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虎睛丸

目录

      《圣惠》卷四:虎睛丸

      虎睛1对(浸1宿,微,捣),金箔50(细研),银箔50(细研),光明砂半两(细研),雄黄半两(细研),牛黄半两(细研),琥珀半两(细研),珍珠半两(细研),龙齿半两(细研),麝香半两(细研),人参2两(去芦头,为末),茯神2两(末)。

      制法:上为极细末,以枣肉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心脏虚,惊悸忪,或夜间狂言,恒常忧怕,或如见鬼,恍惚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7,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虎睛丸

      虎睛1对(浸,),砂(研)1分,麝香(研)1分,雄黄(研)1分,砒霜(研)1分,安息香(入桃仁和研)1分,阿魏(研)1分,天灵盖()1分。

      制法:上先捣2味,再入研药为细末,烧饭为,如小豆大。

      功能治:鬼疟。

      用法用量:每用1,未发前男左女右手把之,1可疗10人。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外台》卷三十五引刘氏方:虎睛丸

      五味虎睛

      犀角12分(屑),子芩5分,栀子仁10分,大黄10分,虎睛1枚(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小儿眠睡不安,惊啼不吃奶。小儿惊啼壮热色萎瘁,中坚积,不可哺乳

      用法用量:五味虎睛(《圣惠》卷七十六)。

      注意:奶母忌热面;忌毒物。

      摘录:《外台》卷三十五刘氏

      《千金》卷十四:虎睛丸

      虎睛1具(浸1宿,),防风4分,秦艽4分,防葵4分,龙齿4分,黄芩4分,雄黄4分,防己4分,山茱萸4分,茯苓4分,铁精4分,鬼臼4分,人参4分,地黄(一干姜)4分,大黄4分,银屑4分,牛黄4分,独活3两,远志3两,细辛3两,贯众3两,麝香3两,白蔹(1作白薇)3两,升麻3两,白鲜皮3两,茯神5两,石膏5两,天雄5两,鬼箭羽2分,蜂房2分,水石6分,蛇蜕1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癫掣疭,眼张大,中出白沫,或作声,或死不知人。

      用法用量::《圣济总录》有芎、鸦头,无雄黄茯神

      各家论述:《千金衍义》:虎睛龙齿定魄安魂,牛黄麝香利窍,蜂房、蛇蜕攻毒祛铁精、银屑辟镇惊,雄黄石膏破恶结,防葵、天雄出阴入阳,升麻大黄升清除浊,人参地黄,其余药、毒药总皆匡之流。如无虎睛珍珠代用可也。

      摘录:《千金》卷十四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虎睛1对(浸,令干,先捣末),牛黄1分(细研),青黛1分(细研),麝香半分(细研),腻粉1分,干蝎7枚(微)。

      制法:上为细末,用蟾酥半钱,以新汲水少许浸化如面糊,搜前药末为,如麻子大。

      功能治:小儿急惊客忤邪气发热,搐搦,涎聚上壅。胎风

      用法用量:初生及月,每服1,以乳汁化下;百日以上儿,每服2;足1岁儿,每服3薄荷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虎睛丸

      虎睛(研)1牛黄(研)1,干蝎(去土,)7枚,1枣大,青黛(研)1分,使君子10枚(烧存性),砂(研)半钱,龙(研)半钱,麝香(研)半钱,金箔10银箔10

      制法:上为末,用水浸炊饼,如樱桃大。

      功能治:小儿胎风

      用法用量:每服半,如疾重服1,金银薄荷汤磨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虎睛1对(细研),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蜂房半两(微),麻黄半两(去),子芩半两,钩藤半两,防葵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龙齿1两(细研),栀子仁1两,银箔30(细研),麝香1分(细研),羌活3分,柴胡3分(去苗),白鲜皮3分,川升麻3分,雷丸3分,沙参3分(去芦头),石膏1两(细研,水飞过),牛黄1分(细研),蚱蝉1两(去翅足,微),蛇蜕皮1分(锉,微),天麻半两,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小儿5岁至7岁,发癫痫,无时发动,出白沫,遗失大小便不觉。

      用法用量:(《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虎睛1对(微,取仁),牛黄1分(微研),珍珠末1分,朱砂1分(细研),甘逐1分(黄),赤芍药1分,茯苓1分,甘草1分(微赤,锉),牡蛎1分(黄),麝香半分(细研),犀角屑半两,巴豆半两(去皮,纸裹压去油),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

