诃黎勒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皮 川乌头(炮,去皮、脐)缩砂仁 白矾(煅)各1.2千克 肉豆蔻(去皮,炮)木香 干姜(炮)各600克 龙骨(洗)赤石脂各2.5千克
功能主治:治肠胃虚寒,水谷不化,泄泻注下,腹痛肠鸣,胸满短气;暴伤生冷,暴泻不止,手足逆冷,脉微欲绝;肠胃积寒,久利纯白,或有青黑,日夜无度者。
《脾胃论》卷下:诃黎勒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诃黎勒丸
《圣济总录》卷七十三:诃黎勒丸
《圣惠》卷二十六: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1两半(煨,用皮),干姜1两(炮裂,锉),桂心1两,桔梗1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木香1两,五味子1两,白术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沉香2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煨,去核)1两,鹿茸(酥炙,去毛)1两,桑根白皮(锉)1两,地榆1两,赤石脂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龙骨1两半,白芷1两,黄连(去须)1两,桂(去粗皮)1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1两,白茅根1两,当归(切,焙)1两,黄芩(去黑心)半两,干姜(炮裂)半两,肉豆蔻(去壳)4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诃黎勒丸
《圣惠》卷八十六: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皮半两,草豆蔻(去皮)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白术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半两,白茯苓半两,丁香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用法用量:1-2岁,每服3丸;3-4岁,每服5丸,先服搜病青黛丸取下恶物后,以粥饮送下,空心、午后各1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煨,去核)半两,地榆(去苗,微炙)半两,酸石榴皮(炙焦)半两,高良姜半两,赤石脂半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分,黄连(去须)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圣惠》卷六十:诃黎勒丸
《圣惠》卷五十九: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1两(煨,用皮),木香半两,丁香半两,肉豆蔻1两(去壳),当归1两(锉,微炒),干姜1两(炮裂,锉),桂心半两,白芍药1两,缩砂1两(去皮),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白术1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功能主治:痢后虚羸,不下饮食。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五十九: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1两(煨,用皮),干姜3分(炮裂,锉),当归1两(锉,微炒),黄连1两(去须,微炒),白术1两,木香3分(锉),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不拘时候,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五十一: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皮1两,前胡1两(去芦头),白术1两,草豆蔻3分(去皮),人参3分(去芦头),神曲3分(炒微黄),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桂心1两,木香1两,槟榔1两。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圣惠》卷五:诃黎勒丸
《圣惠》卷五: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2两(煨,用皮),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白茯苓1两,木香半两,肉豆蔻3枚(去壳),胡椒半两,京三棱半两(炮,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桔梗1两(去芦头),当归1两(锉,微炒),槟榔1两,陈橘皮半两(浸,去白瓤,焙),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摘录:《圣惠》卷五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煨,去核)半两,木香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胡椒半两,肉豆蔻(去壳)半两,白术半两,蓬莪术(煨,锉)半两,干姜(炮裂)半两,人参1两,荜拨1两。
功能主治:积年冷劳泻痢,眼黄面黑,渐渐瘦弱。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圣济总录》卷一二五: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煨,去核)1两,槟榔(锉)1两,海藻(洗去咸,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干姜(炮)1两,熊胆1两,桂(去粗皮)1两,昆布(洗去咸,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酸枣大。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普济方》卷三九八:诃黎勒丸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皮2钱(炮),青橘皮(去白,焙)1分,干姜1分(炮),白豆蔻(去皮)1钱,乌头(炮裂,去皮脐)1钱,木香1钱,荜澄茄1钱。
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普济方》卷二一二:诃黎勒丸
《济生》卷四:诃黎勒丸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煨,去核)1两半,大黄(锉,炒)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熟干地黄(焙)1两半,大麻仁(别研如膏)1两半,人参1两半。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杨氏家藏方》卷七:诃黎勒丸
处方:肉豆蔻(面裹,煨香)2两,草豆蔻(去壳)2两,诃黎勒(煨,去核)2两,高良姜3两,干姜3两(以上二姜用好醋1升,同煮醋尽,晒干,入余药),赤石脂2两。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以米饮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七
《圣惠》卷五: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1两半(煨,用皮),吴茱萸半两(浸7遍,焙干,微炒),白术1两,桂心3分,人参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桔梗半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红豆蔻1两(去皮),干姜半两(炮裂,锉),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功能主治:脾脏冷气,腹内虚鸣,胸膈气滞,不能饮食,虽食不消,又频呕逆。
