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蓝花散
方出《圣惠》卷三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一九○:红蓝花散
《圣惠》卷七十九:红蓝花散
处方:红蓝花1两,蓖麻子1两,栝楼根1两,生干地黄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菰根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烦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圣惠》卷三十七:红蓝花散
方出《圣惠》卷八十,名见《普济方》卷三四八:红蓝花散
《圣惠》卷七十:红蓝花散
处方:红蓝花1两,柴胡1两半(去苗),当归1两,生干地黄1两,赤芍药1两,鬼箭羽1两,虎杖1两,大腹皮1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土瓜根1两,地骨皮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各家论述:《济阴纲目》:方中赤芍、虎杖、土瓜根皆破血通经;腹皮、枳壳宽胸理气;其他不过清心凉血解热而已。
摘录:《圣惠》卷七十
《圣惠》卷六十九:红蓝花散
《圣惠》卷七十九:红蓝花散
《圣惠》卷七十九:红蓝花散
处方:红蓝花半两,琥珀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瞿麦半两,当归1两(微炒),桂心1两,延胡索3分,赤芍药半两,姜黄半两,牛膝半两(去苗),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蓬莪术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产后月水不通,腹胁刺痛,面色萎黄,时发烦热,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圣济总录》卷一六○:红蓝花散
《圣惠》卷八十一:红蓝花散
《圣济总录》卷一五八:红蓝花散
《圣惠》卷八十:红蓝花散
处方:红蓝花1两,当归半两(锉,微炒),紫葛3分(锉),赤芍药3分,蒲黄半两,桂心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次入童便、生地黄汁各1合,更煎1-2沸,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
《圣惠》卷七十八:红蓝花散
处方:红蓝花1两,甘菊花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芎半两,蓬莪术半两,赤芍药半两,鬼箭羽半两,桂心半两,牛膝3分(去苗),刘寄奴3分,赤茯苓3分,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羚羊角屑3分。
制法:上为粗散。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十八:红蓝花散
处方:红蓝花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诃黎勒皮3分,羚羊角屑3分,黄芩3分,刺蓟3分。
制法:上为粗散。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下赤马通汁半合,更煎1-2沸,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八
《圣惠》卷六:红蓝花散
处方:红蓝花1两,犀角屑3分,茅根3分(锉),麦门冬3分(去心),伏龙肝半斤(以水五大盏浸,滤取汁)。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浸伏龙肝水1中盏,加竹茹1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
《圣惠》卷八十:红蓝花散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