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柏子仁丸

目录

《妇人大全良方》卷一:柏子仁丸

柏子仁研)牛膝 卷柏各15克 泽兰 续断各60克 熟地黄9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治室女成劳。

用法用量:每次30,空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妇人大全良》卷一

《御药院方》卷六:柏子仁丸

山茱萸120克 柏子仁15克 远志(去)15克 覆盆子30克 山药(另取末)30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山药、白面同糊,梧桐子大。

功能治:不足,心悸失眠遗精

用法用量:每服30,空时用温送下,一日二次。

摘录:《御药院》卷六

《医宗必读》卷叶:柏子仁丸

柏子仁 半夏各60克 牡蛎 人参 白术 麻黄 五味子各30克 麦麸15克

制法:上药研末,枣肉为梧桐子大。

功能治:虚损心阳盗汗

用法用量:每次9克,空时用米饮送下。

备注:《类治裁》卷三“柏子仁汤”,即本改为汤

摘录:《医宗必读》卷

《普济方》卷三三三引《指南方》:柏子仁丸

:柏子、女科柏子仁

柏子仁(锉,另研)半两,牛膝半两,卷柏半两,泽兰2两,续断2两,熟地黄3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养益阴。阴虚弱,水少火盛,侯微少,渐渐不通,手足骨肉烦疼,日渐羸瘦,渐生潮热脉象微数。

用法用量:柏子(《外科理例·附》)、女科柏子仁(《饲鹤亭集》)。

各家论述:《医集解》:此手足少阴厥阴药也。柏子仁而养地黄续断牛膝而益冲任,卷柏泽兰、活血脉而通

摘录:《普济》卷三三三《指南

《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柏子仁丸

柏子仁1两半,远志(去)1两半,地黄1两半,桂1两,茯神1两,芎1两,人参1两,丹参1两,防风1两,沉香1两,菖蒲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心虚恐畏,胁暴痛,志意不乐。

用法用量:每服30,温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医类聚》卷十巧万全

《圣惠》卷八十一:柏子仁丸

柏子仁1两,熟地黄1两半,防风3分(去芦头),黄耆3分(锉),人参3分(去芦头),麦门冬1两半(去),当归半两(锉,微),续断3分,羚羊角屑半两,白茯苓3分,泽兰1两,桂半两,芎半两,白术半两,酸枣仁3分(微),紫石英1两(细研,水飞过),附子3分(裂,去皮脐),甘草1分(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产后虚劳损,四肢羸弱,虚烦,不能饮食,少得眠卧。

用法用量:每服30,空及晚食前温送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一

《女科百问》卷上:柏子仁丸

柏子仁研)1两,当归(洗)1两,熟地1两,白茯苓1两,皮1两,卷柏1两,白芍药1两,石斛1两,巴戟(去)1两,肉苁蓉浸)1两,山药1两,杜仲1两,白薇1两,蒲黄1两,壳1两,肉桂1两,京三棱)1两,莪术)1两,覆盆子1两,枸杞子1两,附子,去皮脐)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妇人不通,渐成痨瘵

用法用量:每服50,空、食前温或米饮送下。

摘录:《女科百问》卷上

《圣惠》卷七十:柏子仁丸

柏子仁3干漆3分(捣碎,令烟出),鳖甲1两半(涂令黄,去裙襕),当归3分(锉碎,微),紫石英3分(细研,水飞过),白术3分,肉苁蓉3分(浸1宿,刮去皱皮,干),干姜3分(裂,锉),桂3分,牛膝3分(去苗),赤芍药3分,附子3分(裂,去皮脐),芎3分,木香3分,熟地黄3分,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琥珀3分,麝香半两(细锉)。

制法:上为末,入麝香研匀,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妇人冷劳胁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少力,渐加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空及晚食前以温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