摘录:《圣惠》卷五
《奇效良方》卷十四:诃黎勒丸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诃黎勒丸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炮,去核)1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焙)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别研,取膏入)1两,陈皮(汤浸,去白,焙)1两,桔梗(炒)1两,泽泻(锉)1两,五味子1两,槟榔(生,锉)1两。
制法:上八味,捣罗六味为末,入杏仁和匀,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圣济总录》卷二十六:诃黎勒丸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诃黎勒丸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皮4两,五倍子4两,黄连(去须)4两,钟乳粉4两,白矾(熬令汁枯)4两,缩砂蜜(去皮)2两半,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半,当归(切,焙)2两半,酸石榴皮(锉,炒)2两半,胡椒2两半,樗根皮(锉)2两半,干姜(炮)1两半,干木瓜(锉)5两,乌梅肉(炒)5两,橡实(微炒)5两,肉豆蔻(煨,去壳)5枚,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诃黎勒丸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诃黎勒丸
《圣惠》卷五十:诃黎勒丸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诃黎勒丸
《魏氏家藏方》卷五:诃黎勒丸
处方:吴茱萸(去枝,汤泡7次),艾叶1两,厚朴(去粗皮,姜制,炙)1两,干姜(炮,洗)1两,良姜(去须,炒)1两,白术1两(炒),大附子2两(炮,去皮脐,切作骰子块)。
制法:上药加好肉枣30枚,酒、米醋、生姜自然汁各1碗,煮前药干,为末;加肉豆蔻5两,诃子(炮熟,取皮)2两,丁香半两,胡椒半两,为末,酒为丸,如梧桐子大。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五
《医方类聚》卷六引《五脏六腑图》:诃黎勒丸
《外台》卷七引《近效方》:诃黎勒丸
《医心方》卷三引《古今录验》: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皮8分,槟榔8分,人参3分,橘皮6分,茯苓4分,芒消4分,狗脊3分,豉4分,大黄8分,干姜12分,桃仁8分,牵牛子13两,桂心8分。
功能主治:诸风痹块,大便不通,体枯干燥,面及遍身黄;痔,赤白利,下部疼痛,久壮热;一切心痛,头旋闷,耳痛重听;身体痈疽,积年不瘳;痢不思食;痰冷在胸中,咳嗽,唇色白干燥;僻,小便稠数,腹胀痃气,初患水病;声破无,无颜色,色黄,腹内虫,脚气,上吐无力,肢节疼痛,血脉不通,心上似有物涌,健忘心迷。
《圣惠》卷七十五:诃黎勒丸
《圣济总录》卷八十四: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皮(焙)3两,大黄(锉,炒)3两,槟榔(锉)3两,木香2两,大麻仁(别研)3两,甘草(炙)2两半,枳壳(去瓤,麸炒)2两半,朴消3分。
用法用量:每服40丸。渐加至50-60丸,以温熟水送下,日3次,常令通利。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圣惠》卷五十:诃黎勒丸
《鸡峰》卷十四:诃黎勒丸
《圣惠》卷五十: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皮2两,干姜1两(炮裂,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桂心1两,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用法用量:每日不问早、晚,常含1丸,咽津;如患甚,即将1丸嚼破,以煎汤送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
《圣惠》卷四十九: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1两(煨,用皮),桔梗3分(去芦头),赤芍药半两,桔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白术1两,赤茯苓1两,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桂心3分,木香半两,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圣惠》卷四十八: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皮1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乌药1两,当归1两(锉,微炒),木香1两,白术3分,桂心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槟榔1两,蓬莪术1两,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神曲1两(微炒令黄),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麦糵1两(微炒令黄)。
制法:上为末,后将硼砂3两,用醋2升煎,滤去滓,入前药末4两纳硼砂醋中搅和匀,于银锅内煎成膏,和余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方出《圣惠》卷四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一六○:诃黎勒丸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煨,去核)半两,桂(去粗皮)1分,赤石脂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冷痢。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3丸,4-5岁儿每服5丸,以米饮送下,空心、午后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圣惠》卷十一: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皮1两,大腹皮1两(锉),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桑根白皮1两(锉),前胡1两(去芦头),枳实1两(麸炒令微黄),汉防己半两,紫苑3分(洗去苗土),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别研如膏),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别研如膏)。
摘录:《圣惠》卷十一
《圣济总录》卷一七六:诃黎勒丸
《医方类聚》卷一四二引《澹寮》:诃黎勒丸
《圣惠》卷七十: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皮1两,贝母3分,射干3分,紫菀3分(洗,去苗土),桂心3分,紫苏子3分(微炒),前胡3分(去芦头),桔梗3分(去芦头),木通3分(锉),皂荚子仁1两(微炒),郁李仁1两半(汤浸,去皮,微炒,别研入)。
摘录:《圣惠》卷七十
