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柏子仁汤

目录

《重订严氏济生方》:柏子仁汤

当归(去芦,)芎藭 茯神(去木)小草 阿胶(锉,蛤粉成珠子)鹿茸(燎去毛,柏子仁)各30克 香附子(去毛)60克 川续断浸)30克 甘草)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治:治妇人忧思过度,劳伤,崩中下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至160毫升,去滓,空温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

《证治准绳·类方》卷三:柏子仁汤

人参 半夏茯苓 陈皮 柏子仁 甘草麝香(少许,另研)

功能治:关格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入麝香调匀和服。加郁李仁更妙。

摘录:《治准·类》卷三

周明道方:柏子仁汤

柏子仁15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姜半夏6克,五味子10克,牡蛎20克,麻黄10克,小麦15克,红枣5枚。

功能治:宁滋阴敛汗。肺阴虚,虚不守,卫气不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用法用量:水服,每日1,日服2次。

摘录:周明道

《圣济总录》卷—一五:柏子仁汤

柏子仁浸1宿,晒干)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人参1两半,白术(米泔浸1宿,锉,)1两半,干姜)1两半,甘草)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山芋1两半,陈橘皮(汤浸,去白,)1两半,芎1两半,芍药1两半,黄耆1两半,磁石7次)1两半,乌头裂,去皮脐)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

功能治:补不足。间有水,使人耳聋

用法用量:上(父)咀。每服3钱匕,先以水3盏,羊肾1只,取汁1盏,去羊肾,下药,加生姜1枣大(拍碎),同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准绳·类方》卷三:柏子仁汤

人参半夏、白茯苓陈皮柏子仁甘草)、麝香少许(另研)。

功能治:关格

用法用量:《张氏医通》有白术,无半夏胃虚关格虚微无力

郁李仁更妙。

各家论述:《法律》卷五:此君子汤白术之滞中,加柏子仁郁李仁润下,少加麝香以通窍,非不具一种苦,然终不识病成之理,不知游刃空虚,欲以麝香开窍,适足以转其窍

摘录:《准·类》卷三

《万氏家抄方》卷五:柏子仁汤

柏子仁1钱,川芎1钱,茯神1钱,阿胶1钱,小草1钱,香附1钱,当归1钱5分,续断1钱5分,熟地1钱5分,龙齿5分,甘草5分,棕灰5分。

功能治:妇人思虑伤,不能藏,以致崩漏

用法用量:加生姜3,水,入盐少许,空服。

摘录:《万氏家抄》卷五

《济生》卷七:柏子仁汤

柏子仁)1两,白芍药1两,防风(去芦)1两,茯神(去木)1两,当归(去芦,浸)1两,芎1两,附子,去皮脐)1两,细辛(洗,去土)半两,桂(不见)半两,甘草半两。

功能治:肝气,两胁胀满,筋拘急膝小腹痛,面青口噤

用法用量:上(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生姜5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济生》卷七

《女科百问》卷上:柏子仁汤

:新罗参1两,黄耆1两,茯神1两,瓜蒌1两,天门冬(去)1两,麦门冬(去)1两,甘草1两,北五味半两(),柏子仁半两,熟地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滋养卫,调上焦虚热烦躁口苦,四肢倦怠,津液内燥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半,生姜3大枣3个,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女科百问》卷上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柏子仁汤

柏子仁1两,虎头(涂)1两,人参3分,茯神(去木)3分,犀角屑3分,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黄)3分,远志(去)3分,小草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煎厥气逆多怒,肝气不治。

用法用量:小草,《普济》作“甘草”。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济生》卷六:柏子仁汤

当归(去芦,)1两,芎1两,茯神(去木)1两,小草1两,阿胶(锉,蛤粉成珠子)1两,鹿茸(燎去毛,)1两,柏子仁)1两,香附去毛)2两,川续断浸)1两半,甘草)半两。

功能治:妇人忧思过度,劳伤,致崩中下

用法用量:甘草用量原缺,据《普济》补。

摘录:《济生》卷六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柏子仁散

下一篇 柏子仁粥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