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葛根黄芩黄连汤

目录

《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黄连汤(《医类聚》卷五十四《通真子伤寒括要》)、葛根黄连黄芩汤(《医集解》)、干葛黄芩黄连汤(《伤寒大白》)、葛根芩连汤(《中国医大辞典》)。

葛根15克 甘草6克(黄芩9克 黄连9克

药理作用:1.抗律失常作用 《吉林中医药》1986(6):30,本水醇沉液可对抗乌头起的大律失常、氯仿-上腺索起的兔律失常、氯化钙所致的大律失常、氯仿诱发的小律失常等。实验还表明,本水醇沉液对实验动物正常,律有明显的减退作用,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本能拮抗异丙上腺素加快律的作用。2.抗菌、降温作用 《中成药研究》1986(12):39,本对五联疫苗所致发热家兔具有明显的降温作用。同时对金黄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和痢疾杆菌,体外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功能治:表里两解,清热止利。治外感表证未解,热入里,身热,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胸脘烦热,喘而汗出,口干而渴,苔黄,数。

用法用量:上药四味,以水800毫升,先葛根,减至600毫升,纳入诸药,取2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备注:中重用葛根,既能发表解肌,以解在表之,又能升清陌,止泻利,使表解里和。因里热已炽,故用黄芩黄连以清里热,甘草协调诸药。共奏表里两解,清热止利之功。

摘录:《伤寒论》

汉·《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汤

组成:葛根半斤(15克)、甘草二两(6克)、黄芩三两(9克)、黄连三两(9克)。

用法:先葛根,后纳诸药,水服。

功效:解表清热,止泻痢。

治:外感表证未解而热入里,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或喘而汗出,苔黄,数。

临床应用:临床要用于治疗病毒性肠炎、放射性直肠炎等病症。

1.病毒性肠炎:对照组30例采用饮食调整、、微生态制、元素锌以及液体疗法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加用葛根芩连汤灌肠治疗,每日2次,疗效标准参照“全国腹泻病防治术研讨会”制定的标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80.0%。(《福建中医药》2 011年第2期)

2.放射性直肠炎:针对辨证分型为肠道湿热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治疗组15例葛根芩连汤,对照组15例服双八面体石,疗效标准参照《中医诊断疗效标准》。结果:治疗14日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优于对照组53.33%。(《辽宁中医杂志》2014年第2期)

解:本以清里热为解表。重用葛根解肌发表以热,升发清阳而止利,使表解里和;同时先煎而后纳诸药,俾“解肌之力优而清中之锐”(《伤寒来苏集》):以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厚肠止利,苦以坚阴甘草和中,调和诸药。用于治疗表证未解,陷阳明之热利。临床应用以身热下利、舌红苔黄、数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抗律失常、抗菌、降温作用,本对五联疫苗所致发热家兔具有明显的降温作用。同时对金黄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和痢疾杆菌,体外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实验还表明,本水醇沉液对实验动物正常,律有明显的减退作用,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本能拮抗异丙上腺素加快律的作用。

歌: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尝,陷阳明成热痢,清里解表保安康。

摘录:汉·《伤寒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葛根黄芩汤

下一篇 葛槿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