      制法:上为末,糯米饭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小儿食痫,及惊百病。

      用法用量:本甘遂,原作“甘草”,据《普济》改。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虎睛1对(细研),牛黄1分,麝香1分(细研),川升麻半两,钩藤半两,甘草半两(微赤,锉),犀角屑半两,天竹黄2分(细研),栀子仁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蚱蝉3枚(去翅足,微),蜣螂3枚(去翅足,微),蛇蜕皮5(烧灰)。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小儿惊痫邪气,皮肉壮热呕吐心烦,不得安睡。小儿下痢五色

      用法用量:《圣济总录》有桂,无甘草、天竺黄。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虎睛1对(浸,微),牛黄半两(细研),麝香1分(细研),钩藤半两,犀角屑3分,茯神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朱砂1两(细研,水飞过),川大黄1两(锉碎,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小儿热痫,摇头吐,四肢抽掣,惊悸。

      用法用量:1岁儿,每服1金银汤化服,每日3次;儿稍大,加数服之。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虎睛1对(浸,令黄),朱砂半两(细研,水飞),麻黄半两(去),钩藤半两,铁粉3分,防风3分(去芦头),子芩3分,川大黄3分(锉碎,微),龙齿1两(细研),银屑3分(细研),栀子仁3分,羌活3分,柴胡半两(去苗),白鲜皮半两,牛黄半两(细研),雷丸半两,沙参半两(去芦头),细辛1分,石膏1两(细研,水飞),川升麻半两,蚱蝉4枚(微,去翅足)。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小儿风痫,自3岁以来,至10岁不愈,发时中白沫,大小便不觉。

      用法用量:3岁以下,每服3薄荷汤送下,每日3次;3岁以上,以意加服之。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虎睛1对(微,细研),牛黄1分(细研),人参半两(去芦头),白茯苓1分,川大黄1分(锉碎,微),蛇蜕皮5(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小儿二十四种惊痫壮热手足抽掣呕吐夜啼,睡卧不安。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2,以乳汁化服;3-4岁儿,每服5薄荷汤化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六:虎睛丸

      虎睛1对(浸,令黄),犀角屑半两,子芩1两,山栀子半两(去皮),川大黄1两(锉,微),麝香1分(细研),天竹黄半两(细研),龙胆3分(去芦头),巴豆1分(去皮,研,纸裹压去油),黄矾3分(烧令赤),珍珠末1分(研入),牛黄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麻子大。

      功能治:小儿惊,眼热涩,多睡,心悸不安,不吃奶食,肉黄瘦。

      用法用量:《普济》有猪苓,无子芩。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虎睛1对(浸,微黄),天麻1分,干蝎1分(微),乌蛇肉1分(微黄),羌活1分,独活1分,僵蚕1分(微),麝香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小儿胎风及惊

      用法用量:每服3薄荷汤研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八:虎睛丸

      虎睛仁1对(微),牛黄1分(细研),珍珠末1分,犀角屑半两,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巴豆霜3分,吴蓝半两,赤芍药半两,桔梗1分(去芦头),汉防己1分,牵牛子半两(微),牡蛎半两(烧为灰),鳖甲半两(涂令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小儿百病,热,鬼,症癖,羸瘦,诸痢,惊痫腹胀喘促,结胸中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2,温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圣惠》卷八十二:虎睛丸

      虎睛牛黄

      虎睛1对(浸,微,取仁),牛黄1分,麝香1分,雄黄1分,朱砂1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小儿蓐及百日以来,壮热多惊。

      用法用量:虎睛牛黄(《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摘录:《圣惠》卷八十二

      《圣惠》卷六十九:虎睛丸

      虎睛1对(微),秦艽半两(去苗),龙齿半两,防葵半两,黄芩半两,雄黄半两(细研,水飞过),汉防己半两,牛黄半两(细研),羌活1分,川升麻3分,水石3分,远志1分(去),茯神半两,石膏1两(细研),天雄半两(裂,去皮脐),鬼箭羽1分,蛇蜕皮5(微),蜂房1分,白鲜皮1分,白薇1分,贯众1分,麝香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妇人,发癫狂及诸痫。

