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气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膈气散
处方:肉豆蔻仁、木香、干姜、厚朴(去粗皮.生姜汁制.炒)、青皮(去白)、甘草,各五两。三棱(炮)、益智仁、莪术(炮)、肉桂(去粗皮)、陈皮(去瓤)、槟榔、枳壳(去瓤.麸炒),各十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五种膈气,三焦痞寒,胸膈满闷,背膂引疼,心腹膨胀,胁肋刺痛,食饮不下,噎塞不通,呕吐痰逆,口苦吞酸,羸瘦少力,短气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二片,枣半个,同煎七分,和滓热服。
如不及煎,入盐少许,沸汤点服亦得,不拘时候。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膈气散
处方:肉豆蔻仁 木香 干姜 厚朴(去粗皮,生婪汁制炒)青皮(去白)甘草(爁)各150克 三棱(炮)益智仁 莪术(炮)肉桂(去粗皮)陈皮(去瓤)槟榔 枳壳(去瓤,麸炒)各30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寒气痞塞胸脯,胁肋刺痛,短气烦闷,或呕恶,饮食不下,苔白润。
《局方》卷三:膈气散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