《圣惠》卷九十三: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半两(煨,用皮),黄连3分(去须,微炒),地榆半两(微炙,锉),赤石脂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吴茱萸1分(汤浸5遍,焙干,微炒)。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圣惠》卷九十二: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2两(煨,用皮),白术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白茯苓1分,当归1分(锉,微炒),白芍药半两,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用法用量:3岁儿每服5丸,以粥饮研下,日3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圣惠》卷八十八: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皮半两,大麦糵1分(炒令微黄),柴胡半两(去苗),芎1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赤茯苓1分,鳖甲半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枳壳1分(麸炒微黄,去瓤),桂心1分,赤芍药半两,干姜1分(炮裂,锉),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圣惠》卷八十六: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皮3分,肉豆蔻1枚(去壳),青黛(细研)1分,麝香(细研)1分,芦荟(细研)1分,熊胆(研入)1分,朱砂(细研)1分。
功能主治:小儿食疳,水谷不消,心腹胀满,好吃泥土,肌体瘦弱。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粥饮送下,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圣济总录》卷七十八: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炮,去核)1两,肉豆蔻(去壳)半两,白矾(熬令汁枯)1两,木香半两,龙骨2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缩砂仁1两。
功能主治:腹痛虚滑,里急后重,心胸痞闷逆满;或伤冷暴泻,手足厥冷,脉息沉伏。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八
《圣济总录》卷四十:诃黎勒丸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诃黎勒丸
《圣惠》卷二十九: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1两(煨,用皮),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槟榔1两,白术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1两,当归3分。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圣惠》卷四十五:诃黎勒丸
《圣惠》卷十二: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1两(煨,用皮),桂心1两,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高良姜1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1两,木香半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摘录:《圣惠》卷十二
《圣惠》卷八十四: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皮半两,木香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茯苓半两,桂心半两,柴胡3分(去苗),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济总录》卷七十一: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煨,去核)2两,槟榔(锉)3两半,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羚羊角(镑)1两半,黄连(去须)1两半,防葵(锉)1两半,生姜(切,焙)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大黄(锉,炒)3两半,木通(锉)1两1分。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渐加至30丸,空腹以米饮送下,1日2次。以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圣惠》卷四十三: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1两(煨,去皮),木香半两,白术1两,槟榔3分,当归3分(锉,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桂心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草豆蔻1两(去皮),干姜半两(炮裂,锉),神曲1两(捣碎,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锉)。
功能主治:心腹相引痛,大肠不调,水谷难化,少思饮食,四肢羸瘦。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圣惠》卷四十三: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1两(煨,用皮),干姜半两(炮裂,锉),神曲1两(微炒),木香半两,桂心半两,槟榔3分,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诃黎勒丸
《圣惠》卷四十二: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皮1两,沉香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五味子1两,白术1两,草豆蔻1两(去皮),人参1两(去芦头),当归1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干姜半两(炮裂,锉),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功能主治:逆气,胸中痞塞,呼吸短气,腹内虚寒,食即呕逆,羸瘦不足。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圣惠》卷二十八:诃黎勒丸
《圣惠》卷四十三:诃黎勒丸
《圣惠》卷二十八: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1两(煨,用皮),桂心2分,丁香半两,高良姜半两(锉),草豆蔻1两(去皮),神曲1两(炒微黄),麦1两(炒微黄),白术1两,人参1两(去芦头),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局方》卷六: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皮40两,川乌头(炮,去皮脐)40两,缩砂仁40两,白矾(煅)40两,肉豆蔻(去皮,炮)20两,木香20两,干姜(炮)20两,龙骨(洗)80两,赤石脂80两。
功能主治:肠胃虚弱,内受风冷,水谷不化,泄泻注下,腹痛肠鸣,胸满短气;肠胃积寒,久利纯白,或有青黑,日夜无度;脾胃伤冷,暴泻不止,手足逆冷,脉微欲绝。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前以温粟米饮送下;甚者可倍加丸数。
摘录:《局方》卷六
《圣惠》卷八十三: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半两(煨,用皮),木香1分,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1分(去芦头),白术1分,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干姜1分(炮裂,锉),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圣惠》卷三十一:诃黎勒丸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