      用法用量:本,《普济作“虎眼”。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二○○:虎睛丸

      虎睛1对(生用),狗胆汁1枚,天灵盖1分(生用),麝香半钱(细研)。

      制法:上为末,入麝香研匀,以狗胆汁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久疟

      用法用量:以绯帛裹1,男左女右,手中指上系之;如患多时者,生姜汤送下1

      摘录:出《圣惠》卷五十二,见《普济》卷二○○

      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九八:虎睛丸

      虎睛1枚(生,捣细末),腊月猪血少许,朱砂1分(细研),阿魏1分(末)。

      制法:上为末,取5月5日修,用粽子尖7枚为,如黍米大。

      功能治:疟疾,发作时不定,热甚者。

      用法用量:《本草纲》本用法:绵包一,男左女有塞中。

      摘录:出《圣惠》卷五十二,见《普济》卷一九八

      《圣惠》卷二十二:虎睛丸

      虎睛1对(浸1宿,微黄),铁粉1两(细研),黄1两,麦门冬1两半(去),人参1两(去芦头),玄参1两,沙参1两(去芦头),苦参1两(锉),金箔100(细研),银箔100(细研),牛黄半两(细研),马消2两,黑1两,水银1两(与2味结为砂子,细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风痫,积年不愈,发即昏昏欲睡,良久醒。

      用法用量:每服30,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圣惠》卷二十二:虎睛丸

      虎睛1对(浸,微黄),茯神1两,龙齿1两,石膏1两,防风1两(去芦头),黄芩1两,秦艽1两(去苗),川升麻1两,汉防己1两,铁粉1两(细研),川大黄1两(锉碎,微),人参1两(去芦头),防葵1两,独活1两,远志3分(去),白鲜皮3分,鬼臼3分,细辛3分,银箔50(细研),金箔50(细研),天雄3分(裂,去皮脐),干姜半两(裂,锉),芎3分,麝香半两(细研),蜂房半两(微),牛黄半两(细研),蛇蜕皮10条(烧灰)。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癫,张,多吐白沫,或作恶声,恍惚虚悸。

      用法用量:每服20,温送下,薄荷汤下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颅囟经》卷上:虎睛丸

      虎睛1只,栀子仁2分,茯苓2分,牛黄少许,人参1分,钩藤4分,大黄4分,犀角末1分,黄芩1分,蛇蜕7(烧灰)。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黍米大。

      功能治:小儿二十四种惊痫壮热,手脚抽掣,呕吐夜啼,眼肿。

      用法用量:随年数,轻者1服,重者3服,空心热水送下,奶汁下亦得。

      注意:乳母忌一切生冷、油腻、毒物。

      摘录:《颅》卷上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虎睛1对(微,细研),牛黄半两(细研),栀子仁半两,白茯苓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黄芩1两,生犀角屑1分,蛇蜕皮1分(微),钩藤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

      制法:上为末,细研令匀,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小儿二十四种惊痫壮热手足抽掣,呕逆,夜啼,睡卧不安,惊痢。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1;3-4岁儿每服2,以熟水研破送下,粥饮送下亦可。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直指小儿》卷二:虎睛丸

      虎睛(细研)1分,远志(姜制,)1分,犀角1分,大黄湿)1分,石菖蒲1分,麦门冬1分,蜣螂(去足翅,)3枚。

      制法:上为末,粟米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小儿惊痫邪气

      用法用量:每服1竹叶汤调下;或金银汤调下。

      摘录:《直指小儿》卷二

      《万氏家抄方》卷五:虎睛丸

      虎睛1对(),远志肉(姜制)1钱,犀角1钱,石菖蒲1钱半,茯神(去皮木)2钱半,法制半夏2钱,麦门冬(去)1钱,人参1钱,星3钱,琥珀1钱,麝香5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甘草膏为,如芡实大,朱砂为衣。

      功能治:痫疟,邪气

      用法用量:每服1,金银竹叶汤送下。

      摘录:《万氏家抄》卷五

      《普济方》卷三七八:虎睛丸

      砂(研)1两,虎睛1对(研),牛黄(研)1两,麝香(研)1两,犀角(末)1两,钩藤4两,白茯苓(去黑皮,锉)1两,黄芩(去黑)1两,人参1两,栀子仁1两,大黄湿纸裹,熟,锉)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鸡头子大。

      功能治:压惊,镇心脏小儿诸惊痫

      用法用量:每服1,5岁儿每服2金银汤化下,人参汤亦得,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普济》卷三七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虎睛1对(浸1宿,微,细研),朱砂1两(细研,水飞),铁粉1两,蜂房半两(微),羌活半两,钩藤半两,牛黄半两(细研),蚱蝉4枚(去翅足,微),防葵半两,麻黄半两(去),龙齿1两(细研),川升麻半两,细辛1分,石膏1两(细研,水飞)。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麻子大。

