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百科分类 >> 生活百科

该分类下有3644个词条 "生活百科" 分类下的词条

不能眴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04

摘要: 不能眴是对双目不能转动的描述,《伤寒论》中讲“直视不能眴”,为“邪气已极,证候已逆,多难治。”《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91条:“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金匮要略[阅读全文:]

暴泻病
浏览:3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04

摘要: 暴泻病,又名暴注,是指发病突然,以排便次数剧增,泻下急迫为特征的内科急性病证。早在《素问》中已提到针灸治疗“飧泄”。而暴泻的针灸治疗,在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中即有记载:“阴陵泉、隐白,主胸中热,[阅读全文:]

暴热
浏览:6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04

摘要: 暴热是指突然发生的高热,都属於实热证,多见於急性传染性疾患。病证。指突发的高热。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医林指月·发热》:“暴热者,热之燔灼,阳气亢害也 。”《证治准绳·杂病》:“暴热者病在心肺。”《[阅读全文:]

斑疹
浏览:7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04

摘要: 斑疹点大成片,色红或紫,抚之不碍手的叫做“斑”,多由热郁阳明,迫及营 血而发於肌肤。其形如粟米,色红或紫,高出於皮肤之上,抚之碍手的叫做“疹”(但亦有不高出皮肤,抚之无碍手之感的),多因风热郁滞,内 闭[阅读全文:]

白疹
浏览:3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04

摘要: 病证名。 ①出《麻证新书》。指麻疹粒头高耸,色红淡润而肤白。《临证指南》卷六:“赤疹遇清凉而消,白疹得温暖而解。”参见白麻条。 ②出《温病条辨》。即白(疒咅)。......[阅读全文:]

懊侬
浏览:5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03

摘要: 懊侬,读音ào nóng,汉语词语,意思为胸膈间有一种烧灼嘈杂感的症状。见"懊憹"。《伤寒论》。汪必昌《医阶辨证》称:“懊侬之状,心下热如火灼不宁,得吐则止”。这是胸膈间自觉有一种烧[阅读全文:]

浏览:9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03

摘要: 内(nèi ,nà),汉字,单一结构。读nèi时,指里面,与外相对,也指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读nà时,同“纳”,接受。可组词为内部、内外、内定等。有相关诗词有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阅读全文:]

浏览:5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03

摘要: 瞤 shùn 眼皮跳动 瞤,目动也。从目,闰声。——《说文》。桂馥义证:“今谓眼睑掣动为瞤也。馥案:北俗谓之眼跳。”。贾曰:“目瞤得酒食,见《西京杂记》。” 掣动;颤动 。如:瞤动(肌肉掣动) 眨眼[阅读全文:]

壮数
浏览:5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03

摘要: 壮数是一个针灸学名词。针灸学名词。见《灵枢·经水》。施灸时所用艾炷的数目。每燃灸一个艾炷,即称一壮。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壮部》:“医经以艾灸体曰壮,壮者灼声之转。”......[阅读全文:]

药罐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03

摘要: 药罐一是用以储存中药的器皿,一般以瓷制为主,大口,有盖,能防潮,防虫。另一是指药罐法中,将药材放入竹罐或木罐形成的拔罐用药罐。药罐中药店用以储存中药的器皿,一般以瓷制为主,大口,有盖,能防潮,防虫。药罐[阅读全文:]

药物艾卷
浏览:3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03

摘要: 药物艾卷 指用艾绒掺和一定的药物粉末卷制而成的艾卷。 直径约 1 公分左右。古代有两种药物配方,制成的药物艾卷一名“太乙神针”(是用人参、参三七、肉桂、乳香、没药散、麝香等十六种药物的配方);一名“雷火[阅读全文:]

直接灸
浏览:3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03

摘要: 直接灸是艾炷灸的一种,又称明灸、着肤灸。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程度的不同,分有瘢痕灸和无瘢痕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阅读全文:]

温和灸
浏览:5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03

摘要: 温和灸,又称温灸法,是指将艾条燃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定距离,在灸治过程中使患者只觉有温热而无灼痛的一种艾条悬起灸法。艾卷灸法的一种。将艾卷的一端点燃,靠近穴位,并保持一定距离,使患者感觉热度适中[阅读全文:]

走罐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03

摘要: 走罐,亦称推罐,即在拔罐前,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上一层凡士林、板油等润滑油做为介质,再以闪火法或滴酒法将罐吸拔于所选部位的皮肤上,然后,医者以右手握住罐子,以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在向上、下或左[阅读全文:]

天灸
浏览:3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03

摘要: 天灸,灸法之一,出自《针灸资生经》。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疱的治疗方法。因其不用艾火而局部皮肤有类似艾灸的反应,并且作用也非常相似,故名为天灸,又称自[阅读全文:]