《圣惠》卷七十:柏子仁丸

柏子仁1两,泽兰半两,芎半两,桂半两,黄耆半两(锉),禹余粮1两(烧,5次),人参半两(去芦头),熟地黄1两,五味子半两,白术半两,木香半两,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令香熟),当归3分(锉碎微),续断3分,白茯苓3分,紫石英1两(细研,水飞过),附子3分(裂,去皮脐),白薇3分,牛膝3分(去苗),干姜3分(裂,锉),干漆半两(捣碎,令烟出),防风半两(去芦头),牡丹半两,细辛半两,赤石脂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补虚助,思饮食,强力。妇人虚劳冷,乏弱,四肢羸困,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食前温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

《圣济总录》卷一○二:柏子仁丸

柏子仁(研)1两,薏苡仁1两,乌麻仁1两,车前子1两,枸杞子1两,庵(艹闾)子1两,菟丝子浸,捣末)1两,牡荆子半两,青葙子半两,五味子半两,蛇床子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菊花半两,山芋半两,熟地黄)1两,肉苁蓉浸,切,)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补元。肝虚,视物漠漠,不能远见,睛轮昏暗涩痛,晕时聚时

用法用量:每服20,空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圣惠》卷四十一:柏子仁丸

柏子仁3两,酸石榴皮2两,秦椒3两(去者,微去汗),何首乌2两,马齿2两,莲子草2两,白芷2两,旋覆花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壮血脉,乌须发。髭鬓早白。

用法用量:每服30,空以熟水送下,晚食前再服。

注意:忌大蒜、生葱等。

摘录:《圣惠》卷四十一

《千金翼》卷七:柏子仁丸

柏子仁2两,白石英2两,钟乳2两,干姜2两,黄耆2两,泽兰9分(取),藁本3分,芜荑3分,芎2两半,防风5分,蜀椒1两半(去者,汗),人参1两,紫石英1两,石斛1两,赤石脂1两,地黄1两,芍药1两,五味子1两,秦艽1两,肉苁蓉1两,厚朴()1两,龙骨1两,防葵1两,细辛1两,独活1两,杜仲)1两,白芷1两,茯苓1两,桔梗1两,白术1两,桂1两,当归7分,甘草)7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令人肥白。妇人五劳七伤,羸弱瘦削,面无色,饮食减少,貌失光泽,及产后半身枯悴,伤坠断绝无子。

用法用量:每服10,空肚温送下,不知,增至30,以知为度。

注意:食生、肥猪肉、生冷。

摘录:《千金翼》卷七

《千金》卷四:柏子仁丸

柏子仁2两,黄耆2两,干姜2两,紫石英2两,蜀椒1两半,杜仲42铢,当归42铢,甘草42铢,芎42铢,厚朴1两,桂1两,桔梗1两,赤石脂1两,苁蓉1两,五味子1两,白术1两,细辛1两,独活1两,人参1两,石斛1两,白芷1两,芍药1两,泽兰2两6铢,藁本18铢,芜荑18铢,地黄30铢,乌头(1牛膝)30铢,防风30铢,钟乳2两,白石英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补益,令人肥白。妇人五劳七伤,羸冷瘦削,面无色,饮食减少,貌失光泽,及产后断续无子。

用法用量:每服20送下。不知,加至30

摘录:《千金》卷四

《普济方》卷三三六引《肘后》:柏子仁丸

柏子仁1升,茯苓末2升。

功能治:妇人无病触,久不生子。

用法用量:上捣,乳和服10。即佳。

摘录:《普济》卷三三六《肘后》

《奇效良方》卷三十四:柏子仁丸

柏子仁1两,枸杞子()1两,地肤子1两半,韭子3两(须十月霜后采者,浸,晒干,微)。

制法:上为细末,以枣肉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虚劳梦泄。

用法用量:每服30,空及晚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奇效良》卷三十四

《女科秘要》卷四:柏子仁丸

柏子仁,另研)5钱,牛膝5钱,薄荷5钱,泽兰2两,川断2两,地黄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

