缓缓图治。继服20余,诸渐愈。

8.低热:朱某某,女.35岁,教师。低热2年余,体温常在37.5℃左右,偶尔达38℃。伴有怯怕冷,自汗津津,声低气短,纳谷不香,大便溏薄,周身乏力等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而胖,细缓无力气虚身热。拟取甘温除热法,黄耆桂枝五物汤加焦白术炙甘草。服上12后,症状基本消失。改用补中益调服半月以善后,随访至今未发。

用法用量:黄耆汤(《圣济总录》卷十九)、黄耆五物汤(《三因》卷三)、桂枝五物汤(《赤水玄珠》卷十二)、五物汤(《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二)。

各家论述:《金鉴》:以黄耆固卫;芍药养阴;桂枝调和卫,托实表里,驱外出;生姜大枣,为至当不易之治也。

摘录:《金匮》卷上

汉·《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

组成:黄芪(9克)、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18克)、大枣(10枚)。

用法:水服。

功效:温阳痹。

治:血痹肤麻木不仁,微而涩紧。

临床应用:临床要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颈椎病奥沙利铂的周围神经毒性、IgA肾病及皮肤瘙痒等病症。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将符诊断标准的DPN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控制糖、压、脂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弥可保)治疗,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对患者临床症状,两侧胫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南京中医药大, 2010年第5期)

2.颈椎病:以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96例颈椎病患者,结果:总治疗有效率达91.7%。且遇劳累加重者,以本人参10克;疼剧烈者以本加元胡、川芎各10克,乳香没药各6克;遇加重者,加蜀椒、干姜各6克;颈项强疼加葛根10克;手麻木严重,加鸡血藤、桑枝桑寄生各30克,木瓜15克;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各30克;头晕剧烈者加天麻、勾藤、石决明各10克;胸闷气短者加瓜蒌10克,丹参30克;恶心欲吐者加半夏12克;耳鸣耳聋磁石15克;腰酸腿疼加山芋、山药各30克,疗效显著。(北京中医药大,2005年第6期)

3.奥沙利铂的周围神经毒性: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买验研究36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化疗时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试验组对比常规治疗组或甲钴胺治疗组在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严重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等面具有统计差异;安全性分析纳入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奥沙利铂起的外周神经毒性的所有类型的临床研究。结果未发现严重的不良事件(ADR/AE)。(《中国实验杂志》2013年第22期)

4.IgA肾病:将60例IgA肾病肾阳()虚证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2: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黄芪桂枝五物汤)40例和对照组(双嘧达莫)20例,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对照组为50%,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降低IgA肾病肾阳()虚证患者蛋白尿血尿均有效,对改善临床疲倦乏力、酸痛、面肢浮肿、畏寒肢冷等症状有明显疗效。(《上海中医药大报》2008年第3期)

解: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原用于治疗血痹症,后世医家多用于治疗湿关节炎及湿关节炎等病中黄芪益固表;桂枝风寒而温通痹;芍药养而通血痹,与桂枝用,调和卫而和表里生姜辛温,疏,以助桂枝之力;大枣甘温,养以资黄芪、芍药之功,全配伍当,疗效确切。但本要用于治疗血痹肤麻木。

临床应用以局部肤麻木不仁为辨证要点。临床如见病发于头部,加川芎苍耳子;发于面部,加白附子僵蚕;发于胸部,加白芥子;发于部,加木香皮;发于部,加羌活;发于部,加脂、续断;发于四肢,加桑枝鸡血藤;发于上肢,加姜黄羌活;发于下肢,加牛膝苍术

现代研究:现在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在机体免疫、代谢、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面作用显著。桂枝抗病原微生物、抗惊厥心血管等面疗效显著。因此此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要比其功能治范围更加广泛。

歌: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生姜,益卫,血痹风痹功效良。

摘录:汉·《金匮要略》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黄耆柴胡汤

下一篇 黄耆桃红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