      功能治:小儿癫痫,至大不愈,或发即出白沫,并大小便出不知。

      用法用量:每服5,温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普济方》卷三六一:虎睛丸

      青黛1钱,全蝎5个,朱砂半钱,麝香1许,子1许,白附半钱,水银半钱(,研),僵蚕蝉蜕7个(去大足),铁华粉少许。

      制法:上为末,用半夏糊为,如鸡头子大。

      功能治:去惊,安魂魄。惊啼瘛疭恐悸,中不语,角弓反张,或惊搐太甚。

      用法用量:本虎睛,但中无虎睛,疑

      摘录:《普济》卷三六一

      《医方类聚》卷二五八引《保童秘要》:虎睛丸

      虎睛1个(净洗,细锉,慢干),蝎尾3-7个,蛇1两(浸1宿,去皮,黄色,称取半两),郁金(锉)1分,大黄1分,天南星(生)1分,半夏(生)半分,白附子半分,天麻半分。

      制法:上为末,先用好巴豆,去皮壳膜,以冷水浸,秋冬5日,春夏2日,逐日换水,取出研如糊,称1分,下前药研匀,蜜,如小豆大。

      功能治:小儿惊

      用法用量:1岁1,冷葱清送下。吐泻为妙。

      摘录:《医类聚》卷二五八《保童秘要》

      《杨氏家藏方》卷二:虎睛丸

      虎睛1对(微),犀角屑1两,远志(去)1两,栀子仁1两,大黄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化痰痫疾潮搐,精神恍惚,烦乱不宁,口干喜水,或时谵语

      用法用量:每服20,食后温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卷二

      《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张道人方:虎睛丸

      虎睛1个,牛黄2钱,桔梗1钱,麝香1钱,黄连1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麻子大。

      功能治:小儿脾疳,常吃泥土,日久遍身通黄。

      用法用量:每服3,食前米饮送下,每日2次。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张道人

      《幼幼新书》卷九引《庄氏家传》:虎睛丸

      朱砂1分(研),铅白霜1钱,僵蚕末1钱,珍珠末1钱,轻粉1钱,牛黄1钱,犀角屑1钱,青黛1钱,乳香1钱,黄连1钱,白附子1钱,香(烧)1钱,半钱,麝半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糯米饭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小儿急慢惊,涎实壮热

      用法用量:本虎睛,但中无虎睛,疑

      摘录:《幼幼新书》卷九《庄氏家传》

      《幼幼新书》卷九引《聚宝方》:虎睛丸

      虎睛1只(,取仁),青黛3分,棘冈子肉20个,朱砂(研)1钱,粉霜1钱,轻粉1钱,牛黄1,香好(烧)1钱,麝香半钱,熊胆半钱,半夏7枚(汤洗7度,为末)。

      制法:上为末,汤浸蟾酥,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小儿急慢惊,搐搦不安,吊上睛。

      用法用量:3岁以下每服1,5-10岁每服2,常惊者加半,金银薄荷汤研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九《聚宝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虎睛丸

      虎睛(微,研)1对,代赭(捣研)1分,砂(研)1分,芦荟(研)3分,麝香(研)1分,牛黄(研)3分,桃仁2-7枚(汤退去皮尖双仁,麸),当归(切,,为末)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麻子大。

      功能治:小儿胎风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3,3-4岁儿每服5,温水送下,每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局方》卷十:虎睛丸

      茯神(去木)5两,天麻(去苗)5两,腻粉(研)5两,天竺黄(研)5两,黄连5两,朱砂(研,)2两,麝香(研)3两,白附子)3两,天南星)3两,青黛(研)7两,使君子100个,天浆子(微)40个。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小儿惊壮热涎壅滞,精神昏愦,睡多惊啼,或发搐搦,睛直视。

      用法用量:本虎睛,但中无虎睛,疑

      摘录:《局》卷十

      《普济方》卷三七七:虎睛丸

      虎睛1具(浸1宿,黄),砂4分,铁精4分,子芩4分,大黄4分,龙齿4分,栀子仁4分,银屑4分,蜂房()2分,钩藤钩2分,柴胡2分,白鲜皮2分,麻黄(去)2分,雷丸)2分,羌活3分,沙参3分,升麻3分,牛黄半分,蚱蝉4个(去翅足,自死者),防葵7分,蛇蜕皮7分(),细辛1分半,石膏5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大豆大。

      功能治:小儿1-2岁发痫,至大不愈成癫病,发无时,出白沫,并大小便不知出。

      用法用量:4-5岁儿每服10

      摘录:《普济》卷三七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虎眼丸

      下一篇 虎睛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