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蛤蚧散

目录

《博济方》卷二:蛤蚧散

人参蛤蚧(《卫生宝鉴》卷十二)。

:蛤蚧1对(新好者,用汤洗十遍,慢令香,研细末)人参 茯苓 知母 贝母(去过,汤洗)桑白皮各60克 甘草150克()大杏仁180克(汤洗,去皮、尖,烂令香,取出,研)

制法:上八味,同为细末,入杏仁拌匀,过罗,研细。

功能治:治肺痿咳嗽,咯唾脓,满面生疮,遍身黄肿。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入生姜2少许,用水600毫升,热服。如以汤点,频服亦妙。

摘录:《博济》卷二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蛤蚧散

:蛤蚧1对()成炼钟乳 款冬 肉桂 白矾过,研)甘草)各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治:温化痰,止咳定喘。治元气虚上气咳嗽,年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芦管吸之。如觉干,即子空时用米饮调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论》卷十二

《圣惠》卷二十六:蛤蚧散

:蛤蚧1对(用少许涂,令赤色),白羊肺1两(分为3分),麦门冬半两(去),款冬1分,黄连1分。

制法:上药除羊肺外,为细

功能治:肺劳咳嗽

用法用量:先将羊肺1分。于砂盆细研如膏,以无灰1中盏,暖令眼沸,下羊肺,后入药末3钱,搅令匀,令患者卧,去枕用衣簟仰面,徐徐而,勿太急。久患不过3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三因》卷十二:蛤蚧散

:蛤蚧1对(),成炼钟乳半两,款冬半两,肉桂半两,白矾过,研)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元气虚上气咳嗽,久年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空、食前用芦管吸之:或觉干,即用米饮调下。

摘录:《三因》卷十二

方出《本草衍义》卷十七,名见《赤水玄珠》卷七:蛤蚧散

:蛤蚧1两,阿胶1两,生犀角1两,鹿角1两,羚羊角1两。

制法:上药除外,皆为屑,次入,分4服。

功能治:久嗽不愈,间积虚热,久则成疮,嗽出脓,晓夕不止,中气塞,胸噎痛。

用法用量:每服用河水3升,于银石器中,慢至半升,滤去滓,临卧微温细细呷其滓。候服尽,再捶,都作1服,以水3升,至半升,如前服。若病人久虚不喜水,当递减水。

摘录:出《本草衍义》卷十七,见《赤水玄珠》卷七

《传家秘宝》卷中:蛤蚧散

:蛤蚧1对(),槐角2两(黄),杏仁(去皮)1两,茯苓1两,皂角1两(去皮,),鹿角,为末)。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劳嗽吐血,涎不利。

用法用量:鹿角用量原缺。

摘录:《传家秘宝》卷中

《博济》卷二:蛤蚧散

人参蛤蚧

:蛤蚧1对(新好者,用汤洗10遍,慢令香,研细末),人参2两,茯苓2两,知母2两,贝母(去过,汤洗)2两,桑白皮2两,甘草5两(),大杏仁6两(汤洗,去皮尖,烂令香,取出,研)。

制法:上为细末,入杏仁拌匀研细。

功能治:肺痿咳嗽,即壅嗽。三二十年间上喘咳嗽,咯唾脓,满面生疮,遍身黄肿。

用法用量:人参蛤蚧(《御药院》卷五)。

注意:忌油腻、生冷、毒物。

摘录:《博济》卷二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蛤蚧散

:蛤蚧1对(雌雄头尾全者,不得有蛀蚛,水洗净,干),枇杷叶(拭去毛)3分,柴胡(去苗)半两,紫菀(净洗,干)3两,贝母(去)1两,人参半两,鹿角)3分。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咳嗽不利。

用法用量:每用1颗,去皮,细切,净器研之,生绢滤自然汁于银器,用药末半钱匕,入汁中,以慢3-5沸取出,食后、临卧服。去枕仰卧一饭顷。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宣明论》卷十二:蛤蚧散

:蛤蚧1对(),乳香1钱,木香1钱,白茯苓1钱,丁香1钱,茴香1钱,川山甲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治:胃气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空、食前好温调下。

摘录:《宣明论》卷十二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蛤蚧救喘丹

下一篇 蛤蚧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