功能治:阴虚弱,甚水亏而

用法用量:空米汤送下。兼服泽兰汤。

注意:忌用毒药。

摘录:《女科秘要》卷四

方出《圣惠》卷四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一五九:柏子仁丸

柏子仁1两,五灵脂1两,甜葶苈1两(隔纸黄色),蟆头1个(烧灰),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久嗽,体虚羸,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蟆头用量原缺,据《普济》补。

摘录:出《圣惠》卷四十六,见《普济》卷一五九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柏子仁丸

柏子仁研)1两,熟地黄)1两,肉苁蓉浸3日,切作子,干)1两,牛膝浸1伏时,切,)1两,脂(熟)1两,巴戟天(去)1两,茴香子()1两,五味子)1两,木香1两,远志(去)1两。

制法:上10味,捣9味为末,入柏子仁研令匀,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痞满,进饮食。三焦俱虚,道涩滞,痞满,饮食不思。

用法用量:每服15-20,空、食前用淡生姜汤或温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柏子仁丸

柏子仁)1两,泽兰1两,甘草,锉)1两,当归(切,)1两,芎1两,白术半两,白芷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细辛(去苗)半两,防风(去叉)1两半,人参1两半,牛膝(去苗,浸,切,)1两半,麦门冬(去)1两半,生地黄)1两,石斛(去)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锉)半两,藁本(去苗土)半两,芜荑半两,附子裂,去皮脐)1两,干姜)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补益。产后虚热,羸瘦困倦。

用法用量:每服30,温或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柏子仁丸

柏子仁(研)1两,巴戟天(去)2两,远志(去)1两,五味子1两,牛膝(去苗,,切,)2两,熟地黄)3两,桂(去粗皮)1两,肉苁蓉浸,切,)2两,鹿茸(去毛,)1两半,菟丝子浸1宿,捣)1两半,脂()2两,干漆烟出)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五劳七伤骨髓虚惫,肢体羸悴。

用法用量:每服20,空及晚食前温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全生指迷方》卷二:柏子仁丸

柏子仁,研)2两,地黄2两,茯苓1两,实(麸,去瓤)1两,桂(取)1两,五味子1两,附子,去皮脐)1两,石斛(去苗)1两,鹿茸(去皮,子,)1两,酸枣仁1两,覆盆子1两,沉香1两,黄耆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痛,不得屈伸,筋挛拘。

用法用量:每服30,空送下。

摘录:《全生指迷》卷二

《鸡峰》卷九:柏子仁丸

柏子仁4分,人参3分,半夏3分,茯苓3分,牡蛎3分,五味子3分,白术3分,净麸3分,木香1分。

制法:上为细末,枣肉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虚劳多汗。

用法用量:每服20,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九

《本事》卷六:柏子仁丸

:新柏子仁(研)2两,半夏2两,牡蛎(甘锅子,用7次,)1两,人参(去芦)1两,麻黄(慢,拭去汗)1两,吴白术1两,五味子(拣)1两,净麸半两(慢)。

制法:上为末,枣肉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戢阳,止盗汗,进饮食,退经络热。阴虚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30-50,空米饮送下,1日2次。得效减1服,好愈即住。作调亦可。

各家论述:《医集解》:心血虚则睡而汗出,柏子仁味甘辛平,养为君;牡蛎、麦麸咸凉,清燥为臣;五味酸敛涩收,半夏燥湿麻黄表,参术以固正气为使。

摘录:《本事》卷六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柏子仁丸

柏子仁1分,防风(去叉)半两,黑豆令烂,研作膏用)半两,白蒺藜)半两,车前子1两,甘菊半两,附子裂,去皮脐)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黄耆(蜜,细锉)半两。

制法:上除黑豆外,捣为细末,炼蜜同黑豆膏拌和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肝气久虚,四肢筋怠惰,三焦不顺,上攻眼生黑

用法用量:每服15,空、食前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柏姜散

下一篇 